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福安平讲戏:古音今唱余音袅袅
2024-07-15 10:24:10 来源:《福建日报》2024年07月13日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陈雅芳

核心提示

场灯渐暗,聚光灯亮起,伴随着铿铿锵锵伴奏声,粗犷的说唱接续响起。台下,观众们沉浸剧情,笑声、掌声此起彼伏。6月24日至2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讲戏在福安市甘棠镇刘氏宗祠举行公益性演出,吸引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少观看。

爱上平讲戏的,不只是福安本地人。6月29日,平讲戏剧目《马匹卜驳妻》的演员们赶赴上海参加2024宁德文旅(上海)推介活动,精彩的表演更是吸引众多外国友人争相合照并直呼:“太有特色、太有魅力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安剧种,平讲戏曾因体制改革、社会变迁等原因一度绝演半个多世纪。如今,古老的戏曲走过悠长的历史岁月,焕发新生机,并入列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福安市以申报非遗为契机,从软硬件、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厚植平讲戏文化土壤,让平讲戏走出几近失传的局面,重新活起来、火起来。”福安市文体和旅游局局长林霁表示。

田间起步,一波三折

平讲戏得名于平白如讲话的特点,其唱词和对白都使用地方方言,唱腔多融合当地民歌俚曲、道腔释乐,兼具南戏柔婉乡音和弋阳腔“掏声”等特点。

“古时戏台稀少,平讲戏一般在田间上演,上级坵田为戏台,下级坵田为观众席,服饰、乐器都是就地取材,这种设在田间地头的表演成为群众劳作之余的重要消遣。”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副主任袁石明介绍,古朴粗犷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的表演内容,让平讲戏既接地气又聚人气。

福安百姓有多喜爱平讲戏?据明万历廿五年(1597年)版的《福安县志·风俗》记载:“亦有着云履而白领缘者,且喜杂剧、戏文。其谚曰:无钱扮戏,何暇纳粮?故多以竞戏相轧。”说的便是在老百姓心目中,扮戏、赛戏比纳粮交税更重要。

《中国戏曲志·福建卷》载:清代福安县林蓬头村,林聚利召集闽东八县平讲戏艺人组建了“新长兴班”、三十六都“新玉春班”及穆阳“大留洋班”。全盛时,演职人员有54人,能演73本戏,戏路通达闽东北、浙南等地。

作为闽剧三大源流之一,清末,平讲戏在福州与“儒林戏”“江湖戏”互渗合流,在不断兼收并蓄过程中,最终促成了闽剧的形成。而闽剧在进入闽东等地后,以其精致博雅的艺术优势迅速俘获观众青睐,而以质朴粗犷见长的平讲戏日益式微。同时,受抗日战争等战乱影响,许多戏班星散,老艺人沉默乡野,曾经红极一时的平讲戏渐渐走向衰落。

1960年,福安县政府为发展地方文化,召集当地民间平讲戏班的当家艺人成立福安县平讲戏团,采取“团带班”模式培育新人。在此背景下,老艺人热情高涨,纷纷“归队”,平讲戏团创排的《草鞋公赶子》《断桥》《采桑》等剧目屡屡登上大舞台。培育的新人也初露头角,创排的《白云山上货郎担》《双定牌》等现代剧目多次在省、国家级汇演上斩获大奖。

繁华昙花一现。1961年,机构精简,仅维系一年的福安县平讲戏团便宣布解散。“部分年轻艺人转编到福安闽剧团,继续从事公办文艺表演,那些从民间召集来的老艺人则‘下岗’返乡。”袁石明介绍。

“平讲戏繁盛时,我们几乎每周都要下乡表演五六场,老乡们喜欢,咱们也演得起劲。但没了政府支持,戏团维持不下去,只能解散了。”今年80岁的平讲戏老艺人王玲现略显无奈。一生热爱怎能说放下就放下,爱戏如命的王玲现就自己组建了戏班,继续演。

“那时候日子苦啊,大冬天的,为了挣口饭吃经常要挑着道具走个十几里山路,到偏远的小村庄里给人家唱上几台戏。每次到达目的地,手冻得没了知觉,都要喝口热水,缓上好一会儿,身子才能暖和起来。”王玲现眼角有些湿润,虽然艰辛,但平讲戏老艺人还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平讲戏赚不了钱,咱这戏也演不下去咯。”

随着像王玲现这样仍在坚守的老艺人年事渐高,新艺人接续不上,平讲戏发展每况愈下。城镇化进程加快,原本倚仗宗族宗教传统延续的平讲戏也不断丧失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新旧更迭中,曾经此起彼伏响彻闽东的质朴戏音仅剩零星余响。

申报非遗,老戏新机

“唱这句台词时,身体慢慢往下蹲,手不断拍打腿部,才能将内心的无助感演出来。”“走到舞台中间,定住,后转,身体前倾。”6月26日,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袁石明正在指导演员们进行《九家保》剧目排练。

“过去我们的办公场所不到30平方米,排练剧目需要借助社区、祠堂、剧场等场地,现在有了自己的‘家’,随时能开练。”正在排练的老艺人郑成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郑成唐口中的“家”正是6月21日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搬迁的新址,总面积约800平方米,排练厅、编剧室、主创室、道具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

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前身系已停演多年的福安闽剧团。“1978年,经过层层筛选,我才获得加入福安闽剧团的机会,那个年代能演闽戏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袁石明回忆说,在闽剧团练了5年基本功,他才获得上台演武生的机会,“闽剧团最红火的时候,团队共有68个人,是闽东地区最大的剧团,每次到村里演出,观众里三层外三层,舞台周边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不久,受体制改革、外来多元文化冲击等因素影响,福安闽剧团红火不再,经费支出更是捉襟见肘。“当时在职人员19人,退休人员19人,地方财政每年拨补9万元,仅社医保就超过13万元。18位演职员工资没有着落,正常办公经费更无法支付。”袁石明回忆道。

缺钱、缺人、缺优秀剧本的困境,让福安闽剧团发展陷入低谷,袁石明也离开团队,加入了民间闽剧团。近10年时间,他奔走在福清、长乐等地表演。“一年365天,几乎300天都在外面演出,工作强度太大了。”2002年,袁石明回到福安开起了饭店,但闽剧始终是他内心放不下的牵挂,“演了近30年,怎么会没有感情”。

一个具有50多年光荣历史的艺术团体是持续发展,还是任由其解散消亡?这个问题摆在了像袁石明这样的老艺人面前。为保护地方特色戏曲文化,2005年,福安立足当地实际,将平讲戏作为闽剧团专演戏种,时任闽剧团团长刘碧生与袁石明联系,两位老戏骨一拍即合,开启平讲戏的复兴之路。

复兴平讲戏从何起步?彼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地方戏保护扶持计划正如火如荼开展,非遗立项进入了两位老戏骨的视野。

“可以说,从1961年到2008年的40多年间,福安平讲戏几乎处于绝演状态,虽然闽剧来源于平讲戏,但我们在闽剧团表演时,只是从团里一些老艺人口中零星听过平讲戏,具体是什么表演方式、什么样的曲调,我们无从得知。”袁石明说,囿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鲜有表演技艺影像资料留存,现存资料都是些文字剧目和曲牌,这成了平讲戏申报非遗的第一道坎。

戏曲艺术靠的是言传身教,人在则艺存,人亡则艺绝。袁石明说,那些平讲戏老艺人年事渐高甚至辞世,有的后期改行,对曾经赖以谋生的技艺早已淡忘殆尽。

平讲戏到底是什么样子?2006年,刘碧生与袁石明开始辗转各级戏研机构、图书档案等有关部门,并咨询省内外资深戏曲专家,尽可能追溯平讲戏历史渊源;着力调动平讲戏老艺人的演艺积极性,邀请林之行、郭翠玉等30多位平讲戏老艺人回归舞台,逐个演、逐个唱,逐一找回平讲戏曲调、唱腔、身段等;他们骑着摩托车,奔赴各乡镇祠堂、宫庙拍摄戏台剧目题记,不断丰富非遗申报资料……

除了两位老艺人的努力,福安市也在2009年正式恢复“福安市平讲剧团”,2012年改名为“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8年挖掘抢救,几近绝演的平讲戏“原貌”被一点点复原,2012年成功入选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做足特色,推陈出新

今年3月,福安平讲戏传统剧目《赠金钗》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成为新时代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不断挖掘、创新平讲戏剧目的生动注脚。

平讲戏虽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并不意味着发展从此一马平川。在袁石明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总指望国家保护,而是要积极主动推陈出新,努力创作出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我们创排的平讲戏新剧目成不成功,标准之一就是看观众坐不坐得住,坐不住说明排得不好。”袁石明说。

平讲戏出身“草根”,有着不同于闽剧的质朴风格,有着来自乡野村社的艺术语汇,这也造就了它鲜明“个性”。“找到剧种独有的‘个性’,而后在舞台上放大,这在创新和发展平讲戏过程中尤为关键。”袁石明举例说,平讲戏台步动作是先脚跟落地,再脚尖下去,这是模仿古时裹脚妇女的走路姿势,也是平讲戏所特有的。

为突出平讲戏剧种特色,在复排传统剧目《马匹卜驳妻》《赠金钗》《拾玉镯》等剧目时,福安市平讲戏传承艺术中心特别邀请老艺人到场,纠正演员表演中不符合平讲戏规范的特色台步与唱腔。此举成就了《马匹卜驳妻》对平讲戏剧种特色的准确传递与精彩呈现,入选原文化部2017年度剧本扶持工程“整理改编剧本”项目,2019年入选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2021年,福安平讲戏代表华东区入选《国家宝藏·展演季》系列节目的录制。

演出是传播文化最集中、最直接的方式。近年来,福安全面推动文明实践站建设,平讲戏结合自身“平白如讲话”的特点,推出“送平讲戏下基层”活动,让平讲戏走进农村、社区等场所,不断扩大传播面和影响力。从入选国家非遗至今,福安平讲戏在各村庄共上演700余场,惠及群众超40万人次。

戏剧艺术想要求得长久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扎根人民,做足特色。平讲戏也不例外。近年来,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结合公益宣讲等活动,创排了红色主题现代戏《九家保》、抗疫题材《廊桥趣医》、廉政小戏《四知太守》、禁毒题材《深山除毒记》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而层出不穷的新剧目,成了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成了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创新推动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回首平讲戏新生的这一连串“好戏”,袁石明一脸骄傲。然而,感到高兴的同时,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吸引年轻力量加入平讲戏队伍,让这项好不容易被复原的非遗文化能继续传下去。

校园浇灌,活水汩汩

暑期,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依旧热闹,阵阵稚嫩的安腔从平讲戏排练室里传出,台步、扭头、捏指……40多名学生学得有模有样,这群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成了校园里一道别致的风景。

“孩子们正在排练的是《九家保》剧目,该剧取材于1933年福安老区群众九家联保为解救闽东特委领导人而英勇牺牲的故事。”正在教授平讲戏的老艺人谢惠琴说,今年是闽东苏区成立90周年,为孩子们创排该剧目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花了7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熟悉剧目框架,接下来还要细抠每个动作,时间紧,暑期给孩子们再加练,争取参加10月的福安市校园文化艺术节”。

从2013年开始,谢惠琴已连续11年在坂中中心小学教授学生平讲戏,在这里,形体、唱功、指法、脚法等内容都是学生的基础课。“我们和学校联合,挑选出40多名声音条件比较好、对平讲戏感兴趣的学生进入传习班,每周二来上两节课,时长一个半小时。这些小孩可塑性强,有的对平讲戏很有天赋,一点就通。”谢惠琴说。

精心浇灌出硕果。由坂中中心小学编排的《赠金钗》应邀参加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一举摘得二等奖、最佳组织奖、最佳表演奖和最佳指导奖,并在去年福安市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获得银奖。

不只坂中中心小学平讲戏传承共建基地,穆阳中心小学平讲戏艺术传承共建基地有3名学生被福建省艺术学院特招,下白石平讲戏展演基地编创的剧目登上2023年全国四季村晚舞台……“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袁石明说,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平讲戏在传承过程中也遇到青黄不接的问题,戏曲艺术进校园成为平讲戏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有力推动平讲戏大发展,福安市出台平讲戏保护传承方案,福安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老年大学等单位联合,分别建立了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传习基地、市老年大学平讲戏艺术培训基地、坂中中心小学、穆阳中心小学平讲戏艺术传承共建基地、富春公园平讲戏艺术活动基地、下白石平讲戏艺术展演基地等6个基地,让平讲戏在传承中焕发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艺传承方面,福安还实施平讲戏“薪传计划”,吸纳优秀的戏曲人才和民间优秀艺人,由平讲戏老艺人开展平讲戏传统剧目的培育和传承,不断充实演出队伍,为平讲戏传承注入更多活水。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