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端的是照见本心
2024-10-29 16:22:17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4年10月28日 作者:钟兆云


因为名字而加重对一个人的喜欢,余端照兄于我便是。每每见着这个名字,与这个人打照面,首先想的便是:我得端庄地照见别人或被人端正地照见。

端照兄还是我喜欢的一位书法家。说是喜欢,并非说说而已,从我请他为拙著题写书名、搬新家时把他的墨宝装框裱好便可知一斑。搦管操觚多年,认识的书画名家、获赠的作品渐渐多了,但能裱褙挂于家中者,必得喜欢此人此作。偏偏的,端照兄这副为我量身定做的联对甚合我意,写的是“野云归何处,素月来故乡”,墨香暗浮,疏密有致,把小名和拙集《野云飞》都镶嵌其中了,而故乡更是游子举头望明月时念之不忘、思之如狂之地。

清刘熙载云:“书,如也,如其字,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但在万千人们的眼里,一山有千面,一水有万波。拿端照兄的书法来说,陡观其表,却非端端正正,而是左欹右侧、前收后舒,于提按顿挫、浓淡枯润、起承转合间,笔走龙蛇,变化多端;倘若退而细品其内,其上师“二王”,兼收米蔡,加以碑帖,端的渊源有自,精神气质一以贯之,照见书家本心。正是山有千面仍是此山,水有万波仍为此水。古语之“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诚不我欺也。

书自为心声。我曾听端照兄言及,其走上书法之路主要是自学,师法先贤,偶有请教名师。正如其诗云:“儒道钟王作导师,学书处世两由之。忘机汲古寒灯下,铅鼎丹成拜觉斯。”此等情况,也像我走上文学之路大同小异。如是,就让我们这两个并非科班出身的文艺人,先惺惺相惜起来。其实,这类情况,在我们那个年代的文艺家群体中比比皆是。我爱好文学发乎内心,知道不能为稻粱谋也还乐此不疲。端照兄年长于我,彼时的学生时代,书法、篆刻一类的教育还不受重视,因此也缺少系统学习的机会,直到“书法热”兴起后,大学开设了书法专业,社会上的培训班繁星点点,这对游于艺、志于学的他,自然如久旱逢甘霖。

端照兄曾撰书“有无不迫,舍得从容”联句以自勉。他有个艺术主张,认为真正的书法需要以传承为基础,特立为上乘,兼容为重点,修心为根本。所谓传承,是因为书法很讲究传承有序,而传承的重要内容是临帖。临习古代经典碑帖是书家一生的功课,这个基础必须扎实、稳定,如果基础不牢,书法的大厦就难以建成。所谓特立为上乘,特立即个性,艺术唯有个性方有生命力,书法亦如此,需要将古人书法共性与自己个性相融合,形成既有古人的信息,又有书家自己个性的书法风格,二者协调、自然的作品方为上乘。所谓兼容为重点,从事书法创作,一方面应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应有承受各种品评的度量。文学作品的鉴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书法的泛众性自然也决定了品评的多样性,见仁见智,对褒贬的冷静与包容,恰能映照出书法家的格调和胸怀。所谓修心为根本,书法修炼过程始终贯穿着心境的修养。

世界纷纷扰扰,世态千奇百怪,动辄爱写“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书界中人,却多半没练就这般心态,是故难成自家风雅。端照兄在静心“端照”这一现象时,参悟般若,其诗句有云:“法帖夜临池,岂令韶华负。”刻苦精神令人钦佩。对书法追求属于业余爱好的他,随着2005年调入省城工作而发生了变化,爱好与职业一下子变得水乳之合,融洽无间,书画活动光明正大地成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常态。他无比珍惜这种可遇不可求的良缘,常怀感恩之心做好分内工作,从艺静心,为人温雅,处事淡泊,坚守出手之作必得自己满意这关。成名后的书画家们,为一件作品反复书写比对,这种创作态度固然严谨可嘉,但是否能满足他者的审美就一言难尽了。审美者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专业素养纷繁复杂,所得出的评价也就参差错落,不一而足。作为此方领域的守望者和创新者,端照兄的目标是要达到雅俗共赏,可谓“吾道一以贯之”,金石可镂。

可以说,书法是书家综合素养的外化,是书家禀性、气质、修养等的综合表达。人之性情各异,表现形式又各有千秋,但再是不拘一格的书法作品,都可观照到其雅俗、收放、粗细、内敛与张扬诸相,因此不同书家的作品也就有了清气、文气、霸气、俗气等质的区别。端照兄书法的个性特点是明显的,那就是追求清雅浑厚的书风,这恰也映照出了他清新脱俗的人品。

自古能超尘拔俗的书家,其文学素养大都让人刮目相看,文学为一切艺术之母并非妄言。闽省当下书家中,李木教兄的文学素养让接近他的文学界人士都交口称赞。我喜见端照兄的文采,在于建党百年时,他有心要为红色人物书写。应其征询,我曾建议从著名烈士凌福顺慷慨就义的历史照片中选材,他倒也从善如流,随后便结合我提供的资料,整理出凌福顺小传,要我“斧正”,还说按中国书协的要求,原创不抄袭,既要不违史料,又要生动刻画,且只能在六百字内。我略作改动和压缩,并出具了史实证明,算是为《一张照片凝聚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这件书法“立传”之作的诞生,做了铺纸磨墨一类的工作。据说,此作在中国书协的展览及其后宣传中颇受瞩目。

后来才知,端照兄一直在探索诗书结合之路,而其创作的若干诗词,自有气象。譬如,读其《采桑子·上杭临江楼》:“楼台依旧斯人远,画映轩窗。诗诵轩窗,一曲重阳壮海邦。曾经骤雨连天半,已过汀江。又见汀江,豪气峥嵘正满腔。”作者的历史追思与情怀不禁扑面而来,令人壮怀。又其《新春随感》有云:“揉碎光阴诗有味,携行春色画无边。几时闲泛兰舟去,小隐家山食砚田。”散发一股恬淡清幽之气,令人神往。书法和诗词都有情感的元素,诗词通过言辞表达作者的思想,书法则通过笔墨线条表达书家的精神。书法的节奏若与诗词的格律、内涵“同频共振”,自然能增加作品的整体和谐性,因此诗书结合有益于书法创作。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余端照具备了这方面的学识修养,有所思有所感而吟咏心声,有所悟有所合而书心志,这是让人向往的艺术精神活动。

古往今来,书法创作大多以古典诗词为内容,因此掌握格律诗词知识是书家重要的修养之一。显然,端照兄早就意识到了这点,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入选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展的作品,就是自作格律诗。他如此工诗,得益于当年在家乡闽清县政协任秘书长时,受闽清梅声诗社社长督促而勤学不辍,创作了几十首古体诗。本世纪之初,他出版第一本书法作品集时,感到仅是借用古人的诗词歌赋还不足以展示自己的真性情,于是有意将自己的诗词创作移植进书法作品。此后二十年以降,他吟诗填词的劲头不减,平时潜心向经典学、向先贤学,从遣词造句、格律锤炼、意境修为等各方面提升境界、提高水平。收集在他即将出版的集子里的“国庆七十周年”“抗疫”等系列主题展览中的作品,都是他书写的自家诗词。这样的作品既能契合主题,又能更充分更真实地抒发内心。

书法创作以汉字为载体,若只表现汉字的“形”,那显然远远不够。汉字有音、形、义三要素,这更强调诗书结合的重要性。鲁迅先生曾概括汉字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字的音与义,最好的表现就是诗词歌赋。汉语的声调抑扬顿挫,节奏感很强,古人的诗词声调起伏,也非常讲究平仄、韵律。作为以汉字为创作对象的书法,也应该通过对诗词韵律、停顿、节奏的把控,对应诗词的意境,进行一个综合的展示,使书法作品呈现出更有节奏、更富内涵的效果。当代书法家不一定都必须会写古诗,但了解、研究和掌握诗词格律后,对书法创作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端照兄的从艺之路,或可提供一个参照。

我对书法素无研究,无甚高论,拉扯写来,但愿尚不至于让人们联想起“强聒不舍”这个字眼,若有助于诸君更识端照诗书之堂奥,则实乃平生一大快事也。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副主任、福建省作协副主席)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