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践行新理念 谱写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2018-11-29 10:19:00 来源: 作者: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福建省和漳州市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和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同心勠力,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有效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坚持规划先行,发展思路全面提升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持续“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一个中心、两大城镇组群、两大发展带、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整合发展载体,加快规划建设四大经济增长极,到2016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074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47.5%。古雷列入全国七大石化基地,实施整岛搬迁,近4万名群众搬迁、262.5万平方米房屋拆迁、9.31万亩收海、2.1万亩征地平稳完成并封关运行,古雷石化园区获评“中国化工潜力园区十强”。漳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规划提升工程,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5290亩土地列为中心城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范围;编制完成5个城市设计(覆盖面积60平方公里)、6项专项规划、2个省级“多规合一”试点。开展新一批市政线网“六千工程”,建成城区停车楼(场)38个。推动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园区承载能力增强。


紧抓第一要务,综合实力显著跃升

五年来,漳州精准施策稳增长,坚定不移抓发展,经济总量稳步扩大,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012.92亿元,2016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3125.34亿元,总量是2012年的1.6倍。其中,20142016年,连续三年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提前实现比2012年翻一番以上。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287.68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64亿元,是2012年的1.4倍。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63.48亿元,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18.08亿元,增长1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04亿元,增长8.7%。实施项目带动,突出“八大重点领域”投资,2012-2016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95.71亿元,是2007-2011年间总和的3.7倍。当前,厦漳跨海大桥、九龙江大桥等重要桥梁已投入使用,沿海大通道(漳浦段)建成通车,古雷30万吨级码头、漳州开发区8-10#万吨级码头基本建成,漳州核电、厦漳同城大道、南江滨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推进工业从提速发展到跨越转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成为继泉州、福州和厦门之后第四个规模工业产值超5000亿元的设区市。新增上市企业2家,实现民企A股主板上市“零”的突破。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城市”。现代农业巩固提升,形成了“一县一品”的农业产业体系,全市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中国食品名城、中国温泉之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城市”等称号。


敢于先行先试,发展活力持续焕发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突破,成为全国唯一的林地使用占补平衡改革试点市,率先复制自贸区政策,行政审批事项保持全省最少,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加强资本运作,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十大国有集团,2015年底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244亿元,是2010年的7.3倍。创新创业不断深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全社会研发投入都是2010年的3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展现新气象。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取得突破,“会审制”改革、商务110、国地税联合办税、“即报即放”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方式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在全国首创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四检合一”,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台商投资区保税物流中心(B)正式获批设立,漳州市成为第四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成立供给侧改革服务中心、台胞台商服务中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荣获“2017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称号。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20122016年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8.2亿美元、外贸出口357.9亿美元,被列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和优势持续跃升。2017年,外贸出口512.6亿元,增长7.1%,实际利用外资12.17亿美元,增长4.6%


致力统筹协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坚持“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定位,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市区建成区规模扩大、品质提升,中心城区规划面积从250平方公里扩大到2016年的68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由85.1平方公里增加到108.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五年提高8.1个百分点。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2016年末,全市高速通车总里程达587公里,是2012年末的2.2倍,“两纵两横五联”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形成,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卓有成效,2016年,全市共实施生态环境建设项目353个,累计完成投资314.8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83.8亿元)的171.3%。森林覆盖率63.7%,居全省沿海设区市首位。碧湖生态园、郊野公园、芝山公园和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示范段等一批“闽南风、漳州味”凸显的生态产品陆续建成,中心城区“五湖四海”、南山水岸、“双百”绿化工程、圆山林下生态园等一批“生态+”先行示范项目有效实施,“一城花海半城湖”独特风光初步形成。全面加强城乡环境整治,首部实体性法规《市容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若干规定》出台,市区生活垃圾清洁直运全面开展;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县,建设美丽乡村475个,“三质”水平持续好转,完成国土绿化20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0.2万亩。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山区沿海联动发展,主动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与潮州联手规划建设闽粤经济合作区,援藏、援疆、援宁对口支援工作有效开展。


注重以人为本,民生事业稳步发展

五年来,漳州市不断强化“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投入补短板,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2016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人数分别比2012年增加11.9811.9525.4415.9611.57万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建立市县两级扶贫开发基金,实施造福工程搬迁11.3万人,8.43万人实现脱贫,农村贫困无房户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2017年推广平和“养鸡生蛋”工程,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2.28万人、79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22016年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4%12.3%2017年增加城镇就业4.8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9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68元,增长8.8%。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截至2017年共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近11万套。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到2016年底,每千人病床位数和卫技人员数分别从2.28张、2.45人提高到4.11张、4.63人。2017年又新增医院床位1031张、卫技人员1089名,新建57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1.34万个、中小学学位6989个。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艺术馆、规划展示馆基本建成,圆山文化中心基本形成,成功承办第十五届省运会、第九届省老健会;芗剧《保婴记》、小说《援疆干部》和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获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平安漳州”建设深入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综治工作考评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15年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称号。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突出从严治党,发展合力不断增强

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执行《准则》《条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丰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坚决反对“四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大力整治“庸懒散拖”。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选人用人公信度、满意率持续提升。特别在市委“一线考察干部工作法”引导下,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明显提升。全面推行村主干职业化管理,村主干薪酬和村级经费纳入财政保障,入选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天福集团党委荣获全国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作风建设持续深化,大力弘扬“漳州五种精神”,树立“全国时代楷模”黄志丽、“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刘龙清等先进典型。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实行“两个责任”清单管理,实施信访举报件办理“零暂存”和干部廉政谈话提醒制度,严肃查办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依法治市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圆满完成。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能力持续增强,人大、政府、政协工作富有成效,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日益壮大,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呈现出班子团结、和谐稳定、动力增强、心齐劲足的良好态势。

经验昭示未来,成就催人奋进。今日的漳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借助党的十九大的东风,乘风破浪,以昂扬步伐迈向新台阶。


(执笔:曾一石江细珍)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