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成果展示
福建的剿匪斗争
2017-07-11 15:40:00 来源: 作者:游 思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弯曲漫长,内陆山脉纵横交错,山高林密,历史上多有盗匪。民国以后,各种土匪和封建武装更形成割据,互相侵夺。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福建境内约有土匪5万余人[1],但随着福建各地的陆续解放,又有大批国民党军散兵游勇和地方反革命分子上山加入土匪的队伍。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的土匪,从性质上说,主要分为三种,一为政治性的,是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前,有计划、有组织地布置留下的土匪,如“突击军”“人民反共救国军”“海上保安纵队”等均为国民党军统、中统特务控制;二为封建恶霸地方实力派所掌握的地主、土匪武装,如刘子宽、严正、林德龙等股匪,其头子都是当地封建恶霸,有的为匪三五十年,他们长期鱼肉人民,拥有大量家产田地,在当地号称土皇帝;三为历史悠久的惯匪,主要由一些无业游民、流氓及部分在旧社会无法生存、被迫铤而走险者所组成,专以抢劫谋生的职业土匪。这三种土匪,在政治上都是反动的。但他们也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既互相利用,又互相排挤。如第一种与第二种土匪虽然政治反动、压迫人民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严重的经济利益矛盾。第三种职业土匪,有一定的独立性,有的也反对国民党及其地主武装。但这三种土匪,在解放军打击下,为了保护各自利益的需要,互相依存,特别是国民党特务不断派遣人员以封官加爵、收买利诱等方法进行瓦解、控制,大部分职业经济土匪被收罗过去。1950年上半年,国民党把福建境内的土匪统一组织,番号为“福建游击军区”,由驻金门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胡琏兼任司令,黄炳炎为副司令;沿海“海上保安”系统改为“海上突击军”,派高级特务、政治土匪为骨干,加以控制,执行国民党的所谓“游击计划之作战方针”,完全成为政治性的反革命武装[2]。这些土匪烧、杀、抢、掠,破坏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武装袭击县、区、乡人民政府机构,袭击解放军和地方武装,千方百计地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危害十分严重。

1949年下半年,随着全省各大中城市及广大农村的陆续解放,福建各地土匪、国民党败军的散兵游勇、特务等的反革命活动对“解放福建、接管福建”进程的严重威胁日益突显出来。中共福建省委和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对此十分重视。早在入闽之初,即以八十四师二五二团、八十七师二六一团(各缺1个营)在闽北地区担任剿匪任务。[3]福州战役刚刚胜利结束,中共福建省委就印发了《清剿匪特的指示及经验》,传达中共中央华东局1949年8月关于剿匪工作的指示,并详细介绍有关部队剿匪工作从实际出发,宣传、组织群众,对土匪实行政治攻势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六条经验。9月,张鼎丞代表中共福建省委提出了当前工作的10项基本任务,第一项就强调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集中力量做好支前工作,彻底消灭国民党军队和土匪,解放福建,并为解放台湾而斗争”[4]。省委认为,福建当前土匪、散兵游勇、特务等反革命活动十分猖獗,他们和当地封建势力相勾结,经常杀害我工作干部,抢劫民财,袭击交通要道,破坏交通、通讯设施,土匪已成为当前工作的最大障碍。省委决定,在厦门战役后,以全面开展剿匪为中心任务,迅速开展福建军区的实际工作。[5]10月,厦门解放。省委、十兵团、福建军区又以三十一军侦察营和八十三师、九十一师、九十二师、九十三师各一部及沿海军分区的三个警备团,共约7个团的兵力投入剿匪,重点打击主要交通线两侧和重要产粮区内的土匪。[6]11月19日,省委发出的《关于剿匪问题的指示》指出,我们已取得的胜利为以后建设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但全省乡村政权,实际上还掌握在封建地主阶级及保甲长之手,各地股匪总计有4万人左右,经常破坏、阻碍我政府法令的推行与贯彻,因此,肃清匪特依然是全省党政军民当前的中心任务。省委确定,剿匪的基本方针是“军事政治双管齐下”,斗争的策略是“争取多数,打击少数”,利用矛盾、各个击破,以政治分化瓦解为主,结合军事打击,并要求必须正确执行“首要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7]进一步推动剿匪斗争。至年底,全省共歼灭土匪15438名,内有“反共救国军”司令叶金泰、“闽赣边区指挥部”总指挥李鉴、“华南反共救国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张振闽等大队长以上匪首33名,缴获各种武器6372件。[8]

1949年12月11—23日,中共福建省委扩大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福建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提出1950年中心任务是“消灭残余敌人,放手发动群众,彻底解放福建,建设福建”,要求“春夏两季,消灭成股的土匪,秋冬两季普遍消灭特务、土匪”。[9]这时,全省尚有土匪240余股(含海匪3股),拥有长枪2.77万支,机枪300余挺,分布于已解放的各县边界山区,并控制着光泽、建宁、泰宁、将乐、永安、三元(今三明)等县城和部分沿海岛屿。[10]会后,福建军区决定抽调第八十三师(欠二四八团)、第八十四师、第八十七师、第九十一师二七二团及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军侦察营等近10个主力团兵力,协同各军分区警备团及县区武装开展剿匪。首先肃清上饶至南平公路两侧及闽江中游沿岸之股匪确保交通安全,保障军运;同时解放尚为股匪占据的县城,控制城镇和产粮区;尔后,消灭边缘地区的股匪,普遍建立基层政权,为转入全面清剿作准备。

1950年1月,剿匪行动全面展开,二十八军所属一个师又两个团及军直三个营进驻闽北、闽东地区;二十九军一个师及三十一军一个团又一个营分赴闽西、闽南各地。1—2月,八十四师一部与江西剿匪部队先后解放了土匪占据的将乐、建宁、泰宁、光泽等县城,八十七师一部先后解放了永安、三元等县城,各歼匪一部。二五二团一部以崇安为中心,分布于分水关至建阳公路沿线,担负清剿土匪“中华民族自救军闽北总指挥”刘午波部及护路任务。至3月底,全省共歼匪10884名,毙、俘刘午波、“闽赣边区”司令周尚志、“人民自卫军闽北前线突击第二师”师长廖英明、“平(和)诏(安)云(霄)三县联防”司令胡玉光等重要匪首32名,迫使盘踞城镇的土匪化股流窜于偏僻山区。3—4月,福建军区从主力部队中抽调800名干部和27个建制连,编入各军分区地方武装,并要求各地在建立基层政权的同时,组织民兵队伍,配合部队剿匪作战。4—7月,全省共歼匪9943人,其中大队长以上匪首72名,击毙匪“闽浙赣突击支队”副司令胥澄治,俘虏匪“闽粤反共自卫突击队”副司令李永清、“十二兵团漳泉游击指挥部”副指挥黄士亮等重要匪首。至此,全省经一年时间的清剿,累计歼匪36265名,缴获各式武器17288件。[11]全省各地土匪已被歼一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主要股匪仍未受到歼灭性打击,各地匪势仍很嚣张。

1950年下半年,全省剿匪斗争进入了“重点清剿、面上坚持”的新阶段。在中共福建省委领导下,福建军区在全省10个重点清剿区,以第三十二军大部和第二十四、第二十九、第三十一军各一部,共约12个主力团的兵力,加上各军分区警备团,担任重点清剿;在重点清剿区之外,由各军分区组织剿匪委员会,统一领导各种剿匪力量,坚持面上的清剿。8月,各部队进驻重点清剿区,经过短期思想整顿,随即全面展开行动。与此同时,省委鉴于前一阶段剿匪斗争中,基层干部和群众出于对土匪的仇恨,出现了乱打乱杀土匪的现象,发出《关于处理土匪问题的指示》,要求各地必须切实掌握宽大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原则。除重大罪犯的土匪要判刑外,都应经过一定时期的管制教育改造,对一般土匪要采取教育改造为主结合具体审查的处理办法。[12]《指示》还将批准杀人权收归到省一级,判徒刑权收归到专署。剿匪行动展开后,二八五团侦悉匪“闽浙赣前线突击司令部第三师”刘道明部隐蔽活动于仙山、乌老山区(松溪西南),即组织五个连兵力,于9月1日开始进剿,经15天的合围和搜剿,歼灭刘匪之三一五、三一六、三一七团各一部,共六个多连。二一六团在尤溪,首先以优势兵力合围并摧毁匪巢,然后开展政治攻势和军事搜剿,自9月1日至10月15日,歼匪906名,迫使该地匪县长兼总队长洪钟元等出来投降。二八三团于10月5日得悉匪“突击暂编第四师”郑长吉部活动于建瓯犁山地区,即组织8个连奔袭70公里,经7昼夜包围封锁和反复搜剿,全歼该匪部。继又在建瓯莲花山围歼该师郑长舆部。先后歼灭其师部及所属之一部,活捉少将师长郑长吉、上校副师长郑长舆。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叶克守指挥第二六○团和五分区警备团以及德化、仙游、永春等县地方武装与民兵,围剿匪“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闽南军区”副指挥兼“闽中纵队”司令刘子宽部。二六○团在荒山野岭忍饥熬寒,连续搜剿刘子宽残部达27天之久。10月19日14时,该团三营勤杂人员十几个人到永春湖洋庵坑山砍柴,发现草丛里藏着人,迅即向营部报告。三营立即组织所属搜捕。营部供给员陈荣在搜索中发现一土匪企图逃走,当即向其开枪,该匪吓得举起双手,陈荣纵身向前将其擒获。该匪就是作恶多端的匪首刘子宽。至此,匪“闽中纵队”全部被歼。永春、德化、仙游等地人民欢呼解放军为人民除了一大害。第八军分区司令员王胜指挥第二五九团和上杭、武平、永定县县大队、区中队及民兵,于10月间在上杭皇庆山和闽赣边界的王杭山、南山,连续进行四次围剿,毙俘匪“中国人民自由军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部”第十三纵队司令林汉祥、第十四纵队政治委员蒋德平以下300余人。

在军事清剿的同时,加强了对土匪的政治攻势,取得很大成绩。二八八团采取合击猛扑,结合驻剿挖根,开展政治攻势,在9月的20天就歼匪226名。南平地区的土匪陈差贤在解放军的军事压力与政治攻势下,打死大队长林保才,率领25名匪众投降。10月,全省歼匪4137名,其中投降、自新的2211名,占一半多。

10月至12月,二十四军、三十二军(除九十六师外)陆续北调离闽。福建军区又抽调八十二师和九十二师2个团、八十六师1个团和八十五师二五三团参加剿匪。

重点清剿区的土匪遭到打击之后,即化整为零,向包围圈外流窜。因而出现了土匪时集时散,与地方武装展开拉锯战的现象。剿匪部队随即转为采取猛打穷追与驻剿挖根、重点清剿与联防会剿相结合的办法,同样取得了重大成果。8月至11月,全省共歼匪14281名,其中大队长以上匪首248名,缴获各种武器5041件。[13]10个重点清剿区股匪大部被歼,重要匪首如刘子宽、郑长吉、佟振洲(“漳厦游击纵队”少将司令)、陈昂(国民党军闽北师管区少将司令)等被活捉或被击毙。特别是土匪控制区内的群众已广泛发动起来,使残余股匪日益孤立。

1950年11月,由于美国扩大侵朝战争,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17日,毛泽东就加强华东军区领导和做好剿匪工作问题,致电华东局陈毅、饶漱石。其中对闽浙两省的剿匪、土改工作做了明确的指示。11月18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对执行毛泽东指示给福建省委发文,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我提议从现在起,和广泛展开土地改革工作相配合(福建必须迅速实行土改),限六个月内剿灭一切成股土匪,责成叶飞鼎丞全力以赴,做出成绩。只要福建的土匪消灭,土改完成,即令蒋介石登陆进犯,也是容易对付的”。[14]华东局要求福建省委迅即按照毛泽东主席所指示的方针布置工作,并将计划上报。19日,省委就贯彻执行毛泽东主席关于闽浙剿匪、土改工作的指示向饶漱石、陈毅并中共中央华东局、毛泽东主席作出报告。报告说,省委完全拥护毛泽东主席及华东局的指示,决定本月25日召开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会议进行布置。争取明春前消灭全省股匪;土改分两步完成,除闽侯专区7个县及其他6个专署各完成1至2个县的土改完全按土改法进行外,每个专署尚可扩大2至4个县先解决地主阶级的土地及其控制的公田,其他问题在春耕后夏收前加以解决。此外尚有30%的地区则加紧剿匪反霸、减租和发展地方武装等工作,做好土改准备工作。省委、军区将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组,把剿匪与土改结合起来开展工作,加紧镇压反革命。21日,中共中央华东局电复:福建省委并报中共中央,同意省委的报告。22日,毛泽东主席批转了福建省委的报告,并指出:“在时局紧张的情况下,必须限期剿没股匪,加速进行土改,发展地方武装和坚决镇压反革命活动,我党我军才能取得主动,否则有陷入被动的危险。”肯定了福建省委重新布置工作,将土改与剿匪相结合,扩大土改县数的做法。要求和福建同样解放较晚、土匪甚多而尚未肃清的省份加以研究、仿行。[15]

11月26日至30日,中共福建省委在福州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毛泽东对福建剿匪、土改工作的紧急指示。会议根据张鼎丞、叶飞的报告,经过讨论,通过了《关于加紧剿匪及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决议》。决定剿匪、土改、肃特三项工作齐头并进,结合进行。要求于1951年5月底前肃清全省残余股匪、镇压反革命;于今冬开始在全省60%以上地区进行土改;壮大地方武装,要求在1951年5月底发展3.3万人,达到6万人,同时大力发展民兵组织。

会后,福建军区与浙江、江西、广东军区组织了6个省与省、军分区与军分区的联防会剿区;集中5个师(第八十二、第八十七、第九十一、第九十六师和第八十三师二四八团、第八十五师二五三团及第十兵团工兵团等)兵力进剿股匪,另以3个师担任海防和进剿海匪,切断海陆土匪之间的联系;从部队中抽调9280名干部和老战士,组成一支强大的工作队,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下,参加地方土改、剿匪和镇压反革命工作。

参加剿匪的部队接到命令后迅速展开,在各自的区域内寻歼股匪。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二五三团在第八军分区警备团一部配合下,在连城清风山区,歼灭匪“中国人民自由军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唐宗所部近400名,缴获步枪100余支、土炮20余门。12月3日凌晨,唐宗饥饿难忍,只身下山至章坑岭下,企图越过封锁线时被二五三团一连战士刘万金、查仲家活捉。这次战斗受到福建军区的通令嘉奖。二五三团在副团长王健行、副政委张茂勋率领下,3个多月内不仅歼灭土匪2037人,摧毁了连城30多年的土匪老巢,而且在参加土改、镇反、建立地方武装、改造基层政权方面,也取得突出成绩,多次获得福建军区通令嘉奖,并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12月2日至20日,二六一团在清流县地方武装配合下,于江坊、长校、四堡围剿唐宗匪部主力第三十六纵队,歼其纵队参谋长江正清以下236人,一部溃散。唐宗被擒后,国民党军统局驻闽南特派员康明深于1951年1月11日在漳平县新桥召开8县匪首会议,成立“福建省反共救国军统一行动委员会”,统一指挥5个纵队、1个总队共1200余名土匪,继续负隅顽抗。第八(龙岩)军分区奉命指挥第二五九团(欠三营)、二五三团三营和永春、大田县大队各2个连,以及当地区中队、民兵,围剿康部。于1月中下旬间奔袭新桥、德厚等地,毙俘“统一行动委员会”副主任张景清(俘)以下300余人。

1951年1月,福建军区会同浙江、江西有关地区,组织了三省边界地区联防会剿,消灭了流窜在边界地区的股匪。二八七团于12日侦悉匪“中国人民自由军闽赣边总指挥部”中将司令严正逃窜到泰宁西南的举凤山区,立即组织6个连兵力进剿。泰宁弋口乡民兵积极主动配合,于15日活捉了在闽北为非作歹数十年的土匪头子严正。二八七团和弋口乡民兵均得到福建军区的通令嘉奖。这个月,全省歼匪4741名,其中大队长以上匪首194人,创剿匪以来月计最高纪录。第三、第四军分区的辖区内,土匪较少,股匪已基本肃清。毛泽东主席于2月26日致电福建军区叶飞等领导人:“一月份福建剿匪简报,已收到阅悉。剿匪成绩甚大,极慰。望继续不懈,坚持到底,于三月底以前肃清福建一切股匪。如那时尚有残匪未清,仍须以地方武装及民兵继续坚持清捕,直至完全消灭匪众为止。在清匪斗争中,对于一切为民众痛恨的匪首、惯匪及恶霸,必须在人民同意下,坚决迅速地处以死刑,是为至要。”[16]华东军区也于2月28日通电表扬,并要求华东各省研究参考福建的剿匪经验。

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不断打击下,以及全省土改、镇反的展开,使土匪无法再成股活动。许多股匪遂化整为零,化匪为民,就地分散隐蔽,匪首则潜藏深山,等待时机。剿匪部队采取以分散对分散的手段,驻剿、搜剿土匪。同时充分发挥地方武装和民兵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村村联防,查户口,设路卡,断匪粮,挖耳目,断绝土匪与外界的联系,继续掀起清剿高潮。2月份,全省又歼匪5665人,其中大队长以上匪首236名。全省已有47个县基本肃清股匪。毛泽东主席于4月1日再次致电福建军区领导人,对福建剿匪工作表示嘉勉:“你们在一二月消灭股匪万余,成绩甚大,极为欣慰。尚望继续努力,消灭一切残匪。只要消灭了土匪,镇压了反革命分子,在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土改,厦门平潭的防御工事又做好了,福建的形势就改变了,台匪如敢进攻,你们就有完全的胜利把握了。”[17]

3月,福建军民接到毛泽东和华东军区嘉勉电后,剿匪热情空前高涨。剿匪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先后全歼匪“闽浙赣前线突击司令部暂编第三师”、“闽南军区漳州军分区”等部,击毙匪“福建游击军区闽西南边区指挥部”指挥官黄雨定、“闽南军区泉州纵队”指挥官王樵,活捉匪“中国人民反共救国突击军第六纵队”中将司令朱树堂、“特击第三师”少将师长吴金荣、“中国人民自由军闽粤赣边总司令部”第一纵队司令罗伯盛等重要匪首。

至1951年3月,在4个月里,全省歼匪18277名(其中大队长以上匪首762名),其中投降、自新者8179人,占45%,缴获各种武器8456件。[18]为此,华东军政委员会特致电嘉勉福建军民。福建军区司令部向全省军民发表公告:全省股匪已告基本肃清,胜利地实现了毛泽东主席限期肃清全省一切股匪的要求。剿匪作战的胜利,巩固了本省基层人民政权,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1951年4月,中共福建省委扩大会议在福州召开。叶飞作《关于春季剿匪成绩与今后剿匪方针的报告》,指出福建的股匪已化整为零,基本消灭,今后的方针是转入肃清散匪、潜匪、进剿海匪,结合镇压反革命及摧毁其地下组织,以达到彻底根绝匪患的目的。会后,福建的剿匪斗争由大规模的围剿股匪,转入彻底肃清散匪的新阶段。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福建军区对剿匪工作做了重新部署,参加剿匪的大部野战军集结备战,留下第八十七师,第九十六师之第二八六、第二八七团和第八十二师第二四五团等,共5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继续剿匪,除坚持德化、大田、永春、漳平、尤溪、永泰、永安、仙游8县联防会剿外,新组织了龙岩、永安、瑞金(属江西)3个军分区接合部,以长汀为中心的5县联防会剿,并组织了部分地区之县与县的小型联防会剿。剿匪部队贯彻“以清匪支持土改,以土改根绝匪患”的指导方针,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直接参加土改、镇反和群众工作。由于清匪运动的普遍开展,残匪相继被歼,参加剿匪的野战军从5月上旬开始,逐步集结休整,到9月全部集结完毕。肃清残匪的任务转到以地方武装、公安部门和民兵为主,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自县至村均成立党政军民一体的清匪委员会(沿海地区称海防清匪委员会)。从4月至12月,全省歼匪3739名,其中大队长以上匪首350名。1952年,全省歼灭散匪444名。1953年又歼灭散匪222名,全省散匪基本肃清。尚余200余名潜伏散匪,于1954年至1956年底也被彻底肃清。[19]

福建党政军民从1949年8月至1956年底,经过四个阶段的英勇斗争,歼灭土匪73450人,其中中将以下、大队长以上匪首1670人,缴获各种武器33145件,[20]完成了彻底解放福建大陆的历史使命,并在斗争中发展地方武装,壮大民兵队伍,完成基层政权建设、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任务,为巩固海防、建设新福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福建地处海防前线,剿灭土匪成为巩固海防的首要任务;又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台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加紧窜扰大陆沿海地区,台海形势十分紧张,所以毛泽东提出福建在加紧剿灭土匪的同时,提前进行土改,土改与剿匪齐头并进,以迅速取得福建的稳定局势,防止美蒋反动派趁朝鲜战争爆发之机,大举进犯福建。中共福建省委在领导剿匪斗争过程中,坚决贯彻毛泽东的指示,在剿匪形势相对较好的地区,立即展开土改,从而深入地发动了群众,反过来又促进了剿匪斗争取得更快更大的胜利。解放初期,中共福建省委将剿匪与土改相结合,成为福建不同于其他新、老解放区的一个特点。[21]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1]  福建军区、第十兵团司令部:《1950年之剿匪总结》,1951年3月18日;福建军区、第十兵团情报处:《闽省匪情演变总结》,1951年6月15日。

[2] 华东区福州军区司令部:《匪情综合》,1950年9月。

[3] 福建军区司令部:《一九四九年八月至十二月剿匪工作总结》,1950年3月23日。

[4] 张鼎丞:《我们做了什么,还要加紧做什么?》,1949年9月17日。

[5] 张鼎丞:《关于大力开展剿匪及建设福建军区工作的意见》,1949年10月12日。

[6] 福建军区司令部:《1949年8月至12月剿匪工作总结》,1950年3月23日。

[7]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剿匪问题的指示》,1949年11月19日。

[8] 福建军区司令部:《1949年8月至12月剿匪工作总结》,1950年3月23日。

[9] 《中共福建省委扩大会议关于目前福建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议》,1949年11月23日。

[10] 福建军区、第十兵团司令部:《1950年之剿匪总结》;福建军区司令部《剿匪计划》,1950年1月6日。

[11] 福建军区、第十兵团司令部:《(一九)五〇年至五二剿匪及匪情整理资料》,第57页。

[12]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处理土匪问题的指示》,1950年8月12日。

[13] 福建军区、第十兵团司令部:《进军福建以来剿匪战绩统计表》,《(一九)五○年至五二年剿匪及匪情整理资料》,第57页。

[14]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69页。

[15]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80页。

[16]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1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页。

[18] 福建军区、第十兵团司令部:《进军福建以来剿匪战绩统计表》,《(一九)五〇年至五二年剿匪及匪情整理资料》,第57页。

[19]  福建军区、第十兵团司令部:《进军福建以来剿匪战绩统计表》,《(一九)五〇年至五二年剿匪及匪情整理资料》,第57页;福州军区司令部作战处:《福建解放以来大陆剿匪战绩统计表》,《解放福建以来战绩统计表(1949—1956)》。

[20]  福建军区、第十兵团司令部:《进军福建以来剿匪战绩统计表》,《(一九)五〇年至五二年剿匪及匪情整理资料》,第57页;福州军区司令部作战处:《福建解放以来大陆剿匪战绩统计表》,《解放福建以来战绩统计表(1949—1956)》。

[21]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访问叶飞同志谈话记录》,1995年1月4日。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