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对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系列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不易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一句话,放在40多年前,却具有极大的解放思想之意义。
1975年,周恩来病重期间,邓小平受命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其中,对中科院的整顿是邓小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提议下,由胡耀邦、李昌、王光伟到中科院主持工作,他们从科技路线、知识分子政策等方面着手整顿,最后形成了《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当年9月,邓小平在听取该汇报意见时就说,科研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他特别提及数学家陈景润和物理学家黄昆,谈到知识分子落实政策和用非所学的问题。笼罩在知识分子心头的阴霾渐渐散去,广大科技人员开始自我觉醒,这些都为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打下了思想基础。
在1975年,邓小平就慎重思考了恢复高考问题。1977年7月,再次恢复工作之后,邓小平自告奋勇主管科技与教育工作,并很快组织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正是在这次座谈会上,与会专家的建议与邓小平的想法不谋而合,随即恢复高考提上日程。当年8月4—8日,邓小平主持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从当年开始恢复高考,高等院校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通过高考招生,不再搞群众推荐。教育部随即在当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招生工作会议,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枷锁,决定恢复高考统一考试制度。1977年11—12月,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举行了我国高考史上唯一 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它改变了千千万万学子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1975年9月,邓小平在听取《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时明确谈道:“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汇报提纲》提出的科技工作要正确处理的六个关系中,第二个是“生产斗争与科学实验的关系”,其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研要走在前面,推动生产向前发展……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也就不可能有工业、农业、国防的现代化”。
邓小平再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两条红色标语横贯会场,其中一条就是“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在开幕式上,邓小平了重要讲话,谈了三个问题,其中最重要、影响也最深远的是第一个问题,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邓小平从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关系出发,论证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既然承认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么科学技术工作者自然是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全国科学大会的重要意义,就是解开了知识分子头上的枷锁,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赛先生”重新受到人们的尊崇,也为后来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奠定了舆论基础。
正如闭幕式上郭(沫若)老所言:“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竞争力已经成了国家综合实力较量的重要筹码,邓小平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1985年3月,中国中央通过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步伐。1986年3月,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陈芳允联名向中央领导同志写信,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邓小平当天就在信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在邓小平的推动下,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了我国第一个关于高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其源于1986年3月,故后来通称“863计划”。
1988年9月,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并在当月的一次谈话中再次强调。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同时提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与教育”。
从1975年全面整顿到1992年南方谈话,从决策恢复高考到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念兹在兹的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它们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让我们为实现科技强国之夙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