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福建省情 > 八闽习俗
美好、感恩、善良的泉州尾牙风俗
2024-02-21 16:12:38 来源:泉州党史方志网 作者:

尾牙,流行于闽台之间,与东南沿海盛行的土地神(福德正神)崇拜有关。在泉州,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是民间最普遍供奉的神祇,有“田头田尾土地公”之说,神职是管理一方小地域的安宁和职司财运,性情最是随和,人们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他帮忙。

 在泉州民间,原先一年只庆贺两次土地公生辰:一是二月初二,称田头公生,多由农民祭敬;一是腊月十六,称财神爷生,多由商家祭敬。后来因为四方五路各个角落都有土地公,在各地城隍爷主管下,土地公“迁任”“调任”频繁,遂把上任之日也作为其神诞,即除正月外的每月初二、十六,俗称“做牙”,二月初二称“头牙”,腊月十六称 “尾牙”,并逐渐演化为城乡全民敬祀。

其中,以尾牙尤为隆重,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答谢土地公关照,生意人相信各地土地公能“互通信息”,将甲地财源引向乙地,使他们财源广进。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腊月十六日,商贾皆祭土地神,牲醴极丰。”头家(闽南话中的“老板”)还会在尾牙这天举办酬谢酒宴,犒劳雇工一年的辛苦,闽南有句俗语就叫“一年做透透,就看这一顿”。尾牙是商户一年经营的尾声,也是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3_缩小大小.jpg

至于为什么叫“做牙”,有多种说法。一说是闽南话里“牙”是“个”的意思,做牙即做土地公的第几“个”(次)祭拜。有说是每月祭拜土地公后的菜肴都可以打打牙祭,因此称做牙。还有说法是,古代的买卖介绍人,往往被称作“牙郎”,年底,商人们向牙郎请客致谢并祭祀土地公,就称为做牙。

早年泉州人过尾牙特别隆重,传统供品要有“三牲”(一般是小三牲,即鸡、猪、鱼)、“五果”,喻指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各种供品都准备好后,人们就在土地公神像前加一张长桌,把供品一盘盘依序摆好。桌子最前方摆酒瓶和斟满酒的小酒杯,接下来是“三牲”“五果”,最后才是其他供品。


4_缩小大小.jpg


领头祭拜者通常是家中长者,手持点燃的篾香,向土地公诉说一些祈福的话语,随后一家人一同向土地公鞠躬或跪拜。香的燃烧表示土地公正享用供品,此时家中不允许大声说话或来回走动,尤其不让站在供品正前方。待香燃烧大半后,就可以烧金纸、放鞭炮,直至礼毕。

祭拜过后的供品就可以用来“食尾牙”,许多人家还会准备润饼和刈包作为应节食品。润饼是以润饼皮卷包炒米粉、海蛎煎、三层肉、胡萝卜丝、虎苔、花生末等多种食料,寓意包金包银。刈包就像现今的肉夹包,内里包三层肉、花生末、咸菜等,形似鼓鼓囊囊的钱包,寓意来年有钱花。刈包和润饼菜既是艰难年代不敢多求的伙食改善,又寄托着新一年平安发财的淳朴愿望。

在尾牙这天,商家、地主多会给雇工发奖金红包,明年是否继续雇用也在这天决定,所以有“尾牙无好顿”“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捻嘴须”之说,头家亲自向谁斟头杯酒、请雇工到“大位”上就坐、最后一盘鸡的鸡头朝向谁,都可能是借宴席机会含蓄表达解雇意向,这样菜肴再好当事人也要惴惴不安,无心品尝了。

有些头家会拿掉鸡头或将鸡头朝向自己,让雇工们放心吃饭,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现如今,吃尾牙已逐渐演变为商家年终的重要聚会,总结一年的工作,宣布重要的决定,甚至年终奖都在尾牙宴上发放。

通常,尾牙后到腊月二十二是赶工结账的时段,称“尾期”,所以尾牙的饭吃完还有几天好忙。催债最晚截至除夕午夜,穷人常外出逃债,过夜方回,早年玄妙观年年除夕“搬戏”,负债者去看戏避债,债主知情也不去追讨,民间称之为“避债戏”。

作为年尾最后一次做牙,过了尾牙就象征又平安度过一年,算是一种福气,有“尾牙吃欢喜”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尾牙从最初的祭拜土地公,演化到企业年终对员工的鼓励、慰问,不管形式如何,都是对大家辛劳一年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这种美好、感恩、善良的风俗,也必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