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福建省情 > 八闽习俗
迎龙灯
2024-02-26 16:28:08 来源:《福建日报》2024年02月24日 作者:林生钟

“元夕传柑宴,春游满路灯。太平驰宝钥,多稼验丰登。”“簇簇绛云红,星球滚数重。涌来人似海,游出火中龙。”1685年,清康熙朝大田知县叶振甲写下《咏元宵绝句》诗,歌咏当地元宵节夜晚迎板灯龙盛况。

板灯龙也称作板凳龙,即人们在木板上扎制灯盏。每户抬出一节板凳,组成灯的长龙,热热闹闹祈福。2008年,大田板灯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迎板灯龙习俗源自唐朝。《大田县志》记载:“御史中丞范元超为避黄巢之乱客居杭州,又来寓建州,其子范子高典务尤溪县,在丰城乡小田里定居。”一千多年前的尤溪县小田里,就是现在大田县城郊的玉田村。

玉田村的范家祖先为躲避战乱,从中原辗转来到小田村后,建房舍定居了下来。有了安身之所,他们欢欣地舞起板凳,延续着从故乡高平郡带来的龙文化。因为有功于朝廷,皇帝赐范姓先祖迎板灯龙时每节可点三盏灯,其他地方只许点两盏灯。迎板灯龙的习俗随即传播到县内各地,成为春节里全县性保留的文化活动。

板灯龙的由来,起初是作为祭祖或祈雨的一种仪式。据说在很早以前,河里有条龙跃不过河岸,便兴风作浪,致使村民颗粒无收。后来,村里有个经常在河边玩耍的小女孩得知龙的心愿,便和家人一起把龙放在新做的板凳上,帮其越过了河。从此,大田风调雨顺。村民们为了纪念板凳上的龙,就用稻草编成龙状捆在板凳上,舞起板凳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板灯龙制作精巧,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与扎、制、编、糊工艺于一体,融体育、舞蹈为一炉,韵味无穷,深受人们喜爱。

龙头、龙尾由村里的宗亲理事会制作,每年翻新一次,用竹篾扎出支架,再把五颜六色的油纸剪成鳞片裱上,里面点上蜡烛,防风、防雨且透亮。胡须是用五色纸剪裁好粘贴上去的,大龙珠多用会发光的灯泡。糊好后的龙头高过成年男子的头顶,分量沉重,气势威猛,灯板底下再套上齐肩高的木棍,得几个人一起抬着移动。龙尾的灯板较长,尾鳍和龙鳞一应俱全。中间的龙段村民们自制,工艺相对简洁,在长板条上安装几盏开口方形灯,四周糊彩纸,上书“添丁进财”“五谷丰登”“四季平安”等吉祥语。精致的人家将龙段扎成一波三折的柱状体,贴上剪纸图画,插些桃枝或绢花。

三声响铳、三声擂鼓,板灯龙从祖祠出发,后面紧跟着锣鼓队、鼓号队、彩旗队、彩灯牌坊。百米长龙在德高望重者手执龙珠的引导下,做腾、伏、挪、摇等动作,穿行在乡间。所到之处,唢呐和锣鼓声不绝于耳。迎祥纳福要留龙的人家,事先在厅堂祈桌上摆好供品,龙入厅堂拜过房子后,主人要请“龙头酒”,并给扛龙头的人敬茶、分红包。

长长的巨龙此起彼伏,一会儿作“巨龙漫游”,一会儿作“龙头钻阵”,一会儿又作“穿花打旋”……当几条龙迎至开阔处相聚,“穿龙”“跑龙”,上千节龙板疾走穿行,盘旋翻腾,再配以锣鼓唢呐,大有翻江倒海之势,把迎龙活动推向高潮。

迎龙持续到深夜,结束后再回到祖祠。在这个过程中,灯盏烧毁了会被视作喜事,灯谐音“丁”,“出丁”预示可得贵子。观看迎龙的人们则抢拔龙须,民间信奉把拔来的龙须烧给家猪吃,会养得更大。

板灯龙充满能量,迎龙时参与者张扬个性,龙的团队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人们的观念也从过去单纯为个人家族祈福,升华为对国富民强的祝福。

历史上的大田,河流通航困难,范家祖先引来的龙契合了当时的生活经历,用板凳这种简单又简便的方式,记录了艰辛的记忆和中原博大久远的文化。夜幕中,一条金光闪闪的灯龙顺着山脊蜿蜒,在田野里盘旋,舞出一路欢声笑语,舞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龙图腾崇拜也从江河跑到丘陵,从端午走进元宵。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