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22年是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晋江经验”一经提出,就成为晋江乃至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引和制胜法宝。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重新回顾“晋江经验”形成的历史背景,总结“晋江经验”提出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发祥地的晋江市对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的新探索新实践及取得的新成就,从中汲取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六年七下晋江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晋江经验”。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2022年是晋江撤县设市30周年,又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8月19日,福建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弘扬“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重新回顾“晋江经验”形成的历史背景,总结“晋江经验”提出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发祥地的晋江市对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的新探索新实践及取得的新成就,从中汲取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晋江经验”形成的历史背景
“晋江经验”是世纪之初,习近平同志在正确判断时代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1.“晋江经验”是对世纪之初时代发展大势的正确判断。本世纪之初,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综合实力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同志,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发展大势的深刻变化。他先后在《正确把握发展大势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等多篇文章中,对时代发展大势作出了精辟分析。比如,关于经济全球化,他认为,从贸易看是“国际化、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从投资看是“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器”;从金融看是“国际金融市场迅速膨胀,金融资本的流动速度加快。”关于科学技术,他认为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来势迅猛,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知识经济正悄然兴起,并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生长点”。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他在总结提炼“晋江经验”时,才提出了建设“信息流动与沟通、技术引进和扩散”等无形通道、“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等紧跟时代潮流、站位高远、影响深远的思想。
2.“晋江经验”是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洞察。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习近平同志就对中国入世后的环境变化、利与弊、机遇与挑战等进行深入思考,并在《以“入世”为契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等多篇文章中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比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由有限范围和领域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显得更为紧迫”“我们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1]。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总结提炼“晋江经验”时,才提出“正确处理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做大做强企业、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创造新经验”等符合实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要求和希望。
3.“晋江经验”是对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呼应。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习近平同志立足福建实际,先后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辩证关系》等多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辩证统一,要扬长避短地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有机地溶合起来”“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探索,深入总结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及时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而造成的市场混乱、无序竞争、经营欺诈等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而对此持否定态度”“我们要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给市场的,就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作”。这些认识,在“晋江经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等,都是对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呼应。
4.“晋江经验”是对晋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改革开放前,晋江是一个“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农业穷县。改革开放初期,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奋起突破“左”的思想束缚,立足侨乡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多的优势,从“三闲”起步、乡镇企业铺路,到“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创造出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被理论界和学术界称为“晋江模式”。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对晋江的改革发展高度关注。从1996年到2002年,他先后七次深入晋江一线,进基层下企业访农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所特有的理论素养和战略思维,对晋江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科学总结,于2002年8月总结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晋江经验”,将晋江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说,“晋江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的结果。它有力地说明,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
二、新时代“晋江经验”的丰富与实践发展
“晋江经验”一经提出,就成为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引和制胜法宝。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晋江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以“晋江经验”为遵循,把“六个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融入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使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各方面成绩令人瞩目。2021年,晋江市的GDP、财政总收入、人均GDP、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86.41亿元、256.93亿元、144585元、59023元、30201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2.73、1.89、2.59、2.37、2.52倍。
1.正确处理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致力为民营经济打造改革创新高地。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晋江经验”时提出,要把握和处理好建设有形通道与无形通道的关系,既重视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有形通道建设,又重视产业合作、人才流动和聚集、信息流动与沟通、技术引进和扩散等无形通道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晋江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品质城市建设,积极做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这两篇大文章。有形通道方面,以闽西南协同发展和泉州“环湾向湾同城化”发展为契机,立足晋江的区位优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构建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公路建设上,全力打造“152030”快速交通圈,形成“市际互联、市域通畅、市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港口机场建设上,晋江陆地港2012年开始建设,2019年获批国际港口代码,港口货物吞吐量从零开始,2021年达到223.6万吨。泉州晋江机场2014年成为国际机场,至2021年,共开通国内航线 69条、国际航线 11条,旅客吞吐量由2011年的不足200万人次提升至598万人次。无形通道方面,从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和走向国际的需要出发,紧紧抓住信息化、智能化和5G技术迅猛发展这一契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加强产业、资金、人才、信息、技术、文化之间无形通道的建设。晋江市委、市政府从人才入手,坚持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和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人才工作赶超行动,通过完善“政策+平台+项目+环境”引才育才体系,打通产学研通道,让民企与人才、信息、技术实现有效衔接。至2021年,晋江市成功引进“国字号”科研机构9家、院士工作站19家、各类高层次人才超过5000人。有形通道的夯实,无形通道的拓展,使晋江成为改革开放和创业创造创新高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晋江先后荣膺国家创新型县(市)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称号,2021年在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中排名第二。
2.正确处理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致力推动民营经济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晋江经验”时就提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都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市场主体。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发展大企业不能没有中小企业做配套。但中小企业的抗风浪能力不足,需要培育一批能抗大风大浪的大企业。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民营企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到2011年底,晋江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538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有59家,拥有上市公司34家。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这些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大力推动民营经济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晋江市委、市政府一方面深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引导大企业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另一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延伸链条,壮大集群。通过龙头促进计划,至2021年,晋江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159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有139家,拥有上市企业50家。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壮大产业集群,至 2021 年,晋江已拥有纺织服装、制鞋2个千亿产业集群和建陶、食品、纸制品、新材料、装备制造5个超百亿产业集群,有力地支撑起晋江实体经济的实力。2020年,晋江的县域基本竞争力进入了全国四强。
3.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致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晋江经验”时指出,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着产业升级的方向。传统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要大力扶持具有发展优势的传统产业,积极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高。进入新时代,随着互联网、5G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产业信息化、智能化迅猛发展。晋江坚持把产业作为立市之本,提出“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发展思路,实施传统优势产业稳基石、高新产业促传统,二产为三产育空间、三产为二产增动能等策略,依靠创新强实体、围绕产业造生态。对传统优势产业,坚持高新化转型,聚焦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全链条全流程升级。对新兴产业,坚持集群化发展,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建设六大“两新”基地,不断拓展未来新增长极。对现代服务业,坚持专业化发展,致力发展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研发创意、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用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产业价值链“两端攀升”。通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当前晋江的产业质量更高、结构更好、生态更优,迎来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新实体经济”时代。更重要的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晋江实现了民营经济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目前晋江规上企业基本实现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三个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R&D)大幅增长,特别是2016年以来年均增长都在11%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1年的0.3件提升至2021年的12.9件,晋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动能更足,发展前景更好。
4.正确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致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和谐承载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晋江经验”时指出,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器”。工业化和城市化只有互相适应、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把“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坚持产是第一支撑,城是第一平台,人是第一要素,大力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一是大规模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推进全域城市化。全面推进16个组团(片区)建设,做强做优中心城区,打造若干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美丽乡村,至2021年底,晋江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拓展到10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68.7%。二是坚持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保障全覆盖、待遇均等化”,推进外来人口本地化和进城农村人口市民化。三是不断提高城市能级,紧盯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围绕兴业态、聚人气,统筹推进城市发展、产业植入、业态提升,不断增强城市的要素聚集力、发展承载力。四是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以建设国际化品质城市为目标,实施16个品质提升行动,努力让晋江成为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可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近年来,晋江共承担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30多项,获批全省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很多领域改革实现多点突破、经验亮相全国。2014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作出批示。同年9月,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晋江受邀作典型汇报。2020年晋江还被中央主流媒体誉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典范、中小城市建设样板。通过推进大规模的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建设,晋江的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从而为晋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搭建了和谐的承载平台。
5.正确处理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致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晋江经验”时,把“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作为其中重要的两条经验,要求晋江市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努力在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服务型政府方面探索、创造新的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与广大企业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继承和发扬“政企良性互动”的好传统,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改革方向,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党委政府坚持当好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三种角色”,落实“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服务理念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服务作风,着力打造“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再简化,全面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提升“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水平,着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服务质量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政务生态。三是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商业腐败,全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企业看得清、算得清,在晋江安心创业、放手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三、新时代“晋江经验”对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新时代晋江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晋江经验”的时代内涵,而且对今后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诸多启示。
1.正确把握形势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正确把握时代主题和发展大势,历来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新时代晋江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很多决策和实践,也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因势而动、应势而谋、审时度势作出的。实践表明,“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认真观察大势,正确把握形势,是一个地方科学制定发展路子、选择最佳发展方式的前提。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但是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国内外龙头企业都在超前布局和应用新技术。民营经济是福建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大局大势,进一步坚定信心、稳定预期、稳中求进,进一步下定决心、敢为人先、爱拼会赢,进一步保持恒心、厚植沃土、精耕细作,找准自身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定位,立足本地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2.坚守实业主业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晋江经验’仍有指导意义”的同时,还强调“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才是本分”。新时代晋江的成就,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不放松,坚守发展实业之路而取得的。“晋江经验”最大的价值,落在实业主业,胜在敢于拼博,成在关注民生。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鼓励、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坚守实业主业,胸怀做百年企业的梦想,稳固产业链条,精耕细分市场,壮大实体经济,努力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福建产品、福建品牌。
3.深化改革创新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是“晋江经验”历久弥新、充满活力的精神密码。从当年率先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晋江经验”,到近年来承担3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晋江始终以改革创新探索新路子,以先行先试创造新经验。“晋江经验”的成功实践表明,坚持改革创新不止步,是我们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法指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福建民营经济也存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较低、产业链条较短、专业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从党委政府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要鼓励、引导、支持民营企业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勇于担当作为,始终与民营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问题导向,致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给市场主体以积极发展信号;要致力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建设,让民营企业大胆创新、放心创业、放手创造,让更多高端要素汇聚福建民营企业,让更多民营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让更多“福建制造”“福建服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新时代新征程,“晋江经验”仍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和制胜法宝,并且彰显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对“晋江经验”的最好传承,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蕴含的科学理念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发扬光大,扎扎实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