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为此,我们可以运用乡村美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乡村美学注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统筹规划自然生态、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之间的关系,用美的力量塑造生态宜居、百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运用乡村美学的力量,既能助推乡村生活的审美化,又能助推乡村审美的生活化,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创造美丽世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创建优美村居环境
优美的村居环境,不仅能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更有益于村民身心健康从而提高生活品质。创建优美村居环境,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强化生态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既能够保护生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又有利于提升乡村生活质量、增加休闲空间、保护传统文化。强化生态环境整治需要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经验和现代科技,在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创造适宜办法,确保治理成本与当地经济可承受能力相适应、治理技术与当地管理水平相适应、治理设施可靠稳定运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画卷。
强调乡村景观创建。乡村景观是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具有生态、美学价值,还承载着乡村的历史文化和乡土记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景观创建成为提升乡村品质的重要举措。
乡村景观创建应在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注重地域特色、整体协调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主要包括:一、加强对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古建筑、古村落、传统民居、文物古迹等。通过修缮、保护、开发等方式,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二、将乡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景观创建中,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景观。例如,建设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民俗博物馆等,展示乡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三、结合产业融合,打造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观光农业景观,打造农业与加工业相融合的农产品加工展示景观、手工艺品加工景观,打造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的乡村文化主题景观、创意农业景观,这些多产业融合的乡村景观创建在美化村庄的同时,还能实现经济效益提升、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优化等多重意义。
此外,在乡村景观创建的过程中还应提高村民参与意识。村民积极参与的乡村景观创建,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提升景观的可持续性,增强景观的乡土特色,还能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
二、创新乡村民俗活动
乡村大地上普遍存在的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有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展示地域风貌、交流民众情感、提升文明程度等多重意义。在新时代,创新乡村民俗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和创新农耕文化。农耕文化资源包含农耕遗址、服饰、工艺品等物质文化资源与农耕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表达形式。我国的优秀农耕文化活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深入挖掘这些农耕文化活动的历史文化价值,保留传统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同时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使乡村民俗活动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释放其娱乐功能与教化功能,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方式。
积极打造群众性文体活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乡村群众性文体活动以村民为主角,满足村民不同的文化需求,富于参与性、娱乐性和教育性,有着促进身心健康、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弘扬家国情怀等重要意义。创新乡村民俗活动要满足现代村民的需求,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只有结合现代村民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对乡村民俗活动进行创新,将现代科技、时尚元素、娱乐方式等融入乡村民俗活动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才能提高村民的参与感、体验感和满足感。
三、创新乡村审美文化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通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强化乡村美育。大力开展乡村美育,能够提升农民审美素养、文化修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有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美育应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全社会资源,通过美的教育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乡村美育的深入开展,必将成为推动乡村发展新的文化源泉,成为培养具有深厚乡土情怀和较强创新能力的新农民的强大内生动力。
坚定不移推动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在破除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外,还能丰富审美文化内涵、拓展审美文化形式、引导审美文化价值取向等创新乡村审美文化的作用,对于在农村地区守正创新、弘扬良好风尚的“铸魂”目标有着重要价值。在实际中,农村地区应通过加强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典型宣传等形式,弘扬勤劳朴实、节俭持家、邻里互助、热爱家乡等中华传统美德,营造拥有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温馨融洽的乡村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