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色雄关何岭关
2024-02-19 14:00:10 来源:《福建日报》2023.8.1 作者:谢忠伟

何岭关地势险峻,囊括何岭古道、何岭古街,是仙游县西北的一道天然屏障,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关隘。自古以来,何岭关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仙游通往福州、永泰、兴泰里等地区的必经之道、兵家必争之地。

何岭街,据县志记载:宋时已有店铺,明清时形成圩集,有几十间土木结构的房屋,一直是兴泰山区人民山货、粮食、海产等贸易集散地,也是仙游通往永泰、福州的交通咽喉,是乡民和商贾来往交易的必经之地。1930年1月底,中共仙游临时县委组织了10多名游击队员,由蔡园、温绍良、戴梦怀等带队,在麦斜村就岭游击队员谢景容等人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捣毁了何岭关税馆,并将民愤极大的税馆头目张盟当场击毙,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仙游县府勾结地方军阀收取苛捐杂税的嚣张气焰。

1947年3月20日,中共闽中特委在长乐玉田广墓农场召开闽中各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传达省委“3·16”指示,并决定组建地下武装,4月以莆仙游击队与福清游击队联合组建了闽中游击纵队(即戴云纵队)。黄国障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罗迎祥任参谋长,林汝南任副政委。何岭关是戴云纵队主要交通线和一道天然屏障。

1947年5月的一天,中共仙游工委副书记欧成龙接到密报,莆田党组织林焕章和林金英带领30多名刚加入的新队员在仙游东乡坝下交通站住宿。由于交通员没按县工委指示办事,提前把游击队员带进交通站,被敌人知道,国民党当局立即召集保安队、便衣队共100多人对游击队员进行包围。欧成龙马上召集仙游工委领导商量对策,研究应急方案,并趁着夜色把队员转移至交通站对面的田野里,借着麦丛掩护。国民党在附近搜索近一个小时无果而撤退,欧成龙马上带领游击队员迅速转移,沿着何岭古道把队员撤离至何岭街并就地休整。

一场惊险的撤离,使何岭关又一次成了游击队的避险处。最后游击队在何岭街休整一夜,第二天经南兴村南湖寺,最终到达上湖底与戴云纵队会师。

1947年7月初,戴云纵队在南安诗山村的山门遭遇国民党保安队以及南安、安溪等自卫队1000多人的包围,游击队腹背受敌。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参谋长罗迎祥带领警卫班负责阻击敌人,在掩护主力撤退战斗中壮烈牺牲。突围出来的游击队被敌人冲散了,其中游击队主力由黄国璋、林汝南带领撤回仙游,并在何岭街稍作休整,由罗迎祥胞弟罗迎怀负责生活保障。由于何岭街一带当时情况比较复杂,为了保护队伍,又把队伍转移到湖亭村龙屺寺隐蔽。当地群众为了保护游击队,把自己的衣服给游击队员换上,最后游击队安全撤离回常太根据地。

1949年2月,中共仙游工委成立,7月工委迁到钟山三角埕,因被敌人发现,随后转入麦斜村马铺新楼仔。其工作的重心在于把兴泰里与仙游城区游击连成一片,为南下人民解放军入仙筹粮支前做好准备工作。

7月,为夺取兴泰山区革命胜利,闽中游击队向驻守在何岭街的国民党部队发起总攻。经过激烈战斗,国民党军队败退至何岭下。8月12日,国民党仙游当局不甘心失败,又派陈维金部200多人进攻仙游工委会及游击队驻地,陈部偷偷逼近何岭关,将游击队包围,游击队奋起反击,因寡不敌众,只得凭借何岭关险峻的有利地形迅速转移。陈部把队伍开进何岭街大肆烧杀掠夺,群众被捕20余人。因转移及时,游击队毫发无伤,却丢了长枪5枝、短枪1把,此时南下人民解放军已进入古邑,敌怕被围歼,匆忙窜回仙游县城。

8月23日,中共仙游工委通知各区游击队向城区逼近,8月25日驻守在龙屺院的仙游游击分队从何岭关挥师南下,在仙游县城与其他游击队会合解放仙游城。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