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一信局:海丝路上的传奇“邮差”
2024-04-12 15:14:40 来源:《福建日报》2024年04月12日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九龙江畔,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流传村,一个兼具南洋建筑与闽南建筑特征的建筑群正如火如荼地修缮中,建筑群本体将被打造成“中华侨批博物馆”。这里正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国际邮局——天一信局的总局旧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中国人素有鸿雁传书的传统。

漳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明清时期,漳州月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当时许多闽南人前往东南亚谋生,他们与国内的银信大都通过专门替侨民捎带钱款信件赚取佣金的“水客”完成。

清光绪六年(1880年),“水客”出身的漳州角美人郭有品首开先河,将这项专门替侨民捎带钱款信件的活儿制度化、企业化,创办天一批馆(后改名“天一信局”),承办闽南与南洋之间的银信传递业务,这一民间国际邮局比官办的“大清邮政”还早了16年。业务最繁盛的时候,在东南亚各城市设立了26个分局。100多年过去了,天一信局早已关闭不存,消失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中,但其总部天一总局建筑群仍屹立在九龙江畔,仿佛述说着昔日芳华。

风雨百年

民间国际邮局大楼历沧桑

角美流传村位于九龙江出海口北岸,南岸就是著名的月港所在地龙海海澄镇。

这个静谧的小村庄,水陆交通便捷,村内河道交错纵横可通九龙江。穿过狭长的村道,一幢中西合璧、四合二层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天一总局建筑群,门口立着一块“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精美的浮雕、高大的廊柱,大门顶上的“天一总局”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很难想象,在闽南的一个普通小村庄里,竟然坐落着清末民初闻名海内外的侨批业巨擘——天一信局的总部旧址。

“总部大楼主要由北楼、宛南楼、陶园等组成,总建筑面积4495平方米。”漳州台商投资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局长、原文保中心主任李文勇说,旧址巧妙结合了南洋建筑与闽南建筑特色,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结构优雅大方。

据介绍,宛南楼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坐南朝北,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传统红砖大厝,后半部分为二层西洋式建筑。二楼正门上方有醒目的“宛南”二字。

“宛南楼是早期办公、居住合一的地方。”李文勇说,“随着业务的扩大、财富的积累,经购地扩建,1921年又建成北楼和陶园。”

陶园原占地3000多平方米,由一座二层西洋式建筑和一座花园组成,建有亭台、楼榭、假山、猴洞、鱼池、花圃、石砌小道等,在当时的闽南农村,绝对是独树一帜。

北楼是天一总局的标志性建筑,匾额由福州侯官谢叔元题写,谢叔元为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人。北楼是一座南洋风格的建筑,建筑外墙装饰有安琪儿、和平鸽、罗马柱、骑车邮差、荷花、菊花、兰花等,将西洋人物雕像和中式花草图案完美交融在一起。当时北楼内部设有邮政经营、银钱汇兑、内部办公、顾客接待等区域,是总部办公大楼,宛南楼则为居住区。

“天一总局旧址,建筑规模宏大,闽南传统民居与南洋式建筑交融,红砖与白灰、灰塑、彩绘搭配,中国传统文化与南洋意识味浓厚,可算是当时的国际邮局大楼。”漳州市文史专家张长水说。

远赴南洋

郭有品创办最早民间邮局

向海而生,因海而兴。

作为东南沿海城市的漳州,自古以来,先民们就有向大海讨生活的习惯,漂洋过海到南洋讨生活是许多穷苦人谋生的重要手段。

天一信局的创办者郭有品,就是其中一位。

明清时期,许多闽南人通过海外贸易移居东南亚谋生,用闽南话讲为“过番”,到了19世纪中叶,“过番”的风气不减反增。当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贫苦农民为了生计,踏上了远赴异国他乡的漫漫征途,下南洋渐成潮流。位于月港对岸的角美就有许多村民漂洋过海,到南洋讨生活。

“过番”的人安顿后,总要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寄个信、报个平安,或将赚到的钱寄一些回家。慢慢地,就有一些人专门从事银信往来,便衍生了一个全新的行业“水客”。

“1869年,年仅17岁的郭有品在‘客头’带领下,漂洋过海前往吕宋(今菲律宾马尼拉)成为一名‘水客’。”郭有品第五代嫡孙、侨批研究学者郭伯龄说,闽南人称信件为“批”,来往于海外的银信合一的华侨信件则为“侨批”,而“水客”就是“送批人”。

成为一名“水客”后,处在异国他乡,郭有品秉承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十分努力,不怕吃苦,因办事精细及时、诚实可靠,逐渐从一名“水客”成为大家信赖的“客头”。

经过10多年发展,郭有品的业务越做越大,原先散松形式的“水客”形式已远远满足不了业务的需求。清光绪六年(1880年),郭有品回到故乡角美流传村创办天一批馆,主要经营吕宋与闽南之间的华侨银信汇寄业务,成为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民间国际邮局。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改称天一信局,并扩大为四个局,流传村为总局,厦门、安海、吕宋为分局。

“‘天一’二字,源于易经中‘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即‘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意。”郭伯龄说,郭有品用这二字作为信局的徽志,寓意“天下一家”。

制度规范

建立近代邮政管理模式

在那个兵荒马乱、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海外移民能将信件、现金白银交由民营的邮局传递,靠的正是天一信局的信誉。

“天一信局以其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以及周到的服务在东南亚华侨中信誉度极高。”郭伯龄说,从现代眼光而言,天一信局堪称是闽南最早的近代形式的跨国企业集团。

在漳州及南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天一信局老板郭有品在一次运送批款时,轮船遭遇台风沉没,押送的银元全部沉入大海。脱险后,郭有品返回家乡变卖财产,将华侨所托付的款项一一兑付,由此树立了郭有品天一信局的诚信品牌。“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天一信局的口碑不胫而走。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郭有品染疾病逝,享年48岁。郭有品去世后,其年仅17岁的长子郭用中接管了天一信局。

郭用中子承父志,与弟弟郭和中、郭诚中共同精心经营,经过几年发展,业务锐增,盈利甚丰,分局也逐年增设,业务最繁盛的时候,天一信局在吕宋、井里汶、泗水、巨港、万隆、新加坡、吉隆坡、马六甲、槟城、暹罗、仰光等城市设立了26个分局,经营范围遍布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8个国家,并在厦门、香港、上海、漳州等地设立9个分局。天一信局以“信誉第一、便民为上”的服务成为当时闽南众多侨批局中的佼佼者。

据《厦门海关十年(1892—1901)报告》记载,1889年至1901年,厦门海关共收邮件108570件,汇票93442美元,近一半的邮件是通过天一总局投递的。天一信局每个分局的侨汇总额月均数万元大银之多,鼎盛时,天一信局的年侨汇额达千万元大银,将近闽南地区侨汇的三分之二。

走进漳州古城芳华里的南风侨批馆,漳州市政协文史委员林南中正在收拾整理侨批。现年58岁的林南中收藏研究侨批已有20多年,是我省研究侨批的知名学者。“收藏了近千件侨批,其中不乏经由天一信局传递的。”林南中说,“品读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天一字号侨批及国内外不同分局戳记的批封,可感受到百年华侨的南洋奋斗史。”

天一信局虽为民间邮局,却有着十分严格的投递行为规范。林南中拿起一封侨批说:“这是一件菲律宾华侨潘新哲寄往潘厝社栖栅角(今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的侨批,盖有两方告示戳记,其中一方告示戳为:‘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总局,兼理邮政,分局要信,逐日发付,设法异常,专分大银,无取酒资,无甲小银,住龙溪廿八都流传社。’”

林南中进一步解释道,天一信局在侨批的收递过程中,专门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分局要信,逐日发付”,表明天一信局十分注重时效,收信时,信局还要在信封上写上编号、设簿登记,同时发给寄批者“票根”,以备查询。在侨批上加盖“无取酒资,无甲小银”信用戳,说明当时存在邮差索要小费的现象,天一信局加盖信戳告示,其用意正是在于规范邮差的投递行为,树立天一的企业信用文化。

在长达半世纪的经营中,天一信局探索近代邮政业管理模式,慢慢形成“一盘收揽、二盘承转、三盘分发”的一条龙银信传递服务。郭伯龄解释说,国外天一侨批局负责收侨批为“一盘收揽”,国内厦门天一局(通商口岸)负责承接并转送内地天一局为“二盘承转”,内地天一局派送侨批到辖地侨眷家中为“三盘分发”。

天一信局成立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完成了银信传送从“水客”走单帮的初级、原始形式,向专业化和国际化连锁经营的转换,并建立起一整套批银揽收、承转交接、委托分解以及资金调拨的运作机制,为后来的侨批局交接委托互为成网经营奠定了基本模式。

历时最长

见证近代海丝之路交往史

1922年,郭有品的次子郭和中在厦门创办“天南号”,还以厦门为总局注册“天一汇兑银信局”,设香港、上海、泉州、安海、马銮、流传为分局,后募集股东筹建银行未果,天一信局于1928年春节前的1月18日宣布歇业。

关于天一信局的歇业,郭伯龄认为,上世纪20年代,东南亚一带通货膨胀,致使侨商经济收入严重受挫,歇业回国的华侨日益增多。侨汇不如往昔,天一信局的利润锐减。厦门天一局筹建银行未果引发的闽南金融风潮,不仅是同业激烈竞争出现的必然结果,更重要的应该是当局的挤压。

“天一信局是中国侨批业的代表,在中国民间邮局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历时最长。其从创办至谢幕,40余年间,不仅奠定了中国邮政的基本经营模式,也见证了中国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往史。”张长水说,“天一总局建筑群是漳州海丝文化的重要遗存,对研究中国华侨史、邮政金融史、建筑史都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对天一总局进行再保护、再利用,更加清晰地还原其昔日辉煌,漳州市台商投资区于2021年开启对天一总局的修缮工作。修缮工作完成后,天一总局本体部分将成为侨批博物馆,同时结合天一总局周边环境整治,将流传村打造成以诚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闽南特色水乡侨村。

自明朝起,流传村乡亲就不断地下南洋奋斗创业,时至民国时期,全村几乎户户都有华侨关系。流传村在海外的人数现有4000多人,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赤子在异国勤奋打拼,事业有成后纷纷回乡投身振兴闾社的公益事业。在华侨的支持下,如今流传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善,还在九龙江旁建设“流传公园”,内设灯光篮球场、乒乓球馆、健身跳舞场、龙舟棚等,水网纵横、风光秀丽的闽南水乡风情画卷正徐徐展开。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