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春秋 > 宋元明清
《朱子家训》中的修身齐家思想
2021-11-16 10:14:54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降瑞峰

《朱子家训》是思想家朱熹晚年写给族内同人的一篇短文。全文只有300多字,简洁明快,力透纸背。朱熹将其一生总结提炼的理学精华融入其中,并用通俗的语言作了阐释和说明。从家族的世代兴旺和国家的长期繁荣着眼,就家国、言行、情理等提出了明确的伦理规范。可以说,《朱子家训》讲清了人与族群、人与国家、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

《朱子家训》的精神内涵:忠孝和谐、修身报国

古代中国是家国一体,家和万事兴既是家庭的基本美德,也是国泰民安的实践要求。家训,历来都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但《朱子家训》不同于一般家训的特点有三:一是格局高,讲家庭不忘国家,寓小于大。二是眼界宽,表面讲人情世俗,背后有天地人,也有君亲师。三是思想深,家训里的字是常用字,话是平实的乡里乡言,但思想的程式、篇章的逻辑是理学。《朱子家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家国同理,认为家庭和睦,忠孝为先。朱子注重“礼”,讲社会分工,重家庭秩序,强调忠孝一体、长治久安。《朱子家训》开篇就从国家之理、家族之道、个人行为讲了家庭角色的扮演,“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家训通过给不同的人区分角色,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这也是古代治国治家的基本规矩和成熟经验。只要大家各安其本分、各尽其职责,就可以家国同治。朱熹正是通过强调职权相符、身份匹配,构建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的一幅家族理想图景。

二是和谐为本,强调诚信友善,敬天爱人。人际和谐、家庭和睦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朱子家训》特别重视家族中不同关系的维系和保持。家训里讲:“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另外,家训里还对如何处理不同的关系作了规定。比如,对于长辈,要以礼相待,“见老者,敬之”。对于晚辈,要亲之爱之,“见幼者,爱之”。同时,家训里并没有简单地以家庭准则或道德秩序来机械地套用和谐与友爱,而是强调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认知是非、吸取教训,以个人的行动来调整人际关系,把不和谐的因素转变为和谐。

三是修身重德,要求种德积善,成就自身。朱熹在一生中广交友、重情义,只要是有德行、善修养的人,都能视为知己。比如,他在担任浙东提举时官居五品,当时还是平头百姓的陈亮找他辩论“王霸义利”。朱熹并没有因为陈亮是个老百姓而疏远他,反而非常欣赏他的才学和德行,结为挚友。这种推崇道德、看重修养的理念也体现在朱子写给同族的家训中。《朱子家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再提醒族人要严格恪守善恶的标准,遵守做人的底线。做到“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四是读书治家,重视家庭教育,知行合一。朱熹是古代有名的大教育家,一生重视读书明理,《朱子家训》里专门用一节来讲读书。首先讲读书的重要性。“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在朱熹看来,只有饱读诗书,深明礼义,才能提高个体的修养;对家族而言,只有注重读书传家,讲究斯文,才有可能传之后世而不失家风。其次是读书的要领。作为一个教育家,朱熹很注重总结读书的经验,梳理家族的规范。他曾先后研究和编纂了《古今家祭礼》《祭礼》《家礼》等传统礼仪规范,劝勉大家将读书作为起家之本。同时,他还总结了读书的方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再次是知行合一。朱熹在教育方面非常注重实践,《朱子家训》既强调读典籍,遍览诗书,也强调要用情用心,多教育多体恤。

通览全篇,朱熹不只是站在一家一族的立场来教育后辈,而是借“家训”的结构,道出了治家治国的道理。《朱子家训》里清晰地勾画了“遵礼”的必要性,讲到:“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遵从天理,遵守礼仪的人,天也会眷顾。另一方面,《朱子家训》里也强调,这些道理是做人成事的基本规则,并不高远,而是“日用常行之道”,就像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要谨言慎行,在世一日,就应该遵守一天,不可有偏离和妄想。

《朱子家训》的当代启示:弘扬优秀家风,汲取治理经验

《朱子家训》历经千年,今天仍被广泛传播,根本原因在于家训的内容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念,符合人们追求美好、渴求幸福、祈求完善的良好愿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学习《朱子家训》中的有益经验,推动家风建设明德向善。

一要有家国情怀,忠于祖国、热爱家庭。中国古代传统以家庭为本位,将个人的成就与国家的兴衰通过家庭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制度安排经过漫长的文化浸润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就今天而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朱子家训》从国家、家族、个人三个层面,讲清了个人发展、家族兴旺和国家富强的根本在于家庭的向心力和国家的凝聚力;阐明了忠于国家、维护家庭的重要性。对领导干部而言,学习《朱子家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热爱祖国,将个人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广阔的舞台发挥好个人的才智,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推动国家的强盛。

二要有高洁修养,以身作则、清廉治家。朱熹在家训中辩证地处理了“天人”“义利”“善恶”“公私”等几种重要关系,给出明确的提示和劝诫。这种处理方式综合了古代中国的治国治家的优秀智慧,在今天仍富有启迪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时刻不忘修身奋进。要将“为人民服务”的“大义”放在首位,不去计较个人的蝇头小利,更不能夺取“不义之财”。要以党纪国法为准绳,分清是与非、辨清公与私,不以私法治家,更不能以私利祸国。同时,要心存善念、多做利国利民的善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三要有良好家风,勤读好书、言传身教。朱熹的后人,有大成就者众多,与朱氏家族注重家风、提倡耕读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家风家规、家庭教育对个人和家庭影响较大,建设好的家风极为重要,也很有必要。一是强调读书明理。党政干部首先要带头读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定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又要推荐家人多阅读、勤思考。其次要广闻博览,读古今中外的优秀图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做到言传身教。要像朱熹一样,以一言一行激励家人,严格约束自己和家人的言行,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构建和谐的家庭,营造良好的家风。

良好的家风看似家庭私事,实际上也是公序良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朱子家训》所言,我们只有像吃饭穿衣一样,守好用好这一“日用常行之道”,才有可能与千千万万个家庭一道,实现我们的家国理想,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