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沙岸上有人家
2024-07-26 16:08:05 来源:《福建日报》2024年07月26日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郭雅莹 程枝文

碧海连天掠舟影,白沙岸上有人家。在平潭东北部,隐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白沙村。作为岚岛首批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乡村,白沙村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海岛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寻。

这是一座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据史料记载,白沙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由陈氏祖迁居而建,清朝时期称为玉沙,民国时期改为白沙并沿用至今。“当时,村里常住人口以陈、林、李、徐四个姓氏为主,因此留下来的古建筑也多为林姓村民祖先所建。”白沙村党支部书记林绍发说。

林绍发口中的古建筑,就是白沙村现存的20余栋明清时期所建的石头厝。这些石头厝主要分布在白沙村的东北部,以花岗岩为主要材料,建筑主体多呈灰色。数百年岁月流逝,斑驳的石墙上长满青苔,极具沧桑感。远远望去,红色或灰色瓦片覆盖的屋顶错落有致,瓦片上覆着的鹅卵石形态各异,让古朴的民居别有一番灵动韵味。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离村部不远的林氏民居。推开厚重的红木门,一栋保存完好的两层小楼映入眼帘。“这栋房子建于清朝,历经多代,如今后人都在香港生活。”村民说。为了让古厝不至于破败,当地经过屋主同意,将其改造成为渔家文化展示馆,通过展示各种渔船模型、鱼类标本,为来此探访的游客绘就一幅生动的渔家生活图卷。

更真实的渔家生活,“藏”在白沙村其他的古厝里。村里目前仍有常住人口超2000人,他们住在村里星罗棋布的古厝里。自古以来,以海为生——男人穿梭于风浪之中,摸索出的捕鱼技艺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女人则守望在栋栋古厝里,互相帮衬,每当有渔船进港,她们早早起床帮忙处理渔获,数十年如一日辛勤劳作,不曾停歇。

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村民游爱玉就是如此。几十年来,她经常凌晨两三点起床,为的就是及时处理收获的淡菜,好赶在天亮后晾晒成“蝴蝶干”售卖。在离白沙村不远的白沙街上,每天清晨都热闹非凡,村民早早在街边摆上新鲜渔获,等待买家。

“凌晨四五点就非常热闹了,岛上的‘老饕’都知道这里的海鲜新鲜又便宜,有时候还得提前预订才买得到。”林绍发说。

近年来,随着平潭旅游越来越火,来白沙村观光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不仅带动了民宿、餐饮等旅游配套产业发展,村容村貌也不断更新。作为第一位回乡投资的村民,林尔强的“博雅海天”民宿已经开业3年,凭借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收获诸多好评。“返乡创业的原因是看到环岛路修到了家门口,我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林尔强看来,平潭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只会更大。

“目前,村里已经有36家民宿登记在册,还有不少民宿正在装修,民宿集群初步成型。配套的两家餐厅生意红火,去年营业额均突破百万元。”林绍发说。为提升游客的体验感,白沙村依托北部生态廊道地理优势,沿海岸线精心打造了白沙公园等公共配套设施,下一步还计划在白沙公园开放夜市,让游客感受更具活力的新渔村。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