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洛阳桥:海内第一桥 世界遗产地
2024-11-29 16:18:48 来源:《福建日报》2024年11月29日 作者: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诗作《洛阳桥》,描绘了泉州洛阳桥的悠久历史和泉州湾的繁忙景象。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是现存世界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位于洛阳江入海口处,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洛阳桥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泉州申遗成功,作为遗产点之一的洛阳桥迎来更多关注,以遗产点保护活化利用为契机,洛阳桥重焕光彩,吸引了八方游客竞相一睹其风采。

飞虹横亘跨江海

傍晚时分,走进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村,村中阿伯弹奏的南音曲调悠扬入耳,阿嬷撬出一只又一只肥美的海蛎,阵阵海味扑鼻。粉红霞光弥漫,恍入安宁旧梦,正遂了古人唤“万安”之愿。

桥南村位于洛阳桥畔,背山面海,因洛阳桥的交通往来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自桥南古街向东北直行,就见一道长桥跃霞光、跨江海。洛阳桥上,行人成群漫步闲谈;舟形桥墩旁,渔船三两依偎停泊。“这条路就是以前的官道,古代人去福州甚至到江西、浙江大都要经过这里。”泉州洛江区万安街道宣传委员石柏钦介绍。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建成于宋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年),位于洛阳江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

未建桥时,作为跨洛阳江最窄处,这里原设古渡口,唐时就有旅人往来,只是海况复杂,过江凶险异常。据清代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每岁遇飓风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因名渡口为‘万安渡’以祷之。”

至宋朝,泉州港声名更盛,帆樯林立,商贾云集。万安渡在涨海声中,迎来了万国商,却也常闻风浪阻断航运或舟船遇难的消息。构筑要道,畅通商道,造桥成为当时的人心所向。

前有李宠“甃石作浮桥”,后有泉州开元寺僧人宗已和郡人王实、卢锡又“倡为石桥”,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多位有识之士接续为渡口筹建桥梁,但屡遭挫折。直至宋嘉祐三年(1058年),蔡襄到任泉州太守,积极攻克资金、技术、人力等现实问题,并于次年最终建成。

建成后,“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传闻,当地民众为感念蔡襄功绩,在村中为他立了座“蔡襄祠”。主殿内,两块石碑左右分立,上刻蔡襄“合乐燕饮而落之”的《万安桥记》。《桥记》仅153个字,扼要记明了建造时间、规划、耗资、作用及主建人员。

“靡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造桥耗资数目可谓天文数字,是在官方引导下,由民间筹资所得。此外,以《桥记》所载的浮图义波、宗善为代表的僧侣群体,甚至未载其名的在泉蕃客都贡献颇丰。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洛江区志愿讲解员曹强告诉记者,除捐资外,当时还有众多渡口两岸的民众自发参与建造。“洛阳桥这样艰巨工程的成功,最根本的还是由于不少桥工巨匠的贡献,不能把它只归功于蔡襄……参加工程的劳动人民,胼手胝足,倾沥血汗,虽然《桥记》不载其名,但其功德巍巍,与桥共存,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盛赞洛阳桥为“福建桥梁的状元”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如此评述。

作为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洛阳桥与安平桥、顺济桥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交通保障。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洛阳桥作为泉州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被列为遗产点之一。

技艺精湛天下奇

漫步在洛阳桥上,放眼望去,洛阳江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桥身的石板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古朴而沉稳,桥两岸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与古桥相映成趣。行至桥中亭,一座古朴的闽南传统红砖建筑映入眼帘,门上方、屋檐下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海内第一桥”。

《中国古代桥梁》一书中,称洛阳桥为“桥梁的代表”,《泉州府志》卷七十五则称之为“海内第一桥”。洛阳桥作为中国首座跨海简支梁式石桥,以其精湛的营建技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超群的艺术价值,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与赵州桥、广济桥、卢沟桥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古桥”。

于江海交汇之处建桥,必须要有坚实牢靠的墩台基础。洛阳桥建造时桥工因势利导、就地制宜,在江底沿着桥梁的中线抛置石块,并向两侧展开一定宽度,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址,接着在矮石堤上建造桥墩,这就是现代的“筏形基础”桥基。

横跨江底的石堤中间有着很多缝隙并不牢固,在海浪的冲击下,石块很容易被海水冲散,从而导致石堤发生坍塌。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工匠提出了“种蛎固基”法,就是在石堤附近的海面上散置牡蛎。

“牡蛎吸附在岩礁上,与依托物体紧密黏附在一起,并且牡蛎繁殖能力非常强,而且无孔不入,可以把分散的石块胶结成一体。牡蛎形成填补石块缝隙的黏合剂,能够经受住海浪的冲击,从而使整条石堤达到相当坚固的程度。”曹强介绍。

行走在洛阳桥上低头细看,会发现桥面由一根根石板呈纵向排布,为整块条石。据介绍,桥面的条石最长可达11米,重达10余吨。宋朝时,泉州所建桥梁多数为梁架式石桥,石构建筑虽然坚固耐用,但质地沉重,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这么重的条石,在古代没有起重机、吊机等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架设到桥基上的呢?古人自有智慧。”曹强说。

明代王慎中《泉州府万安桥记》碑记载:“凿石伐木,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蔡襄与工匠集思广益,想出一个“浮运法”,即利用大潮潮水上涨到最高位时,架桥的工人们将石块搬运至木排上,借用涨潮的浮力,把数吨重的石梁托举架设到桥墩上。退潮时,随着水位慢慢降低,船上的石梁就架在两边桥墩上了。

利用“浮运架梁”技术,洛阳桥上300多块巨大的石板逐一架设,洛阳桥渐渐显出奇伟的雄姿。

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名谈往》中称誉洛阳桥:“这种基础,就是近代桥梁的‘筏形基础’,但在国外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所用桥梁的‘浮运法’,就是今日还很通行。福建自洛阳桥兴建成功,泉漳两地相继修成‘十大名桥’,为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致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誉。”

洛阳桥首创的梁式石桥建造成功经验,令宋代泉州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造桥热”,开启了宋元时期泉州三个世纪的造桥运动,史称“郡境之桥,以十百丈者不可胜纪”。宋元时期,泉州著名的安平桥、石笋桥、苏埭桥、顺济桥、盘光桥等数十座桥梁相继建成。

千年古桥迎新韵

洛阳桥桥中亭有数方石碑。碑刻大多是记载洛阳桥在宋代始建后,历代修缮的历史。

走过千年风雨沧桑,洛阳桥先后历经17次修缮,最近一次修桥是在1993年至1996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600多万元,对其实施保护性修缮,恢复古桥旧貌,并一直延续至今。

2011年,时年83岁的泉州籍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踏上洛阳桥,写下40行诗《洛阳桥》。“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洛阳桥》中这两句诗文,如今就“写”在桥南古街洛江侨批馆(泉州侨批馆洛江分馆)的院墙上。这栋建于民国时期的番仔楼于去年10月修缮完毕,是当地对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的重要尝试。

洛阳桥畔的桥南古街,是泉州活化遗产社区的一个重要试点。古街上,像洛江侨批馆这样焕新升级的老房子,还有余庆楼、南洋楼等4处,另外还有16栋传统建筑正处于保护修缮或活化利用进程中。

尽可能“原汁原味”展现遗产的历史风貌,是洛阳桥及其周边区域保护的基本原则。

“历史文化遗产,不应像古董一样供起来,而是要充分挖掘其承载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让它们‘活’在当下。”石柏钦说,老建筑保护做得好,不单单是不改变原状,更要关注如何活化利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满足多元化需求。

“原汁原味”展现遗产风貌虽然增加了设计和施工难度,但换个角度思考——其能带来的文保价值和经营价值,会慢慢显现,且难以估量。这正是在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中寻找平衡点,实现“文旅共赢”。

时间,是洛阳桥的朋友,让它浸染时光的味道,成为一个记忆符号。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近年来泉州着力构建“智慧洛阳桥”,结合前沿科技推进全息投影楼体秀、AR全景沉浸式体验、语音导览等智慧旅游项目落地,提升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水平,并且举办了百余场主题文化节、艺术展演、音乐节等活动,令洛阳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成为当地的旅游网红点。

不久前,总投资80亿元的洛阳湾世遗文创小镇项目签约落地,项目策划以千年洛阳桥为文化核心,以滨海商港文化为主题,通过古桥、老街的修缮和文化演绎,再现千年海丝商港的繁华盛景,并计划引入多元业态,打造集城市休闲、文旅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业内人士认为,以文化为魂,辅以全新的诠释手法,用文化自信打动人、感染人、吸引人,或将是洛阳桥的又一出圈之道。

“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这句泉州人最熟悉的谚语,透露出当地人对洛阳桥的偏爱。在加速对洛阳桥和古街区保护修缮的同时,泉州已做好了后续品牌、渠道和内容方面的规划,用创新表达方式,讲好洛阳桥故事。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