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守备顽强,支援迅速”的东山保卫战
2024-03-18 17:35:07 来源: 作者:毛立红

引文:1953年7月发生在福建沿海的东山保卫战,是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对大陆开展的最大一次军事袭扰,也是人民解放军最大规模的一次抗登陆作战。从历史发展和更宽广的视野看,东山保卫战是顽守迅援战略战术的成功实践,是海岛守卫战的光辉典范,值得永远铭记。

1953年7月发生在福建沿海的东山保卫战,是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对大陆开展的最大一次军事袭扰,也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抗登陆作战。东山保卫战中,面对十倍于我的敌军突然进犯,守岛部队从实际出发,迅速调整防御方案,采取固守待援的战略战术,顽强坚守,同增援部队配合,痛击来犯之敌,赢得最后胜利。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东山岛保卫战的打法:“守备顽强,支援迅速”。

未雨绸缪,巩固海防加强战备

新中国成立后,不甘心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频繁对闽浙沿海骚扰,福建沿海局势空前紧张。1950年5月12日东山岛解放后,次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朝鲜的同时,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武力阻止我军解放台湾。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以为反攻大陆的时机已到,为策应朝鲜战场,争取更多美援,更加猖狂地多次对福建沿海进行袭扰。1951年至1952年,国民党军先后在福建的晋江、惠安、福鼎、漳浦、湄洲岛、南日岛等地登陆。虽然大部分窜犯骚扰被击退,但国民党实行“以大吃小,速战速决”的新战术,而我军要分兵把守漫长的海岸线,交通限制机动性差,又没有制海制空权,很容易被动挨打。特别是1952年10月突袭南日岛得手后,国民党军一片欢腾,开始寻找下一个登陆目标。由于东山岛地处闽粤两省结合部,东临台湾海峡,南临广东潮汕地区,北端八尺门渡口距大陆约500米,沿海滩窄水深,便于舰艇活动,是沿海防御的一大薄弱点。在蒋介石看来,东山岛紧靠大陆,是“反攻大陆”的极好跳板。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叶飞也深知东山岛“易受敌人进攻,因此十分注意东山的防御”,将其列为防备国民党军登陆的重点地区。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毛泽东、陈毅、叶飞等领导人高度重视福建沿海的安危,积极防范国民党军登陆进犯。1950年11月,毛泽东致电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等人:“闽浙两省剿匪工作极为重要,特别是福建匪患必须使用四五个主力师全力穷追猛打、限期肃清”,“只要福建的土匪消灭,土改完成,即令蒋介石登陆进犯,也是容易对付的”,“华东局一切工作要以美国和蒋介石登陆进犯为假想的基础去作布置”。1951年1月,毛泽东又致电陈毅,要确保厦门并加强华东沿海防务,“厦门必须多储备粮弹,布置积极防空(不是消极防空),对守军指战员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加强纵深工事,务必长期确保厦门”;并强调“华东全军应完全自力担负歼灭蒋匪进攻部队,不要希望外援”。1952年12月,依朝鲜战事,又指示华东局、福建军区等,“应以现有兵力粉碎敌军对福建沿海地区的可能进攻”,明确指出:“为了配合美军在朝鲜的作战,台湾、金门敌人有以一部兵力(据报一个军)攻我福建岛屿并向福建大陆攻占我二、三个县的阴谋冒险计划”,“我福建军区有以现有兵力(不要依赖任何外援)粉碎上述敌军进攻的任务”。为此,必须“迅速地坚决地加强必守岛屿的防御工事,预储充分的粮弹饮水,鼓励守军作长期坚守的准备”。同时,要叶飞“专任军事”,“立即抽出身来全神贯注于对敌作战方面”,“务必唤起福建全省及沿海要地党政及人民群众充分注意对敌斗争,不得疏忽大意,致遭不应有的损失”。可见,毛泽东等领导为防备国民党军可能的登陆进犯,高度重视巩固福建沿海防线,做好包括东山岛在内的战备工作。

对于国民党军可能的登陆进犯,福建军区进行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方面: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叶飞“提出了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聚而歼之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方案”,并得到华东军区和毛泽东的批准。福建军区作战方案:“如敌人进犯东山岛,守到公安八十团予敌一定杀伤后,留一个精干的营机动防御,其余人员在拂晓前撤出岛外,然后组织反击”。军事部署方面:为增强东山岛防御,叶飞选派作战能力强的老红军游梅耀担任公安八十团团长。游梅耀上岛后,遵照叶飞指示,把团部移驻东山岛,带着战士积极修建坑道、野战工事,“防务得以夯实”,“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制定由闽南的三十一军和广东汕头的四十一军增援东山的方案。为使增援部队达到快速机动,规定战斗发生时,沿海所有客货运车辆集中,立即转入军用运输。情报侦察方面:为了准确并及时掌握情报,1953年初叶飞指示在金门对面的厦门云顶岩山上设置观察所,架设20倍的望远镜,使金门岛四周的活动尽收眼底。正因如此,7月15日,金门敌军集结出发,立即引起我军注意,并及时准确研判出敌军要进犯东山岛。民众动员方面:战前,东山县普遍深入地开展了以巩固海防为中心的群众运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动员和战备组织工作,加强军民联防,组织了武工队、支前队、担架队和宣传队。在东山县委领导下,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已经和守岛部队构筑了一道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

固守待援,顽强阻击赢得主动

1953年夏,美国在朝鲜战场上遭受重挫后,加紧唆使蒋介石集团在福建沿海开辟“第二战场”,以策应朝鲜停战谈判。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孤注一掷,决定派其得意门生、金门驻军司令胡琏指挥这次“反攻大陆的序幕战”,集中海陆空绝对优势兵力,妄图占领东山岛。

国民党登陆部队为做好进犯准备,曾在台湾、金门多次组织海陆空协同作战演习,伞兵大队进行模拟实战空降训练。全部参战部队的武器弹药、装备器材和通信工具,都由美国提供。同时,派飞机多次侦查搜集东山岛及相关地区的军事情报。经过精心准备,国民党陆海空军及伞兵部队1万余人,在总指挥胡琏和十九军军长陆静澄指挥下,于7月15日晚由金门起航,16日5时兵分三路登陆东山岛。据记载,窜犯东山岛的是国民党军四十五师的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三五团,十八师的五十三团,共4个主力团,还有五十七师的无后坐力炮连、运输连,2个海上突击大队(即海匪大队),1个海上陆战队,2个伞兵中队、1个混合队(即伞兵大队)480人,合计1.3万余人。在12艘舰艇、28辆坦克和10多架飞机配合下进犯东山岛。我守岛部队是华东军区公安十三师八十团2个营和团直属3个连及1个水兵连,共1000多人,大多是地方部队改编而成,由福建籍老红军游梅耀团长指挥。从兵力上看,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国民党军更是叫嚣要在4至6小时内占领全岛。胡琏对此次偷袭信心十足,自诩这次是狮子吞蚂蚁行动。显然,这是一场弱守强攻的防御战。


微信图片_20240318171217_缩小大小.jpg

▲解放军增援部队登船强渡八尺门


面对强敌登陆,守岛部队从实际出发,迅速调整防御方案,采取固守待援的战略战术。福建军区原定的海岛防御方案有两个:一是如敌力量不大,则固守待援。二是如敌人多势众,则主动撤出,避免吃亏受损,然后再寻机反击。“固守防御”和“机动防御”,虽都有“防御”两字,但大相径庭。福建军区为慎重起见,避免南日岛事件重演,决定取“一案”。接到电令后,游梅耀和东山县党政领导紧急研究。游梅耀根据敌情和地形,果断地改变机动防御的作战预案。他认为:部队不坚守抵御,敌人一来就跑,有损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如果我们撤退,敌人在岛上站稳了脚跟,钻进了我们挖的坑道、工事里,将难以反击。”东山县党政领导认为游梅耀分析有理,表示支持,愿意协助部队打好这一仗。随后,游梅耀向指挥战斗的三十一军军长周志坚和福建军区报告“固守待援”的作战方案,并得到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固守待援是积极的防御,而不是消极的防御。1952年12月,毛泽东对福建沿海的抗登陆防御指示中指出,要加强“以连以营为单位的战术性的若干防御工事”,“鼓励守军作长期坚守的准备”。他还举例说,“最近我以一个排坚守海岸工事,赢得时间,以一个连增援,歼灭了登陆敌人百余”。这种固守不是无意义的死守,而是为主力歼敌创造有利条件。


微信图片_20240318171234_缩小大小.jpg

▲1953年7月16日20时,驰援东山岛的部队渡海进岛对敌实施反击


守岛部队很好地贯彻了固守待援的战略战术。游梅耀就任公安八十团团长后,重点抓两项工作:一是在东山岛的主要山头阵地修工事,打坑道,做永固性防御准备;二是排兵布阵,在敌人登陆后前进的线路上,多点阻击,灵活机动地打击迟滞敌军。东山保卫战中,游梅耀采取“前轻后重”的战术,即把一营放在200阵地和425阵地防御,二营坚守410阵地,水兵连则扼守八尺门渡口,县公安中队、盐警中队在城关待命。在给敌人一定的杀伤后,收缩兵力,转入主阵地,依托工事,固守待援。周志坚也同意这种战术,“要求公安八十团除留少数分队在前沿节节阻击外,要把部队收拢,一定要坚守410高地(牛犊山)、425高地(王爷山),200高地(公云山),拼死硬顶。”

守岛部队运用固守待援战术,顽强阻击,为东山保卫战胜利赢得了有利条件。1953年7月16日凌晨5时,国民党军开始登陆,在滩涂即遭到我军的节节阻击,损失惨重,在海空军配合下,不断以整连整营的兵力实行强攻,才占领我前沿阵地。登陆后,国民党军主力分两路向纵深实施重点进攻:一路是第十九军四十五师一三三团(欠二营)、一三四团在15辆坦克配合下,沿樟塘向牛犊山方向攻击;另一路是海上突击第一、二大队沿西埔、石坛向公望山和王爷山方向攻击。同时又以一三五团的一个营向东山城关方向进攻,南海纵队第八中队向陈城方向进攻,海军陆战队控制滩头。为配合正面登陆,切断解放军援军通路,国民党军伞兵支队(2个中队,工兵、通讯各1个分队,重火器2个分队共480余人),乘17架运输机分两批空降在东山后林地区。敌人采用“以大吃小”“截断后路”“前后夹击”的战术,以伞兵占领码头,控制渡口,切断岛上与大陆的联系;以突击大队突破我前沿阵地,攻下200高地,然后插入纵深与伞兵会合,妄图在4至8小时内占领全岛。由于敌军以绝对优势兵力,闪电般突袭东山岛,因此战斗一打响,便几乎占领了全岛。但东山岛上制高点200高地,却始终被我军坚守着。特别是八尺门渡口,当敌机空降伞兵时,我守卫渡口的水兵立即朝空中猛烈射击,不少敌伞兵未落地就被击毙。樟塘埔阻击战中,黄飞龙机枪班歼敌超百人,拖住敌人,迟滞其行动达7个小时。守备200高地的八十团一营二连,凭借土坑道工事,顽强抗击国民党军31次进攻,歼敌413人,守住了阵地。守岛部队明知寡不敌众,却沉着应战,顽强阻击,尽量削弱敌人攻势,拖延时间,为增援部队赢得了宝贵时间和战略主动。

迅猛增援,互相配合大获全胜

从战略战术上看,迅猛增援是东山保卫战胜利的关键。东山保卫战打响后,毛泽东亲自到总参谋部作战室询问,并与叶飞通电话了解战况,毛泽东指示叶飞一定要快速增援。总参谋部急令第三十一军九十一师、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第二十八军八十二师紧急驰援。按作战方案,叶飞命令三十一军(留一个师守备厦门)与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分别由泉州、漳州南下,由沿线地方客货运车辆运送增援东山,统归三十一军军长周志坚指挥;并通知驻广东黄冈(今饶平)的友军(四十一军一二二师)急速东援。增援十万火急,驻漳浦以南旧镇的三十一军二七二团行动最快,离战斗打响仅四个小时,部队全部到达云霄陈岱。二七二团三营快速抢渡八尺门渡口,增援伤亡较大、岌岌可危的水兵一连,消灭敌伞兵,稳住阵地,确保增援部队的进岛通道。二七二团主力随即向牛犊山侧后集结。18时一营主力增强牛犊山和3号阵地的防御,并接替2号阵地的防御任务。三营九连增援公安第八十团二营防务,连续击退敌人三次攻击。十二连奉命增援200高地,与公安八十团二连一道,连续击退敌20次冲锋,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牢牢控制200高地。由于二七二团援兵及时赶到并立即投入战斗,与敌争占主阵地,稳固了防御体系。驻广东汕头的部队,在得知东山战斗打响以后,靠双腿急行军,忍受了酷暑和饥渴的煎熬,率先赶向东山战场。到17日零时,广东汕头增援的先头部队一二二师三六五团急速抢渡进岛。17日4时,二十八军的先头团也开始渡海进岛。敌人见伞兵被歼,我增援部队陆续到达,便匆忙收拢兵力,在炮火掩护下作垂死挣扎。叶飞接报后,立即命令:不待增援部队全部到达,即向国民党军发起全面反击。

随后,守岛和增援部队相互配合展开反攻,进一步扩大战果。17日凌晨,增援部队和守岛部队首长会聚在主阵地联合指挥所,研究了总反攻的作战方案:确定以公路为分界线,分东西防区,由广东汕头部队四十一军一二二师三六五团率先反攻,各路大军一起出击。天刚亮,总反攻开始,我军东西防区一起出击。在外围的各路援军亦迂回包围东山岛,配合岛上守军实施反击。在我军强大攻势和猛烈炮火压制下,敌人节节败退。战至17日上午9时,看到解放军增援部队源源进岛,声势浩大,胡琏信心受挫,感到有被全歼的危险,遂决定撤退。10时许,敌主力被迫向湖尾海滩方向运动,企图登舰逃窜。我各部队以迅猛动作,穷追不舍,分路向敌展开全线反击。二十八军二四四团主力配合三十一军二七二团兵分三路,沿海边出击,尔后沿前马垵向湖尾东侧方向反击。敌人乱成一团,敌舰顾不得运残兵败将,便仓皇逃窜。至下午4时,沙滩上来不及逃的敌人,纷纷缴械投降,持续36小时的东山保卫战,宣告结束。在守岛和增援部队的有力配合下,东山岛保卫战战绩辉煌,大获全胜。据统计,此次战斗共歼、俘敌3379人,其中毙2664人,俘715人。击沉登陆艇3艘,击落敌机2架,缴获轻重机枪128挺、无后坐力炮2门、60炮33门、火箭筒18具和冲锋枪1000余支。毛泽东非常高兴,7月22日特致电参加东山岛作战部队:“此次战斗,我各部队均能按照既定部署顽强抗击及迅速增援,奋勇作战,获得近年来歼灭海上蒋匪的最大战果,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及蒋残匪帮袭扰计划,特电嘉奖。”


微信图片_20240318171227_缩小大小.jpg

▲1953 年7月17日,解放军增援部队穷追猛打,直把敌军逼至湖尾滩头

 

军民同心,彰显人民战争伟力

东山保卫战的胜利,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生动体现。在保卫战中,党和政府始终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广大群众始终全力参战支前。


微信图片_20240318171253_缩小大小.jpg

▲云霄、漳浦、诏安等邻县群众纷纷加入支前大军


东山保卫战的胜利,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英雄本色。面对强敌突袭,公安八十团团长游梅耀本可以实施机动防御方案,将部队安全撤离,但为了更好地保卫东山人民,他毅然选择“固守待援”的战略战术。他说“地方党政机关可以撤出岛,但部队坚守待援”,“我们当兵的,枪一响就溜,还有什么威信可言?老百姓将遭受多大损失,我游梅耀还有什么脸面再见他们?我们当兵的手中枪不就成了烧火棍了吗?我们一定要坚持战斗。”守备200高地的公安八十团一营二连,顽强抗击敌军30多次进攻,始终坚守阵地,战后被授予“东山战斗守备一等功臣连”。扼守八尺门的水兵师一连,面对500多国民党伞兵轮番冲锋,毫不畏惧,从连长王德长到普通民兵都抱着死守的信念,顽强抵抗。当时有一个电话班,是守备部队的总机,所在的村庄被敌人占领了,他们坚持隐蔽起来,一直保持与福州的联系,从而保证了指挥员与战场的电信联系。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重机枪班副班长黄飞龙,为掩护战友安全转移而坚守阵地,当机枪子弹打光时,毅然拉开手榴弹的导火索,冲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五班长张学栋,为拔掉前进路上的“钉子”,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眼而壮烈牺牲。这些英雄连队和功臣模范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东山保卫战的胜利,离不开东山人民的全力支持。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领导组织下,东山人民政治热情高涨,战备观念很强,纷纷订立爱国公约,提出“大家一条心,对敌齐斗争,威武不能屈,收买不了心,海防巩固好,确保东山岛”的口号。工、农、渔、盐民等各阶层人民群众踊跃参加民兵、自卫队和运输队等组织,农民一手拿锄头,一手握枪杆;渔民一手摇桨,一手执刀;干部枪支、公文不离身。人人枕戈待命。全县组织24个武工队,200个支前队,192个担架队、40个救护队、60个宣传队,设立147个固定哨,97个流动哨。划分6个指挥区,10个联防区,开展三次政治清扫,挖掉了敌人的耳目,揪出了敌方暗藏特务,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前线斗争。战斗打响后,东山县委和当地群众给守岛官兵以大力支援。“东山民兵拿枪的拿枪,拿刀的拿刀,勇敢杀敌。有个乡的民兵战斗得只剩下一人,仍然坚持斗争,竟俘敌五人。东山县长谷文昌亲率干部群众为部队送弹药、送水送饭,把负伤的战士抬下火线,虽是大战当前,但阵脚不乱。”特别是在八尺门渡口的后林、大产船工队,不顾敌机的狂轰滥炸,划着小梭船往返八尺门渡口,很好地完成了运送援军和大批作战物资的任务。正因为有东山人民的全力支持,守岛部队才能坚守一天一夜,等待援军进岛,成功实施“固守待援”防御方案,迎来东山保卫战的胜利。


微信图片_20240318171243_缩小大小.jpg

▲东山战斗纪念碑


东山保卫战的胜利,离不开沿海民众的大力支持。战斗打响后,东山岛周边地区的群众为支援解放军入岛作战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福州到泉州、漳州以及广东到东山岛沿线的地方客车货车都按照预定方案,全部支前,运载部队官兵和物资日夜疾驰。短时间内,龙溪地区就动员组织民兵7384人投入护桥护路。并随时准备参战,护送伤员。调集1958副担架,组织担架人员8817人,调集船只555只,船工1826人,调集汽车238辆,同时,还调集了粮油柴等大批物资。离东山岛最近的云霄县,克服一切困难,组织担架、物资,源源不断地供应前线需要。全县出动民工7399人、民兵831人、船工650人、担架1233副、船只109只,供应大米35万多斤、面粉1078包、木柴15万多斤。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的干部群众和民兵,星夜跑步到前线,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英勇顽强地把部队、弹药和支前物资送过八尺门,再把退下火线的伤员抬回大后方治疗护理。诏安县从与广东潮汕地区交界的汾水关至毗邻东山的30多公里地段上,沿途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行动起来。村村设立茶水和伙食供应站,户户烧开水,青年、民兵、妇女热情给过境的解放军指战员送茶水和稀饭,让部队不受渴、不挨饿。沿海群众的拥军行动极大地鼓舞了人民子弟兵的战斗意志。

本文刊发于《百年潮》2024年第2期。《百年潮》是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管、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党史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时政、文史月刊,是反映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最具权威性的杂志。作者:毛立红,中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科研管理处三级调研员,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