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状元叶祖洽引植培育的原母茶树生长在云霞、烟雾缭绕的金湖大赤壁上。当时,叶祖洽将此茶进贡皇帝,宋哲宗皇帝品其味后,龙颜大悦,赐名——状元红。后经过数百年的人工繁殖和制茶工艺的不断改进,“状元红”的质量越来越高。该茶用滚水泡开,其叶形片片舒张,三红七绿;看汤色,黄中带红,亮如琥珀;闻其叶,桂香四溢,沁心透肺。
南宋绍兴年间,在甘露寺丹崖赤石之中,有一小块岩石风化冲积平地上生长着一丛高3米、冠幅10多平方米的茶树。这丛茶树长年受到岩隙渗出的泉水滋润,长势十分旺盛。传说甘露寺求愿灵验,香火旺盛,都与这丛茶树有关。寺庙的和尚每年采制茶叶,部分研磨成粉,凡到此求签、求愿的香客,住持都会赠送一小包茶未,服后有病治病、求子送子。此茶饮如甘露,香若兰桂,当地民众都称之为“甘露桂”。这座寺庙在历史上遭遇了几次火灾,这一珍贵的茶原丛在一次大火中烧毁。
2003年,武夷山人在泰宁组建大金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创立了泰宁岩茶品牌——湖上岩茶。该公司依靠大金湖独特的丹霞地貌和36平方公里的水域形成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在大金湖两岸种植与制作优质岩茶。该公司以“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投资3000万元,建立1333.33公顷以上的茶叶基地;在梅口、朱口等大金湖旅游沿线建立高科技现代示范茶园200余公顷;在年内种植26.67公顷标准化生态有机茶;兴建公司综合办公场所、茶文化交流中心、精制加工包装区及建立大金湖岩茶科学研究所、品种茶试验观赏区。该公司投资150万元改造梅口低产茶园26.67公顷,新建30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房,并引进全套生产设备,生产“湖上岩茶”,该茶属全国六大类(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之一的青茶类,是半发酵茶,具有“三红七绿”(三分红边七分绿)“状元红”的特点,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温性茶类,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其它有益物质,有生津止渴、提神醒酒、健胃消食、利尿解毒、消炎杀菌、清心明目之功效,也具有武夷岩茶“岩韵”的质量特征。
2004年大金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的“湖上岩茶”品牌逐步开发出了“状元红”、“甘露桂”等20多个品种的春茶,各色茶种色香俱佳,其中“状元红”、“甘露桂”两个品种茶为极品岩茶,“状元红”是其中之珍品。发源于大金湖甘露寺的湖上岩茶“甘露桂”的制作,结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的方法,突出口感柔爽、回味清甜的特点,十分适合各类群体饮用,同年“甘露桂”被评为“三明市名优茶”。泰宁县大金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立志于创建大金湖岩茶品牌,不断挖掘和丰富“湖上岩茶”的旅游内涵,实现茶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大金湖旅游业的发展。短短几年,“湖上岩茶”屡屡在福建省、三明市茶赛中获奖,成为一枝“茶新秀”,亦受到愈来愈多的游客及当地市民的喜爱,2005年,“湖上岩茶”系列品种“状元红”、“甘露桂”茶获“福建省名茶奖”。
2006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北京中绿华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审核,泰宁县大金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甘露桂”、“状元红”、“黄玫瑰”和“金玫瑰”四个“湖上岩茶”品种,符合绿色食品AA级标准和符合GB/T19630(1-4)《有机产品》的要求,同时获得许可使用AA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
2008年,泰宁县大金湖茶的种植面积达40公顷,年产茶20吨,主要加工生产状元红、甘露桂等大金湖“湖上岩茶”系列品种,产品对外主要销往北京、山东、广州等地,对内作为旅游产品也销量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