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亥革命福州群英谱:不可磨灭的记忆
2014-03-18 14:57:07 来源: 作者:

 

原题: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福州部分群英小传

  当年,在辛亥革命中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福建福州籍革命志士甚多,除了在广州黄花岗起义牺牲的七十二烈士墓中安葬的林文、方声洞、林觉民等十九人外,还有不少人为革命前仆后继,有的领导、参与了长江流域的九江、镇江、福州、海军起义及援鄂、援皖、攻打南京等活动,为稳定辛亥革命大局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今年时逢辛亥革命百年,为了不让他(她)们的革命事迹泯灭,现将福州群英四十余人,以其卒年为序记叙如下,让大家记住辛亥革命中一大批为国家民族作出奉献的福州群英。

  林文(1887—1911年),初名时塽,字广尘,号南散。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光绪十三年生。祖父鸿年,状元及第。林文少年丧母,由姐抚育长大。二十七年随父林晸官浙,进学堂读书,他聪慧有志,曾以“进为诸葛,退渊明”自许。不久,父逝。三十一年(1905年),林文由姐帮助东渡日本,入成城学校学习,不久转入日本大学法科,专攻国际公法,与林觉民、林尹民过从甚密,且以激进知名,时称“三林”。

  林文目睹清政府丧权辱国,民族危机严重,在孙中山影响下,决心“舍身以拯危亡”,加入同盟会。随后担任同盟会十四支部长(福建分会会长)、《民报》经理。多次参加同盟会发动和领导的武装起义,往来于香港、南洋,广泛开展联络工作,深为孙中山所器重,被誉为“林大将军”。

  宣统二年(1910年),林文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返回东京。次年春,他病中忽接黄兴、赵声来信说“事大有可为,请偕同志来”,便立即联络福建籍同盟会同志三十余人陆续回国,并先后派林觉民、李恢返闽联络同盟会人员赴粤参加广州举义。他决心“担任革命军中的前锋,长驱扫穴,以光复神州”。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4月23日)晚潜入广州,部署起义。

  当时广州因发生温生才行刺广州将军孚琦,清廷对革命党人防范严密,同时革命队伍又有内奸潜伏,起义前夕走漏消息,形势恶化。已到广州的革命党人见起义队伍尚未集中,军款又未运到,有的主张退却,有的主张改期,唯有林文与喻培伦主战最力。林文分析当时形势,认为“不但不能改期,且须速发,方可制人。”并代表福建全体同志,坚决主张立即起义。黄兴一向器重林文,遂当机立断,决定立即起义。

  农历三月二十九日(4月27日)下午4时,黄兴集合队伍作简要动员,即率起义军130人,臂缠白布,脚穿胶鞋,整装待发。5点半左右,黄兴亲率百余人,从小东营出发。林文左执号筒,右夹小枪,身怀炸弹,腰披短剑,同黄兴在前指挥。顿时,林文鸣螺号,起义军向两广总督署发起总攻。黄兴、林文冲锋在最前。当逼近总督署时,将几名值班卫兵和管带金振邦当即击毙。冲入督府,见两广总督张鸣岐已逃走。黄兴、林文未搜到张鸣岐,便奋击而出,至东辕门外,与赶来镇压的清军水师提督李准部相遇,双方激烈交战。冲在前头的林文因听赵声说过李准部下有许多自己人,便向李准部队高呼:“同胞们,我等皆汉人,当同心戮力,共除异族,恢复汉疆,不宜自相残杀。”话音未落,头部中弹牺牲,时年仅25岁。四月初四(5月2日)革命党人潘达微把他遗体葬于黄花岗。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他列首名,并被推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首。

  方声洞(1886—1911年),字子明,侯官(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五月。父家湜思想开明,对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十分不满,这对声洞及其兄弟姐妹皆有颇深影响。

  声洞幼年念私塾,后到汉口进新制学堂。他体格健壮,姿貌魁秀,生活俭朴。他认为“劳则习苦,俭则不匮,吾辈志吞逆胡……今而不自勖励,他日何能舆士卒忍饥劳涉险阻乎?”光绪二十八年,东渡日本,进东京成城陆军学校读书。二十九年带头参加“拒俄义勇队”。三十一年(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声洞和其兄声涛、姐君瑛、嫂曾醒、郑萌等皆是第一批参加中国同盟会的会员。不久,他因母病逝返回福州,曾创办书报阅览所宣传革命思想。

  光绪三十二年,声洞再次赴日,投入成城学校继续学习军事,因日本将此军校改为普通中学,他便进千叶医专学校,志在研究化学制造炸弹。三十四年(1908年)暑假,回国在汉口与王颖结婚,婚后一起至日本学医,并介绍她参加同盟会。他积极联络党人,秘密运送军火,因才华出众,被选为中国留学生总代表、福建同乡会议事部长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春,孙中山将再次举行广州起义,同盟会十四支部(福建支部)支部长林文决定组织人员赴粤参加,自己先往参与筹划,派林觉民、李恢先后回国联络,声洞留日继任同盟会十四支部长职务。

  同年二月,声洞运军火回国接济。三月二十八日到广州。在起义前夕,他给父母写了两封绝命书,他说:“夫男儿在世,当建功立业以强祖园,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在给妻子的信里又说:“为四万万同胞求幸福,以尽国民之责任,……刻吾为大义而死,死得其所,亦可以无憾矣。”次日下午5时30分,声洞在黄兴率领下向两广总督署发起总攻,后突围转战至双门底与防营相遇,因他们没有臂号,误为敌人,在防营还击中,声洞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6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亦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

  林觉民(1887—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光绪十三年生。13岁时,他应考童生,只在试卷上写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便交卷出埸。觉民在侯官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全闽大学堂文科学习。随后他参加了福州革命团体“共和山堂”和“汉族独立会”的活动。

  觉民不满官立学堂的腐败,曾与学友在城北创办一所私立小学,又在城南创设阅报所,陈列各种革命书刊,宣传革命思想。光绪三十一年,觉民与陈芳佩(字意映)结婚,婚后感情极为融洽。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觉民在全国高等学堂毕业后,自费去日本留学,并加入同盟会。他先学日语,次年补得官费生缺额,进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修英语和法语,并积极参加在日本的同盟会活动。觉民善演讲,他说:“吾辈既然以壮士自许,就应当仗剑而起,推翻清朝政府!”听者无不感动。他在东京与林文、林尹民同住一房,皆以激进知名,时称“三林”。有一次,梁启超在日本锦辉馆集会演说,宣传君王立宪,觉民等当场登台予以驳斥,大力宣传武装革命建立共和,博得听众掌声雷动,夺取了立宪派苦心经营的地盘。

  宣统三年(1911年)春,同盟会加紧准备在广州举义时,十四支部(福建支部)议决积极参与,觉民奉派回福建联络福建同盟会革命志士参加广州起义,在福州停留十天,组织了几十人于三月十九日赴香港集中。三月二十六日晚觉民给嗣父和爱妻写了绝笔书。他勉励妻子“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次日,在赴广州的船上激励战友说:“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使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宁有憾哉!”

  三月二十九日(4月27日)下午5时半,起义开始,林觉民臂缠白布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在激烈的巷战中,觉民不幸腰部中弹倒地而被捕。

  觉民被提讯于水师提督衙门。他镇定自若,侃侃而谈,大讲世界形势,宣传革命思想,表示:“只要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安乐,那么我死了也瞑目。”清官兵也为之动容。觉民被关押了几天,粒米滴水不进,以绝食抗议。赴刑场的时候,他面不改色,泰然自若,从容就义,时年仅25岁。后来他及这次起义的死难者七十二人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后还被誉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

  林觉民脍炙人口的《绝笔书》,于1924年春,由其嗣父可珊呈交林森摹印刊行,从而广泛流传,后编入学生课本,影响甚大,林觉民遂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精神代表人物。

  刘元栋(1884—1911年),字钟群,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十年生。元栋身材魁梧,性格豪爽,嫉恶如仇,又善拳术。他不满清廷腐败,丧权辱园,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加入反清复明的会党组织“复明山堂”,与林斯琛等人结为挚友。二十八年底加入统一的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共和山堂”,并成为其中的骨干。三十年(1904年)该堂设立藤山文明社,以阅读书报为名,暗中组织革命力量。日俄战争后,传闻清政府“割闽易辽”,元栋和共和山堂其它领导人参加福州仓前山小岭益闻学堂集合,后被当局侦知,搜捕该堂骨干,藤山文明社被解散。元栋潜回祖籍长乐。返榕后,在古榕书院成立“汉族独立会”,元栋负责安全和发展会员的工作,曾多次单身前往乡下联络会党。每遇会员经济困难,他便解囊相助,甚至典衣物,亦毫不顾惜,因此被会友们誉为“慷慨刘先生”。旅沪福建学生会在福州设支会,刘元栋也成为中坚。后全会加入同盟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成立,郑祖荫任会长。元栋任总干事林斯琛的助手。后设“桥南公益社”(登记人:林雨时。),对外以发展体育,查禁鸦片和义务救火等公益事业等名义,内为同盟会支会领导机关。元栋被推负责救火会,他暗中发展了一批革命力量,并购置枪枝弹药积极准备武装斗争。

  宣统三年(1911年),同盟会总部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元栋奉命四处奔波,联络各地的同志和自己的部属,准备分批赴广州参加起义。农历三月十九日,元栋等人带领第一批20余人乘船首先出发,二十九日到达广州,在小东营集合处,编为第一路。由黄兴率领攻打两广总督署。下午5时半,起义队伍直扑总督衙门,元栋一马当先,沿途击毙了不少岗哨和卫兵。抵达督署衙门后,元栋又奋不顾身左冲右杀,迫使敌人弃枪投降。冲入督署后,他四处搜寻不见总督张鸣岐,知道张已潜逃,便转而进攻督练公所,至东辕门,遇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大队清兵。众人奋勇迎战,但寡不敌众,元栋在激战中头部中弹,他对赶来抢救的战友说:“吾死,志也,不足悲,去图大志,勿念吾也。”说罢壮烈牺牲,时年27岁。元栋遗体后来葬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福建“黄花岗十杰”之一。

  冯超骧(1880—1911年),初名敬,字雨苍、郁庄,原籍南平,光绪六年生于福州。相貌魅伟,善骑马,好打猎,十余岁为痒生。乡人称其“日后必成重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清政府屈服求和,超骧十分愤慨,投笔从戎,考入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当时,刚从南洋陆师学堂毕业的赵声闻超骧大名,结为挚友。不久超骧因病辍学回闽。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起,福州先后有益闻社、励志社、共和山堂、文明社、学生联合会、汉族独立会等组织成立。超骧积极参加活动,宣传革命道理。三十二年(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随后他偕陈更新入闽江口长门炮术学校,学习成绩优良。毕业后,他与更新赴京参加部试,更新名列第一,超骧列第四,两人都得协军校。旋又归闽就职于闽江口炮台。宣统二年(1910年)冬,商团公会组织抽选精壮人员到会训练,冯超骧等被聘为教练。

  辛亥(1911年)春,孙中山先生将在广州举行起义,同盟会派林觉民回闽招募爱国志士前往参加,超骧不以母亲去世,父亲重病在床为念。毅然于三月十九日(4月17日)与林觉民、刘元栋、刘六符等十余人第一批启程前往香港。行后数天,他父亲病逝,超骧中途闻此噩耗,一恸几绝,呕血盈盂,悲痛之余,仍坚持赴粤。抵香港后,他见诸同志多旧友,均决心为推翻清朝统治而献身。

  三月二十五日(4月23日)晚,超骧和林文、林觉民、陈更新、陈可钧等人进入广州,着手筹备起义工作。二十九日(4月27日)傍晚5时30分,黄兴率领爱国志士百余人向清总督府衙门发动总攻。超骧奋身搏战。队伍冲入署内时,分头搜索,两广总督张鸣岐吓得越墙逃跑,众人甚愤,即奋击而出。这时,水师提督李准之兵,已数重包围署外,超骧与其他爱国志士一起勇猛冲杀,消灭大批清军。时超骧身负重伤,鲜血倾溢,但仍左弹右枪,狠打敌军。刹那间,他胸部又中弹十余发,还挺立握枪扫射,最后面部又中一弹,牺牲于督署东辕门,时年32岁。四月初四日(5月2日),他的遗体安葬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被誉为福建“黄花岗十杰”之一。

  辛亥革命后,有关方面将超骧南平故居梅山寺所在的路改名为超骧路,以作纪念。

  陈更新(1887—1911年),字铸三,又字耿星,号铁庵、汉郎,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十三年生。早丧父母。14岁入侯官高等小学堂,与同学陈与燊、陈可钧志趣相投,人称“三陈”。稍长,阅《扬州十日记》和卢梭所著《民约论》,并在老师黄展云、方声涛影响下,萌发反清革命思想。加入革命秘密团体“励志社”。

  三十一年(1905年)春,更新在福州加入反清秘密组织“汉族独立会”。同年,他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由学校选派东渡日本,入陆军大学速成班学习陆军,后进东京九段体育会,学习马术和兵操。七月,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积极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三十二年(1906年),闽县与侯官两小学合并,更新无处续领学费,不得已辍学回国。在福州城南小学任数学及体操教员。在教学之余,他与林觉民、陈与燊等创办“爱国社”,大力鼓吹革命。翌年,更新考入“闽口要塞炮科学堂”。不久,与王碧结婚,次年生子。三年后毕业,更新赴京参加部试,名列第一,但清政府未给军职,仅授“协军校”衔。复回闽,任城南体育会教员,以职业掩护革命活动。

  宣统三年(1911年)春,更新到桂林,与方声涛、何遂等相会,这时孙中山准备在广州举行第二次起义,号召各地革命党人参加。二月,更新带病与陈与燊赴香港参加统筹部工作。三月二十五日,更新、林文、林觉民、陈可钧等人随黄兴潜入广州。他在起义之前,曾三次往返于粤港之间做起义准备工作。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爆发,更新参加选锋队(即敢死队),攻打两广督署。更新奋勇当先,首先击毙清军管带(卫队长)金振邦,继而跃登督署门楼,消灭兵勇十余人。在激战中,选锋队被冲散或被擒捕,伤亡惨重。许多同志牺牲,更新孤身奋战三天三夜,不眠不食,弹尽力竭被擒捕。在审讯中,清吏看见更新眉清目秀,问他:“你年龄还不大,怎么参加造反?”更新厉声应道:“我们是起义,杀身成仁,自古有明训。鼠辈宁知之,其速杀我。”同日被押赴刑场,更新神色自若,从容就义,年仅24岁。其遗体葬于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被誉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

  陈与燊(1888—1911年),字愈心,侯官(令福州市区)人,生于光绪十四年。他秉性聪明,文笔快捷,且善口才。幼年由其父亲教读,13岁入侯官高等小学,受师长黄展云、方声涛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以推翻专制王朝,振兴中华为己任。他与同学陈可钧,陈更新相约以身许国,时称“三陈”,后又成为“十汉团”成员之一,别名“汉新”。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闽浙总督许应骙许法人来闽,开采邵武、建宁、汀州三府矿产,福州人民集会表示反对。与燊首先登台,痛陈其害,激起群众的义愤。许应骙见众怒难犯,只好取消此议。与燊曾为福建修筑铁路奔走筹款,后因官员腐败无能,未能办成,  日俄战争后,传闻清政府“割闽易辽”.福州各界在城内仓角头观我小学集会,与燊跃上台演讲,慷慨陈词,声泪俱下,全场听众无不动容。因不满清政府腐败,与燊和林觉民等创设“爱国社”,宣传革命宗旨。后又入报界,著论立说,抨击时政,言论激烈,被清政府勒令停刊。他加入“闽南救火会”,主编《调查录》。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与燊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时其父已死,舅父萨镇冰每月资助25元作为学费。此时,他加入同盟会十四支部,并草拟革命组织的章程制度。当时立宪派在东京锦辉馆聚会,鼓吹君主立宪,与燊和林觉民等相继登台驳斥立宪派梁启超的谬论,演讲中国非革命不可的道理,听众掌声雷动。宣统二年(1910年)夏,与燊拟创办《天声》月刊,鼓吹革命并揭露贪官污吏,遇事中阻,未曾付印,其《天声出世宣言书》手稿,后由邹鲁影印行世。

  宣统三年(1911年)初,孙中山决定再在广州起义,与燊不顾即将毕业,毅然返闽参加。二月上旬,经林森介绍,他与王孝总同往台湾,取林薇阁捐款三千元,以充军饷。有人以其体弱,劝其不要往广州参加起义,与燊说:“事若不成,诸君死,我何忍独生?”三月廿九日下午5时30分,他随黄兴攻入督署,后转战攻督练公所时,与清军水师提督李准部相遇,与燊奋勇力战,不幸左目中弹,身也受伤,终因寡不敌众,力尽被擒。四月初三日就义于广州大码头,临死不屈,神色自若,时年24岁。他在入广州前夕所写的绝命书,文辞壮烈,丹心耿耿。遗体葬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被誉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

  陈可钧(1888—1911年),宇希吾、少若,侯官县(令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幼失双亲,依靠姐姐抚养。后进侯官高等小学堂读书,受教师方声涛,林白水、陈舆年等革命思想影响。后入陕西大学堂就读。三十一年(1905年)东渡日本,入弘文学院普通科。不久,他抵制日本文部省颁布《联缔清国留日本学生规则》,曾愤而归国。翌年,他又回到日本,入原校继续学习,毕业后报考第一高等学校,因身体不合格而黜落。

  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孙中山决定再次在广州起义,可钧得知后,立即报名参加。他看到资助革命经费的多是闽籍侨胞,无比感慨地说:“事起,我等倘不当先争死,匪特无以对我明季抗虏诸先烈,抑亦无以见吾闽助资之华侨也!”。三年(1911年)三月二十五日(4月23日),他和林文、林觉民、冯超骧等人先秘密进入广州,筹备起义工作。

  三月二十九日(4月27日)下午5点半,黄兴率领「选锋」(敢死队)百余人,向两广督署发起总攻,起义者冲到督署,可均和陈更新踨跃登楼,其它勇士也跟着上去,遍寻各处,不见两广总督张鸣岐,起义者奋击而出。这时,李准之兵已数重包围署外,在激烈的战斗中,可钧身负重伤而被捕。敌人审问他时说:“一个白面书生,何苦为逆以自残?”他愤斥道:“事所以未成,天之故也,然而只要能唤醒同胞,继我的意志起来奋斗,我也感到十分满足。你们这班人利禄熏心,血液已冷,哪能懂得这些?”。四月初一日(4月29日),可钧被押赴刑场,面无怯容,言笑自若,就义时年24岁,未婚。四月初四日(5月2日),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可钧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

  刘六符(1887—1911年),一名锋,字肩宇,长乐县潭头乡二刘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父字廉,钻研医学有声,六符为其第六子。六符从小任侠好义,以倜傥不羁名,精拳善剑,读书警悟过人,初入闽县小学堂,渐知时局危迫,外族侵凌,激于爱国热情,仰天叹曰:“非铁血无以自振”。后来,六符考入官立法政学堂。不久,讲武堂第三期招生,六符知不武无以自振,乃弃法政而入讲武堂。可是讲武堂因费绌停办,不得已六符又回法政学堂读书。毕业后,他志仍在学武。宣统二年(1910年)秋,闻保定招考禁卫军,他便北上参加考试,但没有录取,后应募入福州新军,辛亥(1911年)春,六符因马踬伤臂,伤情严重,只好退伍治疗。

  三月,孙中山准备在广州举行起义。中国同盟会十四支部长林文派林觉民回闽纠集福建爱国志士赴粤参加。六符不待臂伤痊愈,即束装就道,于三月二十八日(4月26日)抵港。翌晨,偕闽藉爱国志士一起入广州,下午五时半,在黄兴率领下,攻击督署。六符奋勇直前,挥弹纵击,清军大溃,六符等爱国志士乘胜冲入署内,不见两广总督张鸣岐,击杀而出,这时,敌援兵至,包围数重,六符被重创,血流满衣,犹坚持战斗,力尽被捕。当时报载刘枕玉指的就是刘六符。

  六符在狱中,坚持斗争,英勇不屈。四月初三日(5月1日),他与陈与燊、陈更新同时被害,临刑时,他站立不跪,从容就义,时年25岁,未婚。后葬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也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

  林尹民(1887一1911年),字靖安,号无我,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母亲早逝,从小习武,体格健壮,爱慕三国张飞为人,常以“猛张飞”自诩。

  尹民在学校与林文最好,光绪三十年(1901年)林文到日本留学,他于翌年也赴日,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尹民在校潜心研读兵书,努力掌握军事知识,成绩优良,毕业后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享受官费。

  但因不合自己志愿而叹息曰:“大丈夫此世,当以铁骑五千横行天下,效檀、王、徐、常辈(皆明初爱国将领)驱逐胡虏,收复河山耳,何能终身伏案作博士耶?”他与好友林文、林觉民同住在东京“田野庐”,人们称其为“三林”。尹民最小为“小林”。尹民在“二林”的帮助下,决心参加革命,拯救民族危亡。有一次,梁启超到东京神田区锦町锦辉馆鼓吹君主立宪,尹民和其它革命派与其展开激烈论战。因立宪派分子捣乱,“猛强飞”尹民挺身而出,帮助革命派控制会场,声势大振。

  宣统二年(1910年),尹民由林文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冬,尹民回福州,家人要其成婚,他以身许国婉言推却。

  宣统三年(1911年)初,尹民返回日本继续求学。三月,黄兴和赵声决定继续举行武装起义,致信林文称:“事大有可为”。尹民得知后,无比高兴,愉快地接受了运送军火任务,和其它几位同志随即携带六箱枪枝弹药回国,于三月二十六日(4月24日)抵达香港,第二天和林觉民等到达广州。

  三月二十九日(4月27日)下午5时半,尹民和来自福建、广东花县、四川以及海外华侨一百三十人,组成「选锋」(敢死队)由黄兴率领进攻督署。战斗中,尹民异常勇敢,冲锋在前,先后打死了数十个清兵,不幸被飞弹击中胸部,壮烈牺牲。是年29岁。后葬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也被称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

  黄忠炳(1867—1911年),字亦中,连江县人,生于同治六年三月二十四日。9岁入私塾读书,不久,因家贫改习农,农闲则入山采药。平日好拳术,长棍法,被称为技击家。他貌清俊,性忠实,处事任劳任怨,29岁时与本县林玉英结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忠炳与曾守辉、郑瑞声、黄克安等秘密组织广福会,发展人员50人。三十四年(1908年)春,全体会员聚集透堡棋盘堂,杀鸡盟誓,决心推翻清朝统治,并将广福会改称光复会。次年春,同盟会员吴适由吴济经介绍与连江光复会发生联系,参与领导。自此起忠炳等与吴适一起积极发展会员,扩大和巩固光复会组织,揭露清廷专制腐败,宣传救国必须革命的道理。在光复会经费困难时,忠炳与曾守辉倡议会员献款献物,忠炳还把自己祖遗山田二亩、房屋一间卖掉,所得款目全部献给光复会作为革命活动费。他还组织会员练拳习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使光复会会员发展到200多人。

  宣统三年(1911年)春,孙中山决定在广州再次起义,同盟会十四支部长林文先后由日本派林觉民、李恢回福建,招募爱国志士前往参加。忠炳得知后,积极响应。三月二十五日(4月23日),忠炳等23人,在吴适的率领下到马尾搭船赴香港,三月二十九日(4月27日)早入广州,编入黄兴领导的“选锋队”。下午5时30分,广州起义开始,黄兴率领“选锋队”百余人,由小东营出发,向总督署进攻,忠炳等冲入总督署,见两广总督张鸣岐已逃跑,即奋击而出,转战军械局,这时,遇水师提督李准卫队围攻,忠炳力战至翌晨,被执不屈死,时年45岁。四月初四日(5月2日),他的遗体埋葬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杨韵珂(?一1911年),字玉铿,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年不详。清光绪中,肄业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闻镇江象山炮台将举义参加革命,遂弃业入炮台。适各省推行征兵制,投充第九营督队官,与林述庆、柏文蔚等相知甚深,密谋在镇江起义,韵珂时隶炮兵营,旋迁第三营管带。

  辛亥革命爆发,九月十七日(11月7日),述庆率新军响应,次日光复镇江,成立军政府,述庆为都督,以所部攻南京,韵珂受命攻雨花台,不克引还。此时各路援军集镇江,组成联军攻南京,与张勋战于孝陵卫,大败之。张勋退入城墙,凭险而守,攻城受阻,众议应先争紫金山,韵珂奋然请行,与管带余长清率众深夜度岔路口,抵达紫金山,激战一昼夜,张勋宵遁,遂克天堡城。十月十一日(12月1日),韵珂率众穷追,斩获无数。张勋力蹙佯请降,韵珂率数十众入其营,伏兵猝起,围数重击之,他身受伤十余处,还奋呼力战,忽枪中要害,当场牺牲,部属夺尸回。翌日,述庆克南京,江南大定。民国肇建,定都南京。后论克南京功,以韵珂为先,勒石纪功于天堡城。后与林述庆、陈子范并称为“辛亥福建三烈士”。

  黄钟瑛(1869—1912年),原名良铿,又名鎏,字赞侯,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同治八年九月二十日。十四岁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毕业后,曾在《靖远》、《威远》、《康济》各舰见习,后入刘公岛北洋水师枪炮学堂学习。不久,到《济远》舰当舰员。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下旬,《济远》等舰护运赴牙山,归途遇日舰。与日舰激战中,《济远》中炮,伤亡惨重,大副沈寿昌、左营守备柯建章相继阵亡,钟瑛毅然协助管带方伯谦指挥战斗,接连发炮重创日旗舰《吉野》号,给日军以有力回击。后随舰参加黄海海战与威海保卫战。战败后目睹清廷腐败,滥杀无辜,早萌革命思想。

  二十五年,钟瑛稠任《飞鹰》舰、《福靖》舰枪炮员。从二十八年起,历任《海琛》、《海天》、《海筹》各舰船械、驾驶、帮带。三十年,提升为《飞鹰》舰管带。三十三年,任《镜清》舰管带兼海军部参谋,不久调任《海筹》舰管带。他办事认真,心系官兵疾苦,深得人心。

  辛亥(1911年)武昌起义后,清军大举南下,进攻湖北革命军。清海军统领萨镇冰率长江舰队进驻于武汉江面。因海军暗中酝酿起义。镇冰见军心不稳,遂以治病为名,弃舰赴沪,由钟瑛担任临时舰队司令。舰队驶至九江,经林森等人联络动员,钟瑛审时度势,率舰队起义,与九江陆军起义军联合组织陆海军联合委员会,“共同商定了统一江西和援鄂援皖等决策”,并且付之实施。

  这时江西黄焕章部数百人在安庆大肆抢掠。钟瑛率《海筹》舰载九江司令李烈钧率部队前往平乱。钟瑛镇守江上,数昼夜没有歇息,不久又前往大通(安徽铜陵)安抚军民。

  十一月汉口、汉阳相继失守,李烈钧与黄钟瑛率舰救援武昌。不久停战议起,各舰代表在上海选举程璧光为总司令,钟瑛为副司令。但璧光率《海圻》舰在英国未回,由钟瑛代总司令。

  1912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命钟瑛为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钟瑛决心整顿海军,以与英、法、德、美、俄、日诸国抗衡。他支持李钟钰等成立随营宣讲团,并编辑出版《军中白话宣讲书》。

  南北和议后,北洋政府于3月30日任命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钟瑛仍任海军总司令。钟瑛提出辞职,于4月11日免职,由李鼎新接任。

  10月二28日,钟瑛突然吐血,至12月4日逝世,年43岁。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令按海军上将例优恤。

  1922年1月12日,钟瑛灵柩由军舰运至福州。19日在福州孔庙明伦堂召开追悼大会,国内各界知名人士送来了许多祭文、挽幛。孙中山以:“尽力民国最多,缔造艰难,回首思南都俦侣;屈指将才有几,老成凋谢,伤心问东亚海权。”联挽之。同年9月24日,钟瑛灵柩附葬福州西门外梅亭天财山其父母坟。

  林述庆(1881—1913年),字颂亭,又作松亭。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七年生。父耀源,在中法甲申(1884年)海战中牺牲。

  述庆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进福建武备学堂。目睹清政府腐败,接受反清的革命思想。曾加入以林森为会长的革命团体「“福建学生会”(设上海三山会馆),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全会加盟,他成为同盟会员。武备学堂毕业后,他先后任督操员、常备军帮带。三十二年(1906年)冬,任第十七协三十四标二营管带。宣统元年(1909年),调任十八协三十六标一营管带。武昌起义后,三十六标调往镇江,述庆暗中联络各营官兵,准备起义。九月十七日,述庆率新军在镇江京砚山下宣布起义。次日,镇江光复,成立军政府,他被推为都督。他曾派人劝说镇江江面数艘清军舰队起义。十月六日,述庆率镇军攻打江宁(南京),在进攻中,他亲临前线,观察地形,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于十一日占领天堡城。十二日,率军首先入城。几天后,镇军全部撤出江宁,北渡长江,开赴浦口,准备北伐,述庆被推举为临淮总司令。由于当时南方政府正忙于与袁世凯进行“南北和议”,军事行动暂停。述庆的北伐部队得不到支持和军费,只好返回江宁、镇江。这时革命阵营内部争权夺利,排挤述庆。镇江地方势力阴谋驱逐述庆的好友留守镇江的军政使郑权。述庆心灰意冷,于1912年1月8日通电下野,返回故乡。途经上海时,曾整理镇江起义笔记,成《江左用兵记》一书。同年9月,袁世凯授予他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0月至北京,任为总统府军事顾问,并被选为各团体联合国防会副会长,同时国民党亦推其为名誉理事。

  1913年,他参加国事维持会,并任理事。在京期间,看到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步步进逼,十分气愤。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剌杀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述庆完全看清了袁的反动面目,经常当众拍案叫骂,并表示要回南方召集旧部反袁复仇,因此深遭袁党的忌恨。4月10日,他赴袁的心腹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的家宴,被梁在酒中下毒。述庆回家后,毒性大发,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逝世,年仅32岁。后被誉为“辛亥福建三烈士”之一。灵柩运回安葬于筹岐山,林森亲为撰书墓志。

  述庆有《江左用兵记》、《林松亭遗诗》传世。

  陈模(?一1913年),字勒生,号子范,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生年不详。早年家境贫困,入福建船政学堂肄业,因生活无着而辍学。经人介绍进芜湖江海关当文书,以文笔雄健被调上海税关任职。与林森、魏怀相识,结为挚友,因林森号子超、魏怀号子杞,遂有“三子”之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旅沪福建人士组建福建学生会,林森为会长,陈模为学生会骨干,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三十一年(1905年)同盟会成立,林森率会加盟。陈模成为同盟会员后,与陈其美交往甚多,以才识肯干为陈所重。宣统元年(1909年),林森调九江关,陈模与其美交往更频,其美甚为器重。

  辛亥革命爆发,上海响应,陈模参其美帷幄之谋,当年九月十四日(11月4日),上海光复。十六日其美为上海军政府都督。陈模以海军未举义,恐革命事终不济,遂自告奋勇赶往汉口,见形势不佳,出入锋镝,劝说闽籍海军将士反正,海军军心浮动,统制萨镇冰离队赴沪,《海筹》管带黄钟瑛率舰队举义旗东行,至九江会林森,组成陆海军联合委员会,实施援鄂、援皖行动,稳定辛亥革命大局,陈模功劳不小。

  民国肇建,陈模不居功,佣书如故。先是随张静江、张继游历,后潜心学习制造炸弹,资助革命。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7月18日,上海都督陈其美宣布上海独立,后不久失败,其美将偕陈模避往日本。为刺杀助袁世凯、仇国民党者,其美使陈模制造炸弹已成,恰侦骑到,陈模本想掩蔽,不慎炸弹爆炸,身成糜粉。被誉为“辛亥福建三烈士”之一。后葬于杭州孤山之岁寒岩,孙中山先生亲书“舍身为群”以颂,并亲题其墓。

  龚少甫(1891—1913年),原名永图,辛亥革命时改名龚永,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幼出继族叔为子,嗣母为魏瀚胞姐,家境贫困,靠龚易图接济生活。聪颖至孝。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幼童参加县试,文名躁起。科举取消后,入苍霞中学读法文,行为豪放,交游颇广。宣统元年(1909年),往广州依舅魏瀚,结识了不少海军闽籍人士及革命志士。三年春(1911年),参与广州黄花岗举义失败,避往青岛。后往九江,结识林森、吴铁城、李烈钧等人,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十月二十三日九江响应,宣布独立。少甫任革命军参议,同林森等联络闽籍海军人士黄钟瑛等,使海军成功举义于九江江面,组成陆海军联合委员会。因炮台军官与舰队发生误会,少甫配合林森等以乡谊与大局使其释然。后海陆军联合援皖、援鄂,稳定辛亥革命大局,少甫之功不可没。

  1912年南北和局告成,李烈钧任江西都督,少甫随军回赣,任支队长、副官长兼任稽勋局局长,心萌功成身退出国游学之想,遂离赣赴沪,3月31日,江西都督李烈钧授给《为国宣劳名誉证书》。

  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举兵湖口,宣布江西独立,组织“讨袁军”,发布《讨袁檄文》。“二次革命”风起云涌。少甫闻讯弃出国留学机会,赴赣相助,以参议职参与军事,战事失利,率两骑返榕图再举。8月9日,福建也取消独立。袁世凯派海军总长刘冠雄以南洋巡阅使名义,率舰载李厚基入闽。少甫见大势已去,决定带弟纬图同赴日本,临行前往仓山罗宅祝姨母生日,被暗探侦知受擒,追究“二次革命”事实,慷慨自承,痛斥袁世凯倒行逆施。当事者嘉其志节,颇欲经处,袁世凯严电处置,遂于农历十一月十七日(12月14日)被李厚基下令枪决于屏山之麓,年仅22岁。

  事后,方声涛曾秘密返闽慰问少甫家属遗孤。后遗孤由李烈钧抚养于广东。袁世凯帝制失败后,1917年4月,少甫遗体移葬于福州洪塘,李烈钧为之撰文立碑,誉之为“为国成仁”之士。

  饶怀文(1865—1918年),字质瑾,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同治四年。早年进天津水师学堂第二届驾驶班,毕业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月。服役海军,累升为《江贞》炮船管带。宣统三年(1911年)简授海军副参领,改派任长江舰队《建安》舰管带。辛亥革命中率舰加入国民革命军。

  1912年9月7日,怀文被任命为海军部视察。12月19日补授军衡司司长。翌年5月16日,海军部请准任南京军官学校校长。8月,临时大总统任命饶怀文署联合舰队司令。1915年5月,调任第二舰队司令。1917年6月任海军总司令,叙海军上将。1918年2月以对外关系,将海军总司令公署由南京下关移驻上海高昌庙。以长江防务吃紧,令长江上游舰队归第二舰队司令杜锡珪督率,安庆以下,派参谋长何品璋驻舰指挥。为了海军发展,怀文还派陈绍宽调查法国海军;技正郑滋樨办理炼钢事务。3月怀文病卒任上,终年53岁。

  方君瑛(1884一1932年),字润如,女,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十年八月初三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君瑛自幼随父至杭州、汉口攻读,学业良好,且善刺绣,人皆赞许。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君瑛东渡日本,先补习日文,后考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不久,其弟声洞偕妻王颖,声涛偕妻邓孟勤均先后到日本留学,并参加在东京的同盟会。其兄声濂在上海暴逝后,其嫂曾醒亦由君瑛带往日本留学。君瑛举家留日,共7人加入同盟会,堪称革命家庭,一时传为佳话。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清廷派戴泽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部分同盟会员决定暗杀五大臣,推君瑛为专司暗杀部门的主持人,三十四年(1908年),君瑛与喻培伦、黄复生、汪精卫等人组成暗杀团,试制炸弹。后到香港,密设机关于黄泥涌道。

  君瑛由家庭包办的未婚夫王学文闻讯,大为不满。君瑛反齿说:“难道革命是男人专利的吗?”终于解除婚约。从此,君瑛抱独身主义,献身革命。

  宣统元年(1909年)冬,君瑛所领导的暗杀团赴北京谋杀摄政王戴澧。次年事败,汪精卫等被捕。她与喻培伦等计划劫狱,未能实现。于是君瑛又回到日本。

  辛亥(1911年)三月,广州起义前夕,君瑛致书父亲说:“儿等报国即以报亲。”她曾将军火装入棺材,自己伪装送丧,将军火运至广州。起义当日,君瑛与胡汉民等人从香港往广州,到岸起义已失败,城门坚闭,设法潜入未成,只得连夜乘船返回香港。是役其弟声洞英勇献身。

  武昌起义,各地响应。福州光复,君瑛便带弟妹回来,被推任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数月后,为求深造,决定同往法国留学。君瑛便将校务移交邓萃英接任,仍邀其嫂曾醒同往。

  1915年,君瑛父逝世,她回福州料理丧事后,又往法国,入波尔都大学攻数理。1921年秋,荣获理科硕士学位。后在大学执教。同年底,政府邀请君瑛和曾醒回国主持执信学校校务。不幸回国前君瑛突在法国被汽车撞倒,额头受伤,神经受损,翌年12月回国居上海。

  1923年6月12日夜,君瑛神经疾病突然发作,吞下大量吗啡,抢救无效,于14日逝世。时年39岁。其遗书云:“为国事累卵,居苦倒悬,而同志泄沓弗振,社会尤腐败之极,自恨不能力济,只有死耳。”

  黄乃裳(1849—1924年),又名九美,字绂丞,号慕华,闽清六都湖峰乡(今坂东乡湖头村)人,清道光二十九年生。家境贫寒,少年半耕半读且为人佣耕。同治五年(1866年),乃裳受洗加入闽清基督教,他一面学中文,一面学英文。八年,乃裳被派往福州福音堂传教。他和薛承恩牧师合译《天文图说》,又与蔚利高牧师合译《大美国史略》。

  光绪三年(1877年),乃裳中秀才,但积极提倡「格致」之学,认为此可振兴中国,后来在英华书院、福音书院任职。二十年,他中举人。同年,他的三弟、《致远》副管带乃模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同管带邓世昌一起英勇殉国,他集国恨家仇于一身,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二十一年四月,乃裳到北京会试,曾参加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接受维新思想。二十二年,他在福州创办福建最早的报纸《福报》,鼓吹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二十四年初,乃裳应原福建学政王锡蕃经济特科之荐,入京应试,参与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百日维新”运动,戍戌变法失败后,被立案究办,幸而逃脱回到福建。

  乃裳为远避清廷暴政,于二十五年(1899年)九月,举家移民新加坡。经女婿林文庆推荐,任《星报》主笔。次年四月,乃裳来到英属沙捞越诗巫,认真考察地情后,五月,与沙捞越二世查尔斯﹒布律克爵士正式签订垦约十七条。他以“港主”的身分,承包这块土地的垦殖权。乃裳归国招募垦民时,途经新加坡结识了孙中山,认识到“非革命不足以救亡拯毙!”,从此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追随者。乃裳率众垦殖时,因眷念祖国,拟议中的移民又是福州府属下的农民,所以把诗巫垦场称为“新福州”。约成之后,乃裳便在闽清、古田、闽县、侯官等前后招垦农民三批,1600人左右到达新福州垦场。草创之初,环境恶劣,经三年多艰辛拓荒,新福州垦场的生产日益发展。初期种植甘薯、杂粮、蔬菜等农作物,后来大量引种橡胶,获得成功,垦农生活也日趋富足。后因垦区拒绝贩卖鸦片、开设赌场,触怒沙捞越政府。三十年,他被当局驱逐回国。后人为纪念乃裳功绩,将诗巫市(“新福州”)一条街命为“黄乃裳街”,该市还设立“黄乃裳中学”,并塑黄乃裳像纪念。

  乃裳被“驱逐”后,乃裳到达新加坡,同《图南日报》创办人陈楚楠、张永福,切磋文字,倡言革命,并将邹容所著《革命军》,改为《图存篇》,翻印一万册。当年十月乃裳携带《革命军》五千册回国,在潮州、漳州、厦门、福州等地散发,传播革命思想,联络革命志士。三十一年,乃裳受聘主办厦门《福建日日新闻》,不久全国爆发反美华工禁约运动,该报发表许多专文,尖锐抨击美国歧视华工政策。三十二年六月,乃裳赴新加坡,谒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成为南洋华侨中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翌年,乃裳参与筹划潮州黄冈起义。起义失败后,乃裳回归故里闽清县,创办教育会,并被推为会长。后又在福州创办简易师范学校,并担任福州英华、福音、培地三书院教务长。他还组织民船公司,从闽江上游运米来福州卖,缓解了福州粮食紧张。

  辛亥九月十九日(1911年11月9日),福州起义。乃裳发动英华、福音、培元三校学生组成炸弹队,参加起义斗争。福州光复后,乃裳出任福建军政府交通司司长。1912年,兼任筹饷局总办,向南洋福州富商募款170余万元,帮助军政府渡过光复初期财政难关。同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返广东,途中访问福州,乃裳亲到马尾迎接。1913年返回闽清。翌年3月,乃裳被袁世凯在福建党羽诬告“怂恿种植鸦片”,被捕入狱,定为无期徒刑,后迫于海内外舆论压力,当局于6月将乃裳释放。

  1916年,袁世凯病死后,乃裳又创办《伸报》,宣传革命思想。后来他一直在闽清从事兴办教育、兴修水利等公益事业。1918年,自撰《绂丞七十自叙》一书付梓。1920年,应孙中山邀请,赴广州任军政府(后改中华民国政府)高等顾问。1923年,任福建省署高等顾问。1924年9月22日,乃裳病逝于闽清县城,终年76岁。

  林斯琛(1870—1925年),又名祥庆,字温如,闽县(今福州市区)林浦人。清同治九年八月十九日生。幼年学习经史,十五岁弃文从医,勤学医书,精通脉理,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移居藤山清安境(今仓山下渡)开业行医,门庭若市。

  甲午战争失败后,斯琛对清廷的腐败无能深为不满。二十六年,加入福州反清复明的会党组织——复明山堂,任“圣贤”之职,负责与其它山堂联络。二十八年底(1902年),他和邹燕庭创办统一的“共和山堂”,他任副龙头。三十年,他又与郑权、郑祖荫等人在下渡十锦祠成立“藤山文明社”,作为共和山堂的公开机关,暗中从事革命之活动。

  三十一年(1905年)夏,“福建学生联合会”在小岭益闻学堂成立。斯琛等人倡议和学生联合会定期举行联谊会,以扩大力量,事为福建布政使周莲侦知,强令解散藤山文明社,斯琛避往厦门。不久,斯琛等革命骨干又返回福州,在仓前山古榕书院成立“汉族独立会”,作为革命党人核心机关。并在书院内设立“公益社”作掩护。三十二年,以林森为会长的“旅沪福建学生会”设支会于福州,斯琛为中坚,同年全会加入同盟会,转设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郑祖荫为会长,斯琛任总干事。以林雨时(泽人)创办的“桥南公益社”为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总机关。以办理社会公益为掩护,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建言报》,为同盟会喉舌,林泽人(雨时)任社长,斯琛任发行人。

  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孙中山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斯琛参与组织人员前赴广州,并筹划策应。广州起义失败后,斯琛痛失战友,更努力于革命事业,通过《建言报》制造舆论,支持湖广、四川人民的保路斗争。武昌起义后,斯琛于九月十一日返回福州,他和同志们自造炸弹,还筹备五万元经费。十六日,他和已加入同盟会的新军统领许崇智等人召开军事会议,研究武装起义计划,并且参加策反孙道仁的工作。成立革命军司令部。十八日晚福州举义,二十日福州光复。闽都督府成立后,斯琛先后任参事员和政务院副院长。

  1912年,清帝退位,斯琛认为革命已成功,提出辞职,后被挽留。同年4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的孙中山路过福州,前往桥南公益社与众人会面,斯琛参与接待,众人还合影留念。不久,斯琛改任福建盐政监督。以后,斯琛又应邀两次到广州参加南方政府工作,1922年,许崇智率北伐军入闽驱逐李厚基,林森任福建省长,斯琛回到福州参与省政,二个月多就离职返乡。1925年10月24日病逝,终年55岁。

  刘尧宸(1894—1925年),福清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早年就读于福州仓前山培元书院。宣统三年(1911年)初,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在福州响应起义。此后,又先后入陆军小学、清河预备军官学校学习。1917年秋,考入保定军校第七期,骑兵科第三连。

  1919年秋,尧宸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李厚基部,任见习军官。后在福建靖国军方声涛部任上尉副官、连长等职。1920年,任粤军第六团团副、卫队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22年初,随粤军参加北伐,在江西赣州同直系军阀作战。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乱,反对孙中山。尧宸所部又奉命回师广州平叛,在韶关与叛军激战十余日,失败后撤至福建,改任营长。

  1923年冬.进驻福建的粤军改编为东路讨贼军,尧宸任第六旅第十一团第一营营长。东路讨贼军奉孙中山之命进军广东,讨伐陈炯明。第六旅战败溃散,尧宸收集旧部七百余人,重建十一团,任团长。不久,该团又因部队哗变及遭土匪袭击而溃散。

  次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尧宸被任命为军事教官。12月,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成立,他任第二营营长。1925年2月,他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6月,参加平定刘杨叛乱。7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团长。10月13日,在攻打陈炯明老巢惠州的战斗中,第四团担任主攻部队。尧宸指挥全团官兵,连续猛烈攻城,遭到敌军顽强抵抗,部队伤亡很大。在此危难之际,他亲率奋勇队攻城,不幸膀胱中弹牺牲,年仅31岁。

  东征军攻克惠州后,为尧宸和阵亡官兵召开了追悼会。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宣读祭文并发表演说。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和苏联顾问也相继发表演说。苏联顾问切列潘诺夫在演说中指出尧宸的战斗功绩将载入中国革命史册,成为中国青年的典范。尧宸牺牲后,广东革命政府发布褒奖令,特发恤金5000元,并追赠为陆军中将。

  林长民(1876—1925年),字宗孟,自号苣芩子,亦号桂林一枝室主,晚年号双栝(桔)庐主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二年,二十三年中秀才。二十七年(1901年),他与林纾、魏易等主编《译林》月刊,二十九年译成《西方东侵史》一书。三十二年不久回杭州入东文学校,毕业后赴日进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法律,曾任留日福建同乡会长。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回国后,任福建省咨议局书记长、法政学堂教习及教务长。后自办私立法政学堂,任校长。三年(1911年)十一月,他代表福建省参加南京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长民任内务部参事、法典委员,并被推为闽省代表,参与订议《临时约法》。同年2月与程德全等组织统一党,后与张謇等组建共和党。参议院北迁后任秘书长。翌年,当选为第一届众议院议员,任秘书长兼宪法起草委员。1914年任政事堂参议、参政院代理秘书长。共和党与其它保守派合并为进步党后,任政务部部长。1915年起,历任国务院参议、法制局局长,1917年7月任段褀瑞内阁司法总长,翌年任总统府外交委员会委员兼事务主任。后任国联同志会理事等职,发表《山东亡矣》一文,反对巴黎和会偏袒日本。1920年赴英国伦敦,与梁启超等倡组讲学社;次年5月被推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国联总会,同年10月回国。1924年,将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改为福建大学,任校长。1925年5月,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长。后入奉军郭松龄幕,参与反对军阀张作霖。12月14日在苏家屯为流弹击中身亡。年49岁。

  林长民文章书法亦佳。著有《铁路统一问题》。所藏双栝庐图书,赠予福州乌山图书馆。女林徽因与冰心、庐隐并称“福建三才女”。

  林万里(1874—1926),原名獬,又名白水,字少泉,号宣樊,又号退室学者、白话道人。闽县(今闽侯)青圃村人。清同治十三年生。幼承家学,稍长,拜名士高啸桐为师。他学识渊博,具有维新思想。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万里与高啸桐、林纾三人应杭州知府林启之邀,赴杭筹办新学,很快创办了求是书院、养正书塾、东城讲舍、蚕学馆四所新式学堂,万里曾任杭州求是书院总教习。

  二十七年六月,万里任《杭州白话报》主笔,极力宣扬新政,提倡社会变革,宣传禁烟,倡导破除迷信及妇女缠足等恶习。在他的影响下,杭州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放足会」。

  二十八年(1902年)一月,万里返回福州,与表兄弟黄翼云、黄展云等人创办全省第一所新学——福州蒙学堂,并在校秘密组织“励志社”,传阅《扬州十日记》、《嘉定三屠记》等禁书,并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不少革命志士。后来万里又到上海与蔡元培、章炳麟等人在上海创立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社和爱国学社,出版《学生世界》杂志,“鼓吹反清革命,言论尤为激烈。”

  翌年,万里赴日本留学,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拒俄排满活动,并加入革命团体“军国民教育会”。同年夏天返沪鼓吹革命。他又与蔡元培等创办《俄事警闻》,同年十二月又自办《中国白话报》。他竭力宣扬民主,反对专制,鼓吹共和革命,乃至公开激励民众以暴力推翻帝制。三十年,万里出任《警钟日报》主编,在报上极力宣扬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被孙中山引为亲密同志,曾亲书“博爱”二字相赠。同年十月十三日(11月19日),他与万福华到上海暗杀勾结法、俄等帝国主义势力的前广西巡抚王之春未果。遂与蔡元培等人商议,修改暗杀团规章,并改组扩大,定名为光复会,万里即为光复会早期会员之一。孙中山先生组织同盟会于东京,万里与妹宗素都加入,成为同盟会会员。

  辛亥(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各省纷纷响应,福建也宣告独立。万里即回闽,出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法制局局长和共和党福建支部长。1913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后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兼直隶省督军署秘书长,次年袁世凯解散国会,万里回到福建。1915年再度入京,当时袁世凯阴谋称帝,万里附和撰表劝进,10月被袁世凯委任为参政院参政。帝制取消后,万里辞职,从此不愿做官,重操新闻旧业。

  万里与安福系王士澂等创办《公言报》,由他任主笔,为段祺瑞“武力统一”服务,此报直到皖系失败,段祺瑞下野才停刊。1919年初,曾一度在上海创办《平和日刊》,随着南北和平会议破裂,该报即行停刊。1921年春,他与胡政之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自任社长,宣布该报要“树改造报业之先声,作革新社会之前驱”。以白水为笔名,发表不少政论文章,不断揭露军阀政客的黑幕丑闻,翌年,被当局查封,万里也入狱三个月。出狱后,《新社会报》改为《社会日报》出刊。1923年10月,因该报刊登万里揭露曹锟贿选总统的文章,报馆又遭封闭,他亦再次入狱。出狱后,仍不畏权势,继续战斗。1926年8月5日,他在该报登载《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潘复与张宗昌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闻,当晚万里被军阀张宗昌逮捕,翌晨枪毙于天桥,时年53岁。

  北伐成功后,北平市特为邵飘萍、林白水两著名报人召开纪念会。后由林森等人资助扶柩回乡安葬,蔡元培为其墓碑题字。万里作品有《林白水先生遗集》传世。1985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其女旅美华人、美国国防大学教授林慰君捐资在故乡建立纪念堂、纪念碑。2006年,福州市政府主办了“林白水就义80周年纪念会”,由林伟功主编的《林白水文集》(195万字)同时举行首发式。

  林葆怿(1863—?),字悦卿,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同治二年生。光绪六年(1880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九届驾驶班,毕业后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派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在北洋水师任职。

  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向英国际摩士庄船厂订购《肇和》舰,葆怿为监造员。1912年9月,葆怿任海军部参事,不久授海军少将衔。翌年8月,任第一舰队司令。1916年,孙中山发表恢复临时约法宣言后,葆怿等人发表宣言,宣布海军独立,通电护法。翌年六月,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孙中山在上海组织护法运动。7月21日,程璧光、林葆怿通电否认国会解散后的政府,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惩办复辟祸首等三项主张。22日,葆怿借舰队学习鱼雷为名,率《海圻》等15艘兵舰赴广东护法。8月25日,南下的国会议员在广州开会成立军政府,葆怿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1918年2月26日,葆怿任海军总长。4月非常国会通过军政府改组,实行所谓七总裁制。5月,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职务,陆荣廷等便把军政府改为七总裁制,葆怿被推选为七总裁之一。1919年2月,南方军政府和北京政府在上海召开会议。4月,葆怿与广东督军领衔发出“军人不干政”的通电,促进南北和谈。7月,葆怿与北京政府海军部代表商谈海军统一问题未遂。1920年10月,桂军在粤桂战争中惨败,岑春煊与葆怿等以四总裁名义宣布撤销军政府。12月,北京政府派人劝葆怿率舰北返,可任他当福建督军,此议遭到驻穗各舰的反对,他看到事已无望,弃职出走。1921年1月,广州军政府宣布葆怿等褫职

  葆怿返居上海,不再涉足政坛。1922年7月,北京政府授葆怿为将军府葆威将军,卒年不详。

  陈天尺(?-?),原名韵琴,字尺山,号昊玉,别号莫等闲斋主人,长乐人,居福州,生卒年不详。清光绪间肄业于福建船政学堂,曾游学英伦,回国后居上海,目睹清廷腐败,奋起救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加入以林森为会长的旅沪福建学生会,任总干事,积极投身革命。三十一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林森率会加盟,天尺遂成同盟会员。翌年,林森为组建福建支会,派天尺回闽,先设福州说报社,与上海遥相呼应,秘密传递革命书报,组织社员每周轮值宣讲时事,借以唤醒国人。同时他还联合桥南社、益闻社等组建同盟会福建支会,用“丙午俱乐部”名义成立于福州,天尺对此作出贡献。三十四年(1908年),译俄国亚历山大·杜卢著《奈何天》成,由改良小说社刊行。

  辛亥革命后,天尺仍积极投身讨袁护法斗争,同郑祖荫到广州追随孙中山,致力革命。功成身退,以医自隐,在福州西门街悬壶济世,行医治人。其治病深入详审,下药主温暖,处方谨严有法度,成为名医。修合丸药如“肥儿丸”等甚有效验。后出任福建国医分馆馆长,兼《福建国医公报》编辑及《华报》主编。

  天尺行医之外,喜读书,工词章,常以笔墨自娱,曾搜采福州谚语,编成《闽谚声律启蒙》,并在报端连载,先后达十余年。另还创办《舞台报》,记评当时戏曲编演活动,成为颇负盛名的戏曲家。另外,还关注民间文学,撰述很多,有传奇《病玉缘》、笔记集《齐谐》等行世。晚年茹素奉佛。1933年,国府主席林森返闽祭祖,还特到其宅拜访,欢叙昔日情谊。后病逝,终年65岁。

  李恢(1886—1930年),字仲谋,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父怀奎赴台行医病逝,靠母抚育成人。早年入私塾,稍长入兄树藩任学监的湖南长沙实业学堂肄业。与宋教仁、黄兴二人相知甚深,后加入华兴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庆应大学攻读,八月华兴会、光复会与兴中会合并为中国同盟会,旋被举与林文等人组织第十四支部(闽籍会员),一度担任同盟会机会报《民报》发行人。后赴闽、粤、滇、桂诸省联络同志。

  辛亥三月廿九,广州起义,李恢由广西前往参与,奋战于枪林弹雨之中。此役林文、方声洞、林觉民等同志英勇献身,他以“吾独不得与黄花终古”引为大憾。自此他益发致力于革命。武昌起义,李恢与福建革命党人起而响应,亲持械与满兵战。福建光复,任军政府公债局总理,为福建发展实业计,李恢遂赴南洋,募集公债百余万而归,众推为省实业司司长。

  1913年,袁世凯暗杀宋教仁,各地奋起发动二次革命。广东都督胡汉民数电李恢,谋联合东南各省独立。李恢努力促成福建独立,不久事败,他避赴南洋,筹资支持国内讨袁。袁世凯病死后,李恢赴北京,任财政部检查委员会委员,1917年,出为湖北印花税处会办。后北洋军阀穷兵黩武,直皖、直奉战争不断,李恢认为不去吴佩孚国难不已,遂北上活动而返。1924年10月,何遂任国民第三军前敌总指挥,李恢由水路往参其军,运筹帷幄,以五千之众挡十万之师,出力甚多,终使吴佩孚下野。因劳累过度大病,后归闽疗治,终至不起,1930年10月10日病逝,年仅44岁。其勇于谋国,而不善自谋,家计萧然,几无以举殓。遗著多散失,由其兄代为搜集。刘通、胡汉民、林森、张继、方声涛、何遂等十八人联合作《李君仲谋行状》以纪念。

  杜锡珪(1874—1933年),字慎臣、慎丞,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同治十三年生。少年时曾当过当铺学徒。后就学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毕业后,派赴英国见习海军。回国历任《汉圻》快艇驾驶、三副、二副、大副和枪炮大副,《辰字》鱼雷艇哨官,代理《建安》兵船管带、海军警卫队管带、《江贞》舰舰长等职。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锡珪率《江贞》舰随海军提督萨镇冰溯江而上,参加攻打革命军的长江战役,革命军受挫。但在武昌战斗中,锡珪目睹革命军英勇顽强,前仆后继,深为敬佩,而倾向革命。九月间,锡珪联络《海筹》舰舰长黄钟瑛密谋援助革命军,并力劝萨镇冰率海军起义,镇冰以年老推却离舰,因而黄钟瑛被举为临时海军司令,通电海军起义,驶归九江,组成海陆军联合会,参加援皖、援鄂行动。九月二十九日,锡珪与黄锺钟瑛率三舰驶抵武昌下游青山,炮轰二道桥、三道桥,阻截清军退路,清军溃败,武汉三镇光复。后锡珪任《海筹》舰长。

  1914年,锡珪任《海容》舰长。翌年2月,袁世凯特授予一等轻车都尉。1917年,任第二舰队司令。1922年4月直奉第一次战争,锡珪助直,派舰赴秦皇岛攻打奉军,奉军战败。次年10月,锡珪任海军总司令,获“瀛威将军”称号。1924年9月,直奉第二次战争时,奉胜直败,段褀瑞执政内阁易人,锡珪下台。1926年12月出任海军总长,还兼代国务总理,不久即辞去。

  是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锡珪与杨树庄密商归附南方。次年3月,海军正式宣告加入国民革命军。1929年北伐告成,全国统一。11月,国民政府特派锡珪为考察欧、美、日海军专员。他首先参观了日本各重要军舰,再赴美考察了檀香山、旧金山、华盛顿等海军设施,又到英、法、德等国认真考察、详细记录。1930年2月回国后,又奉令继续考察各国航空事业。返回后他即着手编纂《考察欧美日本海军报告书》,分12篇,30多万字,这对我国海军的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

  1931年7月,锡珪以海军上将衔出任马尾福州海军学校校长(未就职)。次年1月应聘为国难会议委员。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锡珪逃往上海,12月27日病逝,终年60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明令褒扬,葬于福州西门外怀安村(今福建农大校园内),墓志铭石现存福州文物管理委员会。

  杨树庄(1882—1934年),字幼京,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八年三月二十四日。父建洛曾任《济远》舰二副,中日甲午海战中,英勇牺牲。树庄集父仇、国难于一身,入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等八届驾驶班学习。二十九年(1903年)毕业,出任大副。辛亥武昌起义,海军归附民军,时树庄任《湖鹰》鱼雷艇艇长。1913年,刘冠雄为海军总长,初授树庄中校,再升上校,历任《永翔》、《楚观》舰长。1917年,树庄的岳父蒋拯为练习舰队司令(后任海军总司令),树庄转任《通济》舰长。1920年,升任《应瑞》舰长。1921年,进衔少将。翌年8月,督军李厚基弃福州出奔,其残部渡闽江时被树庄率舰截击缴械。

  1923年1月,树庄升任练习舰队司令兼闽江要塞司令。次年夏,王永泉率部由城门、峡兜准备逃往漳泉,树庄命驻闽江各舰及陆战队在福清、涵江截击,王部溃不成军。5月,以功晋海军中将。时李厚基残部臧致平盘踞厦门,胡作非为,树庄率《应瑞》、《海容》舰攻厦,迫使臧致平自动放弃厦门。海军占领厦门后,乘胜收复金门、东山、长乐、连江、平潭等地区,设立海军闽厦警备司令部,树庄任司令,是为闽系海军在本省壮大之始。不久,海军设立造币厂,铸造劣质辅币,所有税收和财政机构的主要人员,多由树庄亲戚担任,引起人们的不满。8月,江浙战争起,树庄奉命率闽厦海军舰队和陆战队参加淞沪浏河战役,大获全胜,并收降皖系海军《海筹》、《永绩》、《建康》三舰,统一了闽系海军。9月,北京政府授树庄为海军副总司令,海军中将、胜威将军,10月,奉直第二次战争爆发,吴佩孚失败,段祺瑞上台执政,杜锡珪因附直系被免职。段祺瑞为拉拢海军,树庄遂继任海军总司令。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中国共产党中央特派员在上海工人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中,劝导树庄完全脱离北洋军阀,1927年3月14日,树庄率领全体海军官兵,归附国民革命军,通电令各舰易帜。北伐军遂与海军合作,攻下南京。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分庭抗礼。树庄任国民政府委员、海军总司令兼福建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军特别党部主任委员。他设总司令行营于福州,控制了福州、厦门、莆田,仙游和福宁沿海各县,形成陆战队在福建的全盛时期。10月,树庄到南京参加国民政府第一次国庆活动。1929年4月,海军部成立,树庄任部长。

  树庄主持闽政,蒋介石放心不下,派四十九师师长张贞驻闽南监视。1930年1月6日,土匪出身、盘踞闽北的新编第二师师长卢兴邦之弟卢兴荣在福州绑架了六个省政府委员,图谋推翻树庄,改组省政府。此后,五十六师刘和鼎率兵击败卢兴邦部,卢兴邦送归各委员求和。但各县财政多为地方割据势力把持,省府财政入不敷出。无法应付局面,树庄也不愿回闽。

  1932年1月,树庄免去海军部长职务,专任省政府主席。12月,十九路军入闽,树庄专任国民政府委员,1933年,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树庄任审核福建党务委员。树庄前因得背疽疾,久治未愈,是冬,复得肺气肿逆症。1934年1月10日,因服过量安眠药逝于上海霞飞路住宅,年53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通令全国海军下半旗志哀三日,并下褒扬令,称其“十六年北伐之役,首率海军,响应义师,促成统一,嗣任海军部长,又主政闽省,宽猛得中,抚循著绩”,举行公葬典礼。

  树庄信仰佛教,素食念经,为鼓山涌泉寺一大施主,遂归葬鼓山之阳。书斋名“耕心”,珍贵书籍后多赠予福州乌山图书馆。

  方声涛(1885—1934年),字韵松,侯官县(令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少年在天津水师学堂肄业,二十八年东渡日本入振武学校。翌年,参加留日学生拒俄义勇队,反对沙俄侵略我国东北。三十一年(1905年)再到日本,入士官学校第四期炮兵科学习,同年与弟方声洞、姐方君瑛、嫂曾醒、妻郑孟勤先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并结识李烈钧、唐继尧等人。

  声涛回国后,宣统元年(1909年)任云南讲武堂教习。翌年,改任广西督练公署兵备处会办,兼学兵营管带。三年(1911年)春,广州起义失败,胞弟方声洞牺牲,他更坚定了推翻清廷的决心。因广西巡抚对他生疑,将他免职,他便去四川任第十七镇正参谋。在四川宣告独立期间,他推动新军起义起了作用。1922年,声涛应李烈钧邀请任江西独立第三旅旅长。“二次革命”时,追随李烈钧在江西湖口组织军队讨伐袁世凯,他任右翼军司令。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声涛从日本经香港、越南到达云南昆明,参加反袁护国运动,任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部第二梯团长。翌年6月,袁世凯病死,声涛被推为南北和议代表。不久,回广东任驻粤滇军第四师师长,驻扎广州。

  1917年,孙中山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任命声涛为广州卫戍司令。孙中山派李烈钧以征闽名义率滇军入闽,声涛任第六军军长,他欲乘机抢占地盘,派人联络各地民军,组织征闽靖国军。后因与陈炯明矛盾和内部杜起云叛变而失败。于1919年底去上海。

  翌年,声涛在上海和张贞、黄展云等人组织福建自治会,鼓吹“闽人治闽”,并派人潜回福建组织自治军。1924年春,声涛在大田成立闽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同年9月,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成立大本营,声涛赴韶关任大本营参谋长。1926年冬,北伐军攻克福州。翌年1月,福建政务委员会成立,声涛初任委员,后任代主席。9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国民党右派阴谋消灭共产党,声涛拥护蒋介石反对共产党。“4·12”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7月初,福建省政府成立,声涛任省政府委员兼军事厅厅长,因主席杨树庄尚任海军部部长,常驻上海,声涛代理主席职务,总揽全省政务。

  方声涛主政闽省后,排除异己,拉拢地方实力派,收编陈国辉民军为省防军,派驻闽西镇压工农运动,让张贞控制漳、泉、永地区。声涛内外政策引起国民党中央及各方不满。1928年9月,福建省政府改组,声涛只当一个省政府委员,负气前往上海。1930年,声涛在奉命平息卢兴邦绑架6名省政府委员事件中有功,国民政府委派他为福建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处处长,仍代理省主席,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

  声涛再主闽政后,为解决财政困难,暗中通知各地民军放手种植罂粟,并捕杀福州流氓集团头子林梅生。1932年4月,红军攻下漳州,声涛赶到同安设立行营,意欲同红军对抗。同年夏,十九路军移驻福建,改组福建省政府,邀声涛任省政府委员,声涛意存观望,悄然赴上海。翌年,十九路军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反对蒋介石。不久“闽变”失败,声涛意欲收容十九路军残部,再次插手福建政务。1934年1月中旬听到政治上的靠山杨树庄在上海病故,大失所望。当他赶到上海后,听到蒋介石已派陈仪为福建省政府主席的消息,更感绝望。7月4日,声涛在上海病故,年51岁。

  林翔(1881—1935年),字璧予,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七年,林则徐次子聪彝之孙,父庆褀以优贡任教谕、训导终其身.他童年丧母,自小奋发上进,成庠生后入福建法政学堂,旋东渡日本,获明治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在东京加入同盟会。林翔回国后执律师业,继在厦门地方法院及省高级法院任职。

  孙中山护法广东,1918年3月,林翔应召任大元帅府广东高等检察厅检察长,5月改任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1923年9月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审计局局长(翌年改审计处),后兼财政委员会委员。1925年6月30日代大理院院长,7月兼任法制委员会委员、惩吏院(翌年改称审政院)委员,10月9日任特别刑事审判所所长,翌年兼法制编审委员会委员、司法行政委员会委员。1927年6月,任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10月任军政厅军法处处长。面对立法委员刘三冤狱,他不顾蒋介石以刘三忤其意,欲置死地的授意,审时度势,据理脱刘于难,朝野震动。11月5日,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翌年11月13日,擢任最高法院院长。林翔赋性耿介,急公仗义,不畏权贵,兢业唯谨,断狱持平。1933年3月3日,任考试院铨叙部部长,1935年7月5日因脑溢血卒于任上,年仅54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下令公葬优恤,事迹宣付国史馆。  林翔笃奉佛教,曾与班禅厄尔德尼及戴傅贤(季陶)倡办“时轮金光法会”于杭州,祈祷世界和平,另还极力倡导禁烟戒毒,并刊行先祖林则徐《禁烟奏稿》、《信及录》,手迹《析产书》,《行与日课》、《金刚经》等行世。

  毛仲方(1882—1936年),又名仲芳,字汉新,闽清县下祝乡杉村人,生于清光绪八年,青年时就读于广东黄埔水师学堂,毕业后官费保送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大学深造,学成回国,在舰队服役。清末重建海军,清政府向英国订造《海圻》、《海筹》,《海容》、《海琛》、《应瑞》、《肇和》等六艘军舰,他奉派赴英接收舰只,回国后,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林森组建的旅沪福建学生会,积极反清,后随会全体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上海光复,被陈其美委为沪军都督府海军部部长。

  民国成立,仲方任《应瑞》舰上校舰长,1913年7月授四等文虎章,后任海军部上海要港司令处正长,继在京师海军部任职。袁世凯窃国称帝。他忠于民国,力主共和,因此与陈其美、程璧光等三人同被监视。其妻魏淑姨察知京中情势险恶,劝他早日南下参加护法运动,遂微服离京,入天津租界转赴上海。护法之役,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他与程璧光将军毅然率《海圻》号等军舰南下抵粤,护法有功,被任命为海军司令部参谋长及元帅府参军。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孙中山蒙难,广州城内乱军当政,仲方被拘禁,陷入囹圄。后其妻伺机对看守晓以大义,诱以重赏,方获脱险,避居上海。  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建都南京,1931年底,林森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起用仲方,于翌年9月26日任命为国民政府中将参军。1935年7月23日,仲方代国民政府参军处典礼局局长。1936年,因积劳而发胆疾,经名医沈克非手术治疗,已有起色,不幸复染疟疾,病情剧转,6月1日逝于任上,终年54岁。国民政府追赠为海军上将。

  黄展云(1875—1938年),字鲁贻,祖籍永福县(今永泰县)白云乡,生于清光绪元年十二月初八日。其父为广西融县县尹。展云3岁丧母,18岁中秀才,22岁得廪生,他立志教育救国,光绪二十八年与黄翼云、林万里(白水)在福州创办蒙学堂,与亲朋好友组织励志社,不久蒙学堂改为官立侯官两等小学堂,展云任校长,培养了黄光弼、陈与燊、严骥、蒲开泰、陈可钧、陈更新等爱国学生,为福建辛亥革命准备了骨干。

  光绪二十九年,全国掀起拒俄运动,展云成立“海滨公会”,意欲组织义勇队响应拒俄,为清廷所阻。三十二年秋,展云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系。次年八月,“共进会”在东京成立,他被推选为福建支部负责人之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学成回国,任法政学堂教员兼福建咨议局文书,但暗中仍继续革命活动。曾与表弟林万里合编书十多种。

  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时,展云任同盟会福建支部文书。武昌起义时,他参与策划福建响应计划,拟就都督府成立宣言与章则,在九月十八日(11月9日)福州起义中,他参加于山战役,起草《敦促旗兵投降书》。十二月,福建都督府成立,展云任教育部长(后改为司长)。他破旧立新,整顿全省教育,并创办《福建民报》。不久因愤于袁世凯独裁而辞职,并以“鱼头”署名在《福建民报》上发表文章抨击袁暴政。1913年“二次革命”时,南方各省纷纷起兵讨袁,他和许崇智策划使都督孙道仁宣布独立,失败后由上海赴日。

  翌年,展云在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两年后回到上海,在中华革命党总事务所工作。1919年,奉孙中山之命回福建,任国民党福建支部长,并创办《福建新报》,抨击北洋军阀暴政,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再赴上海。次年,展云和方声涛、张贞等人组织福建自治会,鼓吹“闽人治闽”,并派人回闽组织自治军。1922年,被各路自治军推为总指挥。曾谋省长职,因孙中山属意林森未得,同年11月任福建盐运使。不久,以与省长林森不洽,参与“倒林拥萨”事件,受到孙中山严斥,使福州又沦入北洋统治,展云离职重往上海。

  1925年春,展云再度回福州筹办海滨中学。北伐军进驻福州后,他着手组织国民党福州市党部。福建政务委员会成立后,他担任常委兼政务委员和教育科长之职。1927年春,又被推选为福建省党部代主任兼党务训练所所长。他后任清党委员会主任,参与发动全国最早的反共福州「四·三」政变,并主持召开「护党拥蒋大会」。

  同年8月,展云任福建农工厅厅长,选择闽侯县营前村(1934年9月划归长乐。)作为推行农工政策的试验点。次年3月,亲率大批人马下乡,创办学校,设立银行,建立民团,肃清土劣,力图建立廉节模范村向全省推广。不久,因厅长职务被撤而离闽。1929年秋,展云又回闽屈就营前村村长,成立营前乡自治筹备委员会,实行各项村政建设,并于次年5月写成《营前模范村概况》一书,宣扬乡村自治。但其模范村不能见容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不久就夭折了。

  1932年10月,展云前往南京,任全国侨务委员会委员。1937年,他离开南京前往重庆,行至汉口染病在身,于1938年病逝汉口,终年64岁。友人特醵资在福州仓山设鲁贻图书馆纪念之。

  郑权(1878—1939年),字仲劲,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四年生。二十七年(1901年),就读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与赵声、何海樵、杨韵珂等人于二十八年组织“知耻学会”,畅谈革命救国。二十九年,旅沪福建学生会成立,林森任会长,郑权、林述庆等是该会的骨干。同时,郑权又与水师学堂的同学发起成立“阅书报社”,联络南京各学堂学生参加拒俄运动,并筹划起义,被校方侦知查办,郑权辍学返回福州。

  郑权回榕后,到“侯官两等小学堂”任教,在校内宣传革命,积极培养革命青年,又加入林斯琛等人组织的“共和山堂”以及“藤山文明社”,进行革命活动。三十一年(1905年)夏,福建学生联合会成立,郑权在会上登台公开演说,阐明革命宗旨。接着“汉族独立会”成立,郑权任会长,进行组织和宣传革命。次年,郑权因故离任,“汉族独立会”由郑祖荫代理会长。同年夏,同盟会福建支会成立,全体“汉族独立会”会员转为同盟会会员。

  宣统元年(1909年),郑权因筹划广州新军起义受通缉,郑权避地上海,任上海育才学校教员。翌年,任吴淞中学教员。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郑权前往镇江,协助新军三十六标一营管带林述庆联络各营军官在京岘山起义。镇江光复后,述庆被推为军政府都督,郑权任军政府军政使。后述庆率镇军与浙、沪联军会攻江宁(南京),郑权留守镇江。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述庆受制于各派反对势力,被迫下野。郑权遂退居上海,任《民国新闻》编辑,兼任中国公学教员。

  1917年7月,孙中山号召革命同志南下广东护法,郑权也奔赴广州追随孙中山,任众议院秘书,不久改任大元帅府参议。1926年,郑权随国民革命军入闽,任平潭县知事。1930年,调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工作。1932年在南京任国民党党史史料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权随国民政府撤退到重庆。1939年5月逝世,年61岁。

  林庚白(1897—1942年),原名学衡,闽县(今福州市区)螺洲人,清光绪二十三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失父母,由伯父及胞姐抚育成人。4岁入塾,7岁能诗,被誉为“神童”。13岁以第一名考入京师大学堂。在校内与姚鹓雏、梁鸿志、胡先骕诸同学酬唱,在校外与诗人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往还。读书时有艳体诗《珊树集》问世,并与同学姚鹓雏各以诗百首刊行《太学二子集》。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同盟会。

  武昌起义后,他参与组织京津同盟会,任文事部副部长。1912年,南北议和后,南下上海,与陈模、林森等组织“铁血铲除团”,以暗杀变节军阀、党人。同年结识柳亚子,加入“南社”。因对法律研究有得,被国民党推选为众议院议员,兼宪法起草委员会秘书长,参与制定“天坛宪法”。袁世凯上台后,他曾发表多篇文章予以揭露和批判。袁倒台后,庚白被选为众议院秘书长。1917年秋,携国会印章及枢密文件南下广州,追随孙中山、林森,任非常国会秘书长,后被委任大元帅府秘书。后返回上海闭门读书,磨砺诗词十年。1936年任立法委员。南京沦陷前夕,他随政府西迁武汉、重庆。

  抗战爆发后,庚白静观时局,反对国民党消极抵抗政策,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人的身上。他曾赋诗《书(中国共产党宣言)后》七律一首:“欲持吉语告朋俦”。1938年,到重庆不久,即写了《寄延安毛泽东先生》七律一首:“湖南人物能开国,况出山川百战余。”“天险江流知有意,翼王不渡为君趋。”1941年12月初,到香港,拟办报宣传抗日,并筹办诗人协会以团结进步文化人士。甫一周,太平洋战争爆发,因汉奸告密,庚白被日本占领军通缉,于次年1月19日在九龙被日军枪杀,时年45岁。

  庚白所作诗词,具有盛唐遗风,又有时代特色。闻一多、章士钊评其诗词“以精深见长”;柳亚子评价他“典册高文一代才”。庚白曾有民国“诗圣”之称。其问世诗词作品,除上述二集外,还有《急就集》、《舟车集》、《庚白诗存》、《庚白诗词集》、《燹余集》、《过江集》、《水上集》、《吞日集》、《角声集》、《虎尾集》等。近年出版的《丽白楼遗集》,收入其文章、书信、日记、小说、自传及各界悼念诗文等,计97万余字,堪称文坛力著。

  林森(1868一1943年),原名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闽县(今闽侯)尚干乡人,清同治七年正月十八日(1868年2月11日)生于凤港。3岁随父迁居福州仓山土地庙街。光绪二年(1876年)到十六年(1890年)在教会学校培元学堂、鹤龄英华书院就读。后与邻乡郑氏女完婚,三日后即赴台湾电报学堂学习,翌年任职于台北电报局。十九年(1893年),妻病故,他誓不再娶,遂投身民主革命。

  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割台于日本,林森愤起反清。后任台南法院嘉义支部通译。二十五年春回闽。翌年考入上海江海关。广交旅外闽籍人士,开展反清活动。二十九年春,组成旅沪福建学生会,被选为会长。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同盟会成立,林森率全体成员加盟。翌年,在榕组成同盟会福建支会。宣统元年(1909年),林森调任九江关协办,组织同盟会九江分会,在组织营救于右任,惩戒英领事与任意杀人的印度巡捕等活动中,名重长江流域。宣统三年(1911年),广州起义前夕,转运枪械往广州。起义失败,由沪返榕,处理善后,并策动新军、海军舰队准备举事。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武昌首揭义旗。九月初二(23日)晚,林森领导九江兵不血刀和平举义。清军反扑,汉口失守,林森亲率敢死队,并带钱饷枪枝增援武昌。接着,又返九江,策动海军舰队举义成功,组成海陆军联合委员会。不久,武汉形势转危,林森主持军事会议,派舰队援鄂、陆军援皖,并派员赴镇江支持林述庆举义,使海军大批舰艇归附,进而攻取南京。林森在稳定辛亥革命大局中,功勋卓著。

  1912年1月28日,林森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以后,袁世凯弄权,林森愤而辞职,按孙中山指示返闽组织国民党福建支部。

  1913年,林森又当选为国会全院委员长。6月,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被袁暗杀,林森主持追悼会,并通过国会严令追查凶手。后离京返闽,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加人中华革命党。旋赴美任美洲党务负责人,当选为总支部长,继兼筹饷委员长,民国维持总会会长。为了筹集经费,他率冯自由等人分赴南北美洲各地,组建50多个国民党分部,该总支部遂被孙中山明令为“领袖支部”,负责领导海外除日本、台湾外的所有党务。

  1916年,林森回国,在国会组织“宪政商榷会”。翌年8月,林森与两院议员南下广州追随孙中山,以护法号召西南,任议会非常会议副议长,他力持选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遂掌外交部,并赴新加坡等地,募集经费。1918年5月回国。8月,林森又当选为参议院议长。他领导了与政学系的斗争。以议长名义筹款修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编纂《黄花碧血集》,宣扬英烈。11月,孙中山返粤重组军政府。翌年1月,林森重整国会。在他安排下,5月5日孙中山出任非常大总统,林森代表国会授印符并致词。

  1922年11月,林森被孙中山推荐为福建省长兼管在闽中央政府各行政机关。翌年2月8日,林森离职后,赴广州任建设部长兼治河督办。

  10月,孙中山决心改组中国国民党,林森等9人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负责主持改组事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林森、李大钊等五人被孙中山指定为主席团主席,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海外部部长。是年收到林觉民嗣父可珊先生提交的林觉民当年的《绝命书》,特为题跋刊印,并收入教科书,影响深远。

  1925年3月,孙中山北上病逝,林森赴京主持祭葬事,负责踏勘南京陵地,并任总监修。7月1日,国民党中执委议决改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林森选为五常务委员之一。8月20日廖仲恺被刺,林森通电要求缉拿凶手,任特别法庭首席检委,后主持廖安葬。9月18日率国民外交代表团赴北平。

  11月,林森参与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召开的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史称“西山会议”)。次年初国民党“二全大会”,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林森受警告处分。

  1927年,宁汉沪合流,林森被推为特别委员会委员、海外部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翌年,当选为国民政府常委、立法院副院长,并任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革命勋绩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中山陵管委会常务主委。

  1931年,林森任立法院院长,代理国民政府主席,年底当选为主席。1932年元旦,林森宣誓就职。“一·二八”事变后,林森强烈抗议日本承认“满洲国”。1934年,林森获连任。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林森力持和平解决,认为“张学良所部是爱国的”,所以极力保护张学良,用主席职权于翌年1月4日、2月18日连下赦免、复权令。但蒋介石拒不执行,长期幽禁张学良。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林森率国府西迁重庆。不久,北平、南京相继成立伪政权,林森声明无效,并明令通缉汉奸头目。翌年12月,汪兆铭(精卫)叛逃投敌,林森以中监委常委负责人身份力主开除其党籍,并明令通缉。林森不顾古稀之年至电台痛斥汪伪等汉奸,盗窃名器,叛国投敌的卑鄙行径。号召“全国军队和人民……齐心协力,团结精神,坚持抗战立场,肃清汉奸”。林森自代表国家宣布与日、德、意三国宣战后,他虽至高龄,公务仍如前从不少怠。大到军国大事,小到士兵的抚恤,均亲自处理签署。

  1943年5月,林森在接见加拿大大使前车祸中风,6月稍有好转,嘱日后收复台湾问题。8月1日下午7时4分逝于林园官邸,享年75岁。国民政府举行国葬于林园。中国共产党中央致唁电:“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为元首逝世致哀》。

  林森一生极为重视教育,认为“欲使中华民族生气勃勃,发扬过去数千年之伟大文明,必须从教育入手”,“将一切靡费用于教育上最好”。他除在故乡尚干及凤港、禄家、浦口等地办学外,数立遗嘱将俸资五十万元拨作考选留学欧美研习自然科学学生奖学基金;另将所余遗产捐作办家乡“尚干职业学校”基金。

  对于林森一生功过,自1979年起中国共产党中央作了重新评价,认为他“是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忘记的,人民要纪念他”。1988年,福州隆重召开林森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认为“林森先生一生爱国,他反对腐败没落的清王朝,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林森先生继承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郑滋樨(1869—1944年),号露湘,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同治八年。早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进第六届管轮班学习,历年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六月,他毕业后,进入北洋水师提督衙,甚得北洋海军统领叶祖珪器重。翌年,特疏荐滋樨承办自测大沽口航道,他只用八个月时间,动用五分之一经费,就定出大沽口四季通航之安全航道,并重绘了海图,《清国版郑氏海图》被世界航海界正式采用,“华人不能独立测绘海图”的谬论不攻自破。他旋任《海天》舰二管轮,一年后升大管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滋樨赴英留学,进格林威治海军学院。一年后,保送入阿姆士曲郎皇家海军研究院专攻舰炮制造,参与兵工厂岸炮设计,被英国科技界誉为“亚洲三杰”之一。以后滋樨历任中国驻英使馆英文总文案、参赞,积功升为正四品特旨道街。居留伦敦期间,结识了在英国的孙中山先生。

  1912年,孙中山函召滋樨回国。翌年初,他抵沪,见孙中山已辞职,遂应商务印书馆聘,主持东方印刷所机械修理厂工作。未几,回海军部工作。5月,办理炼钢事务。7月,襄办江阴长山建筑弹药库工程。9月,又赴大沽造船所赞划制造机关炮事务。因他功绩,1920年,授轮机少将衔,5年后晋升为轮机中将、造械总监。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嘱张群请滋樨任军事委员会兵工署长,他以年老难负重任为由不就职。翌年10月,海军总司令部拟于象山港建海军学校,他随同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等乘舰前往踏勘。1934年,他兼代海军军械处处长职务。他曾建议在马尾建设试枪场、试炮场。1937年,试枪场建成

  抗日战争开始,滋樨因年迈退居上海。不久,汪伪政权成立,有人劝他前往报到,他毅然以死拒辞。1944年12月,滋樨病逝上海,享年76岁。

  郑祖荫(1872—1944年),字兰荪,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同治十一年生于世医之家。从小好读顾炎武、黄宗羲著作,民族主义思想强烈,曾和闽清黄乃裳创办《福报》,鼓吹革命。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林森等在上海创立福建学生会,祖荫等为主要骨干,他与林泽人、郑权、蔡毅等在福州进行革命活动,先设益闻社于仓山古榕书院,次年设益闻学堂于小岭朱子祠,又设文明社于下渡十境祠,创桥南公益社于仓山梅坞,作为联络革命志士和各山堂首领的场所。三十一年(1905年,)他秘密组织汉族独立会,被举为会长。七月,同盟会成立,学生会全体入学会。次年夏,林森派陈天尺返闽成立同盟会福建支会,祖荫遂被委为中华同盟会福建支会会长。他与同志们一起创立丙午俱乐部、闽南救火会等革命组织,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

  宣统三年(1911年)春,林觉民、李恢先后奉同盟会命令回闽召集同志赴粤发难,祖荫在闽负筹划响应全责。起义失败后,闽籍党人就义者甚多,祖荫在悲痛之时,他一面做分化、瓦解清军工作,争取新军标统许崇智、统制孙道仁加入同盟会;一面在桥南公益社内组织同盟会总机关部,下设十个部,自己兼任总务、执法两部负责人。他和许崇智等人召开军事会议,制订军事计划。在人民和新军的配合下,福建革命党人于当年九月十八日(11月9日)晚上发动武装起义,次日获得成功。祖荫被推为参事员,组成参事会为全省最高议事机关。

  1912年,建立福建政务院,祖荫任政务院副院长。随后,他以民国成立,初志已成,通电辞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复电慰留。同年10月,他改任中央参议院参议员。当时发生新议员反对旧议员之争,他以立法机关而有不法举动,甚为不满,于次年3月辞职,并致函京、津、沪各报,切劝议员风雨同舟,和衷共济。4月,他任闽都督府秘书长。后袁世凯窃国,10月他被捕,不久获释,遂致力于地方教育及禁烟事业。

  1917年8月,军阀李厚基任闽督军,欲捕祖荫,他被迫出走广东。次年,任靖国军方声涛总指挥部秘书,转战潮、汕、诏安一带;1920年12月,他受林森之请,参加广州国会非常会议,任秘书厅秘书。1922年,被聘为福建省长公署秘书。北伐胜利后,南北统一,他就任福建省建设厅秘书,后又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设计委员、执行委员、监察委员等职。1937年,他为了动员抗日,兼任福建省社会军事训练委员会指导员,后又任福建省临时参议会参议长。他工作勤恳,兴利除弊,数十年如一日。

  1944年10月,福州第二次沦陷,他抱病避居永泰,于12月二16日逝世,终年72岁。

  林宗素(1877—1944年),女,原名易,闽县(今闽侯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年。从小接受维新思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胞兄林万里(白水)在家乡青圃创办鳌峰学堂,宗素参与主持校务。二十八年初,她随兄白水赴杭州,寓居于求是书院,协助其兄创办《杭州白话报》,四月应蔡元培、章太炎邀请,随兄嫂到上海,在各界人士大力支持下,于十一月间在登贤里兴办一所“爱国女校”,并担任该校教员。不久,上海南洋公学发生学生退学风潮。蔡元培等人为声援退学学生,又创立了一所爱国学社,她与白水又兼任学社教员。

  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宗素东渡日本,积极参加拒俄运动。同年十一月,她回到上海,在白水创办的《中国白话报》担任编辑主任,同时兼任《俄事警闻》、《警钟日报》的编务。她能文善写,此时已成为上海报界著名的女记者、女编辑,是封建末期觉醒较早的女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宗素又赴日本,进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同年秋,革命党人黄兴在日本横滨设立制造弹药机关,宗素与秋瑾、方君瑛等女志士积极参加,被誉为“苏菲亚式女杰”。十二月十六日(1906年1月10日),林宗素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限制中国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宗素愤而退学回到福州。三十二年元宵节,林宗素与汤忠(上海人)借仓前山中湖黄府(母舅宅院)举行婚礼,婚后同赴上海。

  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同盟会会员在上海组成「中国社会党」,宗素成为该党主要成员,她极力主张女子参政,在社会党内部成立了“女子参政同志会”,并被推为会长。此后,她还组织“女子参政研究会”,并于1912年1月5日,专程代表“女子参政同志会”,拜会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恳切地阐述了女子参政的迫切要求,取得了孙中山的认可与赞同。谈话内容曾先后披露于上海《民主报》、《申报》上。此后女子参政未见动静,遂参与组织“女子参政同盟会”,并为秋瑾烈士举办追悼大会,号召以秋瑾烈士为榜样,争取男女平等。事后她仍致力于女权运动。

  1913年,宗素与汤忠离婚。翌年,在袁世凯政权统治下,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6月,她应新加坡侨商黄亦舟之邀赴星洲,创办华人学校,自任校长。不久,她与湖南人张客公结为夫妇,旋又参与黄亦舟商业活动,1918、1919年间成为当地富商之一。她曾多次汇款给国内哥哥白水,资助其独立办报。

  1922年3月,宗素一家从新加坡回到北京。不久返回湖南老家后,赴河南开封工作。1925年夏天,宗素唯一的爱子国光病逝,遂又回到北京与白水一家同住。1926年8月6日,胞兄白水被北洋军阀杀害,她料理完后事,回到南方定居。抗日战争期间,宗素携家避居云南。1944年病逝于昆明,终年67岁。

  潘祖彝(1883—1946年),原名善庆,字竹孙,笔名潘谷公、潘谷神,另改名祖彝、祖诒,建瓯县人,生于清光绪九年。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定居福州,目睹清廷腐败,认为非革命不足以救中国。于光绪三十年(1903年)在上海同林森、林述庆等人组建福建学生会。同盟会成立后,全会加盟。后返榕与陈启涛创办《闽报》,任主笔,因撰文抨击地方军阀苛政劣迹,报社被封,遂赴广州,任非常国会议员。

  1926年春,祖彝在北京参加李守常(大钊)等人领导的“三·一八”运动,遭段祺瑞政府缉捕。同年底回福州,任《福建民国日报》主笔。因笔伐蒋介石,又遭缉捕,避居浙江杭州,受高梦旦之托,为商务印书馆翻译外文科学著作。译作多收入《万有文库》。后悉心研究中国哲学,撰写《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未刊)。

  抗日战争期间,祖彝曾到重庆供职,后转昆明。1940年入广东文理学院任教。两年后转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哲学教授。病逝于1946年,享年63岁。有译作《苏联科学巡礼》、《自然科学概论》等传世。

  林之夏(1878—1947年),原名知夏,字凉生,号亮生、弃繻生,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四年。父殁,寄居外婆家,拜林纾为师,深受其熏陶。二十二年,之夏中秀才。二十七年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对清末政治腐败、国势危殆深表愤慨。因少时曾从僧人习武,好骑马使剑,故于二十八年改入福建武备学堂第一期学习。三十一年毕业,任江宁(今南京)新军第九镇参谋。加入林森为会长的福建学生会,后随会加入同盟会。不久,升任第三十四标标统(团长)。三十二年,兼任江南讲武堂教官,在师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十二月,奉命率军往江西萍乡镇压萍醴浏人民起义。他却谋在江西新军中发动起义,因事泄未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调任江西新军统带,谋起事,被密令逮捕,幸同乡沈瑜庆事先报信,始得逃脱。以后,之夏为江宁测绘学堂监督,不久调任第九镇第三十六标标统,驻镇江。

  宣统二年(1910年),因策动革命被人告密,便辞职离军,暗中进行革命活动。辛亥武昌起义后与弟知渊奔走于江宁、镇江、上海之间,九月十七日(11月7日)随林述庆发动镇江起义,成立军政府。之夏兄弟还参与江宁新军起义的策划工作,起义失败,队伍退往镇江合编入镇军。为了攻克江宁,组成江浙革命联军,之夏任联军副总参谋长。在参战前,预立遗嘱,与家人诀别,表示不惜牺牲以争取革命胜利的决心。这次战役,他亲临前线,激战七昼夜,先攻占紫金山天堡城制高点,终于攻克江宁。

  江宁光复后,之夏任中央第一师师长,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当年冬天回闽任福建军政府政务院军务部部长。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之夏也辞职回家乡城门。

  1914年,之夏任浙江督军府顾问兼军事编译馆馆长,编译《军事杂法》。1925年,辞职回闽。后被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聘为省府参议。1932年及1940年曾应蒋介石之聘,分别赴南京及重庆参加编修国民革命军军史与抗战军史。他热心公益事业,曾在家乡创办龙光小学,辟置乡间公墓,又倡导武术教育,任福州国术馆馆长。

  抗日战争时期,福州两度沦陷,日军及南京伪政府曾威胁之夏出任伪职,均坚辞不就,以卖字为生。1947年病逝于福州,终年70岁。墓葬故乡城门山。

  之夏工诗,擅书法、篆刻,为我国著名诗歌团体“南社”组织者之一。遗有《玉萧山馆诗集》及《画眉禅外集》等诗稿(均未出版)。其元配夫人黄氏早殁。继娶夫人陈贞慧,与之夏同是“南社”诗人,有《贞慧诗草》诗集行世。

  高鲁(1877—1947年),字曙青,号叔钦,长乐县龙门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幼年丧父,家贫苦读,21岁进福建船政学堂学习。三十一年(1905年),因成绩优异,被选派留学比利时,入布鲁塞尔大学攻读工科。留学期间,他着手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编制了以立春为岁首的《长春历书》。宣统元年(1909年),以关于飞机翼的力学计算问题的毕业论文,获工科博士学位,同时被派往德、法等国考察工厂。同年在法国巴黎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随孙中山回国。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高鲁任政府秘书兼内务部疆理司司长。1913年,出任北京中央观象台台长,并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任教。他任中央观象台台长之后,打破了中国气象事业由外国人把持的局面,创办气象训练班,培养了一批自己的观测人员。同年,赴日本考察天文、气象事业。翌年,又出席在东京举行的东亚气象台台长联席会议。回国后,创办了《气象月刊》,后改为《观象丛报》。他在《丛报》上发表了通俗的天文学文章《晓窗随笔》,普及天文知识。在中央观象台内还设立了历数、天文、气象、磁力等四科。1915年,开始在北京筹建大型天文台,购置许多先进的仪器、仪表,正式测定北京的经纬度,还在库伦(今乌兰巴托)附设测候所,为我国现代天文气象研究打下了基础。

  1918年,高鲁出席在巴黎举行的时辰统一会议。不久即任中国留欧学生监督。1921年回国,仍任中央观象台台长。翌年,倡导成立中国天文学会,当选为第一任会长和总秘书。他重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整理、研究工作,提出了整理古代天文学的四项原则和十七条大纲。

  1927年,高鲁任教育行政委员会秘书。次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下设天文和气象两个研究所,他任天文研究所所长。在他主持下,完成了紫金山天文台的测量工作。

  1928年10月12日,高鲁任中国驻法国公使。翌年3月到任,曾被派为与爱沙尼亚签订通商条约、与希腊签订友好条约的全权代表,以及出席国际联盟会的海牙国际法庭的代表。但仍注视天文学界的新成果,并发明了天璇式中文打字机,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并获奖。

  1931年7月,召回国任教育部长。可是未抵国门,又被改任监察院监察委员。1937年他受世界社编辑部的委托,主持《世界百科全书》中的《天文学全书》编辑工作,负责编写《中国天文学史》一稿,资料已搜集齐全,可惜在抗日战争中全部散失。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伪政府企图拉他到南京任职,遭到拒绝,他只身滞留重庆继续从事天文学研究。组织观测了1941年9月12日的日全食,测出当地的地理经纬度、日食期间的气象条件等情况。

  1942年,高鲁任闽浙监察使。1944年9月,福州第二次被日军侵占,他率部属撤退闽清,转沙县,历尽艰辛。10月,因弹劾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不抗日、玩忽职守,被免去监察使职务。1947年6月26日,病逝于福州,年70岁。他一生清廉,逝世时甚至无以为殓。

  高鲁一生主要著作有《中央观象台之过去与未来》、《星象统笺》、《图解天文学》等。此外,还有《空中航行术》、《最近欧洲外交史》、《世界联邦论》、《积分释义》,以及《相对论原理》等书,营销海内外。

  蔡人奇(1872—1951年),原名毅,字天寄,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同治十一年。人奇幼承家训,既通儒又习医,曾中秀才。时清廷丧权辱国,他无意仕进,立志振兴国家,抵御外侮。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江南水师学堂学生郑权回到福州,走访郑祖荫、蔡人奇。他们一致认为欲振兴民族,需先“开通风气,疏通民智”。于是组织“益闻社”,设阅报所,暗中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同年,郑权回校续学,人奇随往上海。二十九年,人奇参与组织上海福建学生会,林森任会长。时日本把福建作为其势力范围,阴谋变福建省为其殖民地,旅沪福建学生会的成员严密关注日本人在闽的活动,由林森口授,人奇执笔,编辑《闽警》一书,以唤起民众。此书出版后,激发福建爱国志士的反清反日斗志。日本台湾总督儿玉见后,惊愕地说:“日本秘密图华计划,尽被《闽警》揭露,谁说中国无人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人奇随福建学生会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他赴日本学习政法,辛亥革命前回到上海。

  辛亥(1911年)革命爆发后,人奇赴镇江协助林述庆发动起义。镇江起义成功后,林述庆被推为都督,不久率镇军会攻江宁(今南京),人奇协助镇江军政使郑权留守镇江。1912年,林述庆受制于各方反对势力,被迫下野。人奇回福建,先后在厦门中学、福州三明中学任教兼行医。

  1931年,高润生、萧干中等在南台创建“私立福建中医专门学校”,人奇任校长,并编著《妇科讲义》作为教材。在学校中主编《医铎》杂志,号召中医学者钻研祖国医学,发扬医学精萃,培养中医人才。同时,他还担任福建国医分馆副馆长。1936年,人奇以年老辞职,在家乡下渡郑厝祠开设中医诊所,并在巷头街福记中药店挂牌设诊。他对贫苦群众免费施诊,深受群众好评。人奇业余撰写《藤山志》,重点记述民国时期仓山的历史和仓山民众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志书于1949年付印刊行,成为研究仓山历史的珍贵史料。他在晚年仍十分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被选为藤山救火会监事长。1951年11月,蔡人奇病逝,享年79岁。

  史家麟(1882—1953年),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八年。祖父经商。7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14岁入鹤龄英华书院就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翌年,家麟在上海与林森等人共同组织成立福建学生会。此后,他参加了该会进行的收回福建邵武、建宁、汀州三府的矿产开采权,抵制美货,反对美国虐待华侨,以及反对“割闽易辽”等爱国运动。宣统元年(1909年),家麟从事联络海陆军中革命志士的工作。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革命党人响应,发动沪军营、巡警、商团等围攻江南制造局,家麟率部分商团逾墙进入制造局,解救被捕关押的陈其美,随后革命军攻占江南制造局,上海起义成功。获誉上海光复首功。

  福州光复后,家麟回闽任福州海关(常关)关长,并协助军政府筹集粮饷、整顿财政。1912年以后,他历任涵江、铜山、泉州海关(常关)关长,厦门常关关长兼交涉署科长。1914年,加入国民党,从事联络海军参加反袁救国斗争的工作。1917年,家麟调任广州海关监督府会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七年以后,他历任北京财政部部员、多伦海关监督、江苏卷烟统税局局长、上海卷烟委员会委员、福建糖酒局局长。1934年至1944年,家麟先后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和福建省税务管理局副局长。他监修福州万寿、江南两桥,便利交通。还担任过福建学院、英华、光复、三山、开智等中学,以及独青小学、仓山中心国民学校的董事长、董事、学董等职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1944年5月,福州市临时参议会成立,他被推为议长,翌年6月,继任福州市参议会议长。1947年,家麟被指定担任“福州市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坚辞不就。

  1949年3月,省参议院通过《彻底扫除和平障碍,以利和平进行案》,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家麟也领导市参议会起而响应,通电要求政府停止征兵、征粮。福州解放时,他与萨镇冰、丁超五等人协助人民政府维持地方秩序。

  1950年1月,家麟经刘通、林大绥介绍加入民革福州市委员会,任支部委员。3月任登审组组长,从事推销公债、筹集救济基金等工作。10月,家麟作为民主人士代表,出席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历任福州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1953年6月,家麟病逝,终年71岁。

  林雨时(1881—1957年),原名景清,字祥云,号泽人,医名济生,闽县(今闽侯)尚干乡人,清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生于福州。7岁入塾读书,15岁投考福建船政学堂,不久考入英华书院。目睹“清政不纲,外侮日亟”,遂积极参加反清活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曾赴台追随林森,不久返闽。后加入上海福建学生会,按会长林森指示,在福州设立益闻报社,以开民智。于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为首创办桥南公益社,密谋义举。后全会加入同盟会,设机关于社内。雨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又创办福州闽南救火会,任会长,暗中训练民众。曾就天安寺教案,奔走呼吁,力争主权。后联合各公益社团设立福州社会办事处,以调解外交纠纷。当选为福建去毒总社社长、福州总商会议董、商事公断处评议员等。同盟会福建支会成立后,参与党务,并任机关报《建言报》社社长兼体育会会长。辛亥广州起义时留闽参与筹划福、厦两处响应,事败后操办抚恤拯救等事宜,并派人分赴沪汉联络,以谋再举。所有机密文件、印信、枪弹均藏家里,秘密会议也在他家举行。还组织体育会青年编练炸弹队参加福州起义。

  福州光复,雨时宣告桥南公益社解散,出任福建军政府保安会会长,亲率商团、警察及消防队巡逻维持治安,闽督授予特等奖状。后委为福建银号总理,筹划度支,制止了滥发军用钞票之弊,并平息了钱庄挤兑风潮。心力交瘁,十上辞呈得以离职。孙中山护法广州后,雨时任广州军政府特派员,孙中山先生亲书“博爱”存念(2002年,其孙林大樑、炎兴经林伟功动员,无偿捐赠福州中山堂,成为“镇馆之宝”)。1919年,以诗“寂寞珠江春雨里,旌旗黯澹泪成行”祭奠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怀念战友之情溢于言表,称七十二烈士“恰比孔门贤者数,来争黄帝子孙光”。其后他任福建靖国军总司令部参议、广州元帅府大本营建设部顾问、福建省长公署特派员。在福建禁烟委员会常务委员任上,认真负责,为肃清烟毒作出贡献。1926年受林森之托,在青芝山为其筹建藏骨塔。翌年,林森让雨时在他购置营建啸余庐的山地“陶江界”内,也建坟一座,以符日后泉下相伴,雨时自请台湾林熊祥题屏。并同林森议修《陶江林氏族谱》。

  1932年11月12日,雨时任国民政府秘书(1941年7月9日免)。抗日战争爆发,任福建省赈济会委员、华侨难童教养院院长。后任中央赈济委员会委员,林森派他返闽赈济救灾。抗战胜利后,他立自传以示后人,并茹素念佛。闲暇自习歧黄之术,著有《备用单方秘集》一书(未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雨时以“辛亥革命老人”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1957年10月病逝,享年76岁。

  吴适(1878—1958年),字任之,号兰园,连江县东塘乡人,生于清光绪四年。他自幼聪明勤读,善文章,工绘画,在当地有“才子”之称,中秀才后,曾任筱澳小学校长兼县咨议局文牍。吴适痛恨清政府腐败,于光绪三十二年在连江密组光复会,接着又参加同盟会,并在福州密设机关。三十四年(1908年),连江县透堡乡(现改所南乡)农民组织广福会,练习拳击之术,次年吴适加入该会,被拥戴为“大哥”(首领),他改广福会为光复会。吴适常到福州,与刘元栋等联络,共图革命,挽救中国。

  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林觉民回福州,传达同盟会准备在广州起义的决定。于是,吴适返连江召集光复会同志二十二人参加广州起义,编入黄兴率领的第一路为督队,向两广总督衙署进攻。因众寡悬殊,伤亡甚多,起义失败。吴适逃到城外山坟旁被清兵捕获,押送到水师提督衙门审问,他面无俱色,挥笔写了三纸措词激烈的政见书。不久,被判绞刑,等候秋决。在狱中,吴适坚贞不屈。后因武昌起义,广州光复而释放,搭轮从香港转厦门,一度被厦门统治张海珊留任参议官。不久,返福州任福建都督府盐政监督。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吴适草檄讨袁,其家被封。他发动同盟会员100多人,组织护国军第三梯队,攻入连江县城,又连续攻下罗源、宁德、政和、松溪各县。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吴适讨袁军事结束,他到福州与黄展云等组织闽学社,创办《福建新报》,继续宣传革命。翌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吴适任内政部佥事。次年,奉孙中山之命,回闽收编各地民军,活动于长乐、闽侯、罗源、古田、屏南、闽清等地。

  1919年秋,北洋军阀成立福建清乡处,欲招安吴适,遭到吴适严词指责。当时福建督军李厚基祸闽最烈,吴适率领所部参加驱李运动。后因援断粮缺,功败垂成。1921年,他在广州任总统府秘书。1922年5月,孙中山誓师北伐,委吴适为北伐军大本营十一路司令。6月16日,陈炯明于广州叛变,孙中山亲率海军讨陈,吴适曾两次冒险上舰向孙中山汇报军情,并奉孙中山之命冒死携款至香港接济同志。8月,廖仲恺命吴适重回福州,任福建自治军第五路司令。9月孙中山改北伐军为讨贼军,以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司令攻入福建,吴适为第一警备司令.驻福州。

  1923年1月,许崇智率东路讨贼军回粤讨伐陈炯明,委任吴适为后防司令。未几,北洋军阀对待民军仍然沿用剿抚兼施的手段,吴适不为所屈。至何应钦攻下福州,吴适所部由军部正式收编。他自请任福建救济院院长。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吴适结束戎马生涯,月领黄花冈生还义士赡养费120元,居乌石山卖画自给。抗战开始,蒋介石曾委任吴适为闽海十县自治军司令,吴适退还委任状不就

  吴适素长国画,所作人物、花鸟、山水,别具一格。水墨兰竹,刚劲有力,用笔有独到处。他与李霞等组织福州龙珠画苑,任副社长。他诗作很多,意境飘逸,诗画结合,艺术色彩更浓。书法学钟繇、王羲之,圆劲有力。抗日战争时期,他蛰居道山路二营巷。日军两次侵占福州,有人拉他参加维持会,吴适均严辞拒绝,连夜逃奔永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吴适被聘为福建省文史馆员、福建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福建国画会名誉会长。1958年8月28日在福州病逝,享年81岁。

  郑烈(1888一1958年),字晓云,别号天啸生,闽县(今福州市区)黄山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早年入南京水师学堂就读,后肄业于湖南长沙实业学堂。三十一年(1905年),赴日本留学。进日本大学攻读法律,不久加入同盟会,积极参与在东京郊外以“第十四支部”命名的同盟会福建支部活动,与支部长林文、方声洞及林觉民等来往密切。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他同林文等人一起参加同盟会组织的广州起义,林文、方声洞、林觉民等英勇献身,他侥幸生还,撰写了《黄花十杰传》以寄对战友的哀思。

  当年福建光复后,郑烈任省政府司法部部长。后追随孙中山南下广州,1921年任广州军政府高等法院院长。1923年3月,回闽任福建高等审判厅厅长、福建私立尚宾法政学校校长。1925年起任高等法院检察署检察长。抗日战争期间,曾著《精忠柏》史剧40卷,以唤起民众。1949年6月,以“检察长”名义下令“通缉”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毛泽东,喧嚣一时。

  同年,郑烈随国民党撤往台湾,自此起执律师业,并参加同乡社团活动。1958年病逝,享年70岁。还著有《历代人物评传》、《黄花冈烈士林大将军传》、《啸余吟草》等传世。

  严骥(1881—1960年),原名明鉴,又名恭干,字汉民,号飞鸣,侯宫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七年。自幼从父读书。稍长,当学徒,开始与光复会接触,并加入会党。17岁往城内就读于侯官高等小学堂,受该校校长黄展云、教员方声涛、黄翼云等的教育,萌发反满复汉的民族思想。一次,十位同学在永福(今永泰)方广岩讲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故事,无不声泪俱下。为了表示反满扶汉的决心,十人都以“汉”字为排行,时称“十汉团”,他称“汉民”。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严骥考入闽江要塞炮科学校。当时黄展云、郑权等借冯巷古榕书院组织益闻阅报社,严骥为骨干。其后,严骥等又设文明社,为秘密联络点,并设立党人加盟宣誓所。三十一年(1905年)夏,革命党人于益闻社成立学生联合会,会后集队游行。福建布政使周莲下令搜捕。严骥避往上海,后又回榕秘密组织汉族独立会。次年,汉族独立会等团体并为同盟会福建支部。

  宣统三年(1911年)春,林觉民奉命回闽组织选锋队(敢死队)赴粤参加广州起义。严骥第一批乘轮往香港。黄兴令严骥往桂林,请方声涛派人运军械到广州。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起事,严骥随黄兴等攻督署。在血战中,严骥手足受伤,匿于烟馆,假装挑夫,脱险抵港。即奉孙中山命到沪,与吴玉章等入川参加“保路运动”。

  1912年,孙中山就任大总统,电令严骥随林森回闽组织国民党并任秘书。1913年,各地讨袁军起,严骥在福州随第十四师师长许崇智参加二次革命,任上校参谋处长。8月,福建讨袁军解体,严骥避入上海法租界。1915年,用“严恭干”之名,任上海《中华新报》主笔,著文抨击袁世凯。当袁世凯称帝时,严骥为护国军第二军司令部上校参谋入粤,驱逐袁党龙济光。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同年秋,严骥任驻粤滇军第四师处长,后在议长林森主持下,负责督修黄花冈烈士墓。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元帅,宣告军政府成立,以严骥为大元帅参议兼管水利,一度代理城防司令。1918年9月,严骥任靖国军第六军军需处长。从此他随方声涛在潮州、汕头、梅县一带活动。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严骥随革命军入闽驱逐李厚基,10月任福建省长公署参议兼印花税处长。

  1926年冬,何应钦率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入闽,组福建临时政治会议,严骥任秘书、第三科长。不久,福建省政府成立,他调任第四科科长。1928年,方声涛为福建省代主席兼军事厅长,严骥为军事厅副官处处长。不久,军事厅撤销,严骥任福建军械局局长、福建水利局局长。一九三0年一月,卢兴邦兄弟绑架省政府六委员,严骥调停于省、卢之间。其后方声涛仍代省府主席,严骥任保安处副处长、第四科长、稽查处长等职。1929年,蒋介石扣留居正,严骥曾为方声涛拟电文质询蒋介石,因此,为蒋介石所忌。1934年6月,方声涛病逝上海,严骥为方声涛撰传,深感伤悲。此后蛰居福州,被军统特务监视,一度被搜家。他仍参加《华报》活动,并捐款助修《藤山志》。

  1948年,严骥通过李济深的关系参加福建“民联”地下组织,迎接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委员。1960年2月24日逝世,终年80岁。

  林叔向(1890——1961年),原名林荣,字发运,号得时,闽县(今闽侯)尚干凤港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十二月。12岁入村塾,后到尚干陶南书院、福州明伦堂小学、法政学堂学习。宣统元年(1909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福建响应,叔向加入敢死军炸弹队,参与于山助战。福州光复后,叔向参加学生北伐军,转入陆军预备学校,再入保定军校步兵科第三期。

  1915年,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叔向潜回福建,联络讨袁,袁世凯死后,他返校复学,毕业后南下回乡,任凤港小学名誉校长。

  1921年,叔向投奔广州,任总统府副官。是年,孙中山北伐,叔向随行,负责军队给养。后任北伐联军稽查处长、大元帅随员招待所所长。1826年,叔向任许崇智援闽粤军支队司令,他在闽组织民军攻福清,截击张毅残部,收容数百人,后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三师步兵第三团,叔向任团长,率团进驻泰顺,北军哗变,全团瓦解。后到广州,任黄埔军校步兵科教官。1928年,出任中山陵警卫队长,并任迎榇副官,随林森等专员北上迎榇。

  1933年,叔向随林森返福州尚干祭祖拜祠后留榕。“闽变”发生,叔向被任命为福建省水上公安局局长,十九路军失败而去职。1935年,叔向任马(江)连(江)罗(源)公路局长,负责修筑公路。翌年,任国民政府参军处总务局第一科科长。1941年9月19日,任国府参军处参军。1943年5月,林森病重,他任林主席康复委员会委员,主持官邸一切事宜。林森逝世后,他负责吊祭、建陵、奉安等事务。

  1944年,叔向代表福建,参与召开国民党革新会议。1946年11月16日,叔向擢任少将参军,遵照林森遗嘱筹办尚干职业学校。1948年3月22日升中将。后因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翌年申请退役回闽。他见族人地下游击队员林依恰等19人被捕,危在旦夕,遂冒风险出面设法予以保释,还营救抗粮被捕群众7人,以及制止宪兵镇压尚干浦里民众反抗闽江下游轮船公司接管民间汽轮的行动。

  1950年,叔向参加组织民革会议,后因历史被管制。1957年恢复民革关系。有关部门拟让他出任省政协委员,以言论受批判而作辍。1961年4月21日中风病逝,年71岁。1981年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统战部、省政协为其平反,追认为“辛亥革命老人”。

  孙本戎(1887—1966年),字良翰,浙江杭县(今杭州市区)人。清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生于其父台湾澎湖同知任所。甲午战后,举家迁闽。三十一年(1905年),本戎考入福建讲武堂兵科,并参加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留校任技术教官兼队长。

  辛亥革命时,他率领本校员生加入福建革命军并参加于山战役,光复福州。遂任延建邵防卫军统带。1913年他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7年,他随孙中山赴广州,在大元帅府任侍从武官。翌年,奉命回闽任福建省军事特派员兼驻闽粤军第三师师长,率部与军阀部队作战,攻克福建漳州、泉州、汀州各属。1922年,本戎任国民革命军东路讨贼军纵队司令,出师北伐,以四营兵力击败敌一师,攻克赣州。时值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孙中山先后遇险,乃率部回师与叛军激战,并将敌方派来游说、许以重金贿赂的代表押送总部。陈恨之入骨乃以全力围攻,本戎部队死伤过半,仍奋勇击溃追击叛军。终因兵力损失过大,退至福建建瓯。同年10月,北伐军黄大伟、李福林部进攻福州受阻,本戎闻讯率所部300人驰援,击溃李厚基部史廷扬一师。福州攻克后,本戎任莆田、仙游、惠安、福清警备司令。此后与敌作战,数次以弱击强,以少胜多。1924年,本戎任惠潮梅行营主任兼总指挥。

  1925年,孙中山病逝,本戎引退。蒋介石挽留其任原职,未成,又函委以高官,他置之不复。1937年8月13日,宣布授少将军衔。此后汪精卫组织伪政府,派人说项,遭本戎痛斥。蒋介石乘机施压诬他为汉奸,他迫不得已遂任国民党第三战区党政分会委员、浙江省政府委员兼物价管制会秘书长等职。后与当政者意见不合,乃杜门不出,以诗画自娱。1947年,回福州。两年后,经香港去台湾。

  大陆解放,本戎留台,无法与大陆家人团聚,年老生活无靠。蒋介石连授中将、上将衔,屡意安置,均被本戎婉辞。1966年3月25日,本戎病逝于台北,终年79岁,葬六张犂公墓。蒋介石题“轸怀耆旧”匾作悼。

  何遂(1888—1968年),字叙甫,祖籍福清,清光绪十四年生于侯官县城(今福州市区)。三十年入福建武备学堂,结识革命党人,并加入林森为会长的旅沪福建学生会,开始参加反清革命活动。三十二年(1906年),到南京陆军第九镇当排长。次年,考入河北保定陆军随营军官学堂(后改称陆军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后,何遂到广西督练公所参谋处担任筹略科科长兼陆军干部学堂教官。二年,创建了同盟会广西支部,任参议,出版《南报》(后改为《南风报》)宣传革命思想。武昌起义爆发时,何遂任清军北洋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的参谋。正准备起义,吴禄贞被袁世凯遣人刺杀,何遂毅然率部起义,被推为燕晋联军大都督。

  1915年,何遂到陆军大学任战术教官。“护国运动”开始后,他策动晋北镇守使孔庚通电讨袁,并由他起草电文。结果,孔庚被拘捕,何遂被送出境。袁世凯死后,何遂到法、比、英、美等国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归国后,写了《欧洲观战记》一书。

  1917年,何遂南下广东参加护法战争,任靖闽军司令,返福州密谋炸死李厚基。事泄,避入日本领事馆,化装逃到上海,再次东渡日本。1919年回国,任曹锟军官教导团教育长。1924年,参与筹划“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建立国民军,历任第三军参谋长、第四师师长、北京政府航空署长、国民军空军司令等职。

  北伐战争时期,何遂到河南策动直系军阀和曾属国民军系统的军人倒戈,响应北伐。1928年春,到广州任李济深的总参议。同年5月,任黄埔军官学校代理校长。翌年底,到西安任十七路军总参议。1931年起任立法委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于翌年春,在北平组织“辽、吉、黑抗日义勇军民众后援会”,任副会长兼主任干事,到处奔走呼号,宣传抗日,积极募集捐款,支持抗战。自己也捐了四万元法币。并多次到热河前线慰劳抗日义勇军。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何遂任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他热诚拥护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代表团到达南京,他结识了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并宴请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叶剑英谈及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地宜加强警卫,惟缺少枪枝。他立即把家中的四枝长枪和两支手枪送到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全面抗战开始,何遂任第一战区高级幕僚室主任,他曾陪同周恩来由河南前赴五台山八路军总部,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交谈甚洽。他通过疏通关系,给八路军增加了一些军饷。

  1939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叶剑英亲自找他,要求制止磨擦。何遂即作了工作,间接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翌年夏,何遂介绍国民政府盐务总局局长缪秋杰在重庆与董必武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商定,由何遂的长子以盐务总局代表身份赴边区洽办,以花马池盐换取边区所需的棉布等日用品,冲破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何遂得悉八路军办事处经济上有困难,他不顾当时政治局势的险恶,亲自驱车前往曾家岩周公馆,面见董必武,并资助一笔现款。后来,董必武、叶剑英赠送他延安生产的毛毯、衣料答谢。1946年被选为“国大代表”。解放战争中,他尽力完成中国共产党托付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遂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司法部部长、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何遂平生酷爱书画文物,1950年,他把全部古文物和图书分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和天津图书馆。为此,陈毅市长、潘汉年、盛丕华副市长曾专函致谢,国家文化部发给了褒奖状。陈毅还以近作《莫干好》一词相赠。

  1968年冬,何遂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0岁。子何康曾任国家农业部部长。

  郑贞文(1891—1969年),一名幼坡,字心南,晚号经余老人、龙山砚叟,长乐县人。光绪十七年生于闽县(今福州市区)龙山巷。12岁考取福州府学生员。15岁赴日,先后就读于日本宏文学院普通科、正则英语补习学校、东京第二高等学校预科、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本科。宣统元年(1909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后,贞文回福州,出任福建政务院教育司科长,1912年4月,改任视学官,往南洋视察华侨教育。翌年3月回闽,任福建高等学堂教务长。8月,再度赴日深造,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化学。留日期间参加留日学生创办的丙辰学社(后改称中华学艺社),创办《学艺》杂志。1918年毕业回国。

  同年8月,贞文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理化部部长,负责编辑化学书籍。主编了《化学实验教程》、《少年自然科学丛书》、《有机化学概要》、《自然科学辞典》、《英汉综合字典》等书。并将日文《化学本论》、英文《原子说发凡》译成中文出版。贞文所编著的化学教科书被作为初、高中教材沿用达30余年。他还编写了话剧《爱之光》,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贞文根据化学元素的族类归属,按照中国文字的形声特点,以及偏旁部首,写成《化学命名原则》130多条。1920年12月应陈嘉庚邀请,回闽参加筹办厦门大学,并任教授兼教务长半年多。1927年以后,曾给郭沫若生活上、经济上以多方支持。1928年3月,他偕同张元济、郑振铎等代表中华学艺社赴日,访求我国散佚在日本的孤本、善本古籍数十部,摄影带回,交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他还主编《学艺》杂志。

  1932年夏,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本省教育事业发展计,力荐学者贞文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任上他调整和增设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多所,筹办了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农学院、医学院和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创设科学馆;在全省各县建立民众教育馆;在中、小学普遍设立音乐、国画、体育、劳动等课程;实行中学毕业会考制度;设清寒优秀生奖学金和小学教师进修奖学金;主持续成《福建通志》;编成《闽贤事略初稿》;筹款重修于山戚公祠抗倭古迹“平远台”等。贞文在教育厅厅长任期内,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任三青团福建省支团部常务监察,执行国民党的党化教育。1943年,林森逝后,贞文遂被排挤免去教育厅长之职。次年,应陈仪之邀到重庆,任国民政府党政考核委员会第一室主任。后因患病辞职回闽,在福建省政府挂个顾问的空衔,赋闲家居。

  1951年,贞文因曾经是国民党三青团骨干受到管制。1953年,受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任福建省政协委员。1965年,当选为福建历史学会理事。文化大革命中,贞文受到冲击,于1969年1月24日病逝于福州,享年78岁。

  贞文早年编辑的《中华化学史》,惜在抗战中毁于日军炮火。晚年担任文史馆馆员后,又编写了《郑成功年谱》、《金门小志》、《红楼梦诗文译注》(均未正式出版)。

  邓萃英(1885—1972年),字芝园,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人,清光绪十一年生。幼读乡塾,崇尚儒学,并补习日文。后考入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萃英在日本求学时,与林文、林觉民、方声洞等一起加入同盟会,曾继林文、方声洞任福建支部长。后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深造。辛亥革命成功,他返闽,任福州师范学校校长。

  1912年,萃英执教于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除讲授西洋、东瀛逻辑的理论与方法外,并兼授我国传统哲学,有“当代儒宗”之称。4月,孙中山先生莅闽,他晋谒时以“专心从事教育”为誓,受到孙中山的嘉许。

  1917年,萃英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学部主任。1919年,他出任该校校长。他在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四点改革:提高科学教育水平,鼓励学术研究风气;实行男女合校,提高女子教育与女权;扩充新式设备;重视人格教育。1921年,赴美参加华盛顿会议。这时期,著名华侨陈嘉庚决定在厦门倡办私立厦门大学,聘萃英任第一任校长。同年4月6日,厦门大学开学典礼于集美中学大礼堂举行,由邓萃英主持,陈嘉庚邀请美国杜威博士前来参加并发表演说。开学不久,萃英即向陈嘉庚建议将开办费一百万元和经费三百万元,全部移向东北购买地皮开垦农田,以期获得巨利,不意遭到拒绝,他就提出辞职。其后,连续创办志诚中学、弘达中学和女子春明中学,任各校董事长。1922年任教育部首席参事、代次长。1924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萃英被聘为董事。翌年2月教育部派他管理留日学生事务。

  1927年1月,他奉调任河南大学校长,兼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他在河南时推行早操制度,并身体力行。他严格管理教育经费,主张勤俭节约、爱惜公物。他说:“有科学知识而无道德,将成为无源之流。”他教导子女三项不可破产:㈠、人格不可破产;㈡、知识不可破产;㈢、经济不可破产。他尝手书:“我愿世世子孙各本其才能,为国家尽大力,为社会立大业,为学术界留纪念,不愿任何一代子孙发大财。”他夫人何建民也曾留学日本,曾任河南省立医院产妇科主任。在他严格教育、培养下,子女7人,皆学有所成,最杰出者邓昌黎为美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外藉院士,邓昌国为台湾音乐大师。

  1949年,萃英去台湾后,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教育部”特约编纂等职。他极力主张免试升学及延长义务教育。1972年11月26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8岁。

  陈孝威(1893—1974年),本名增荣,后改名向元。侯官县(今闽侯)南通乡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早年毕业于福州武备学堂,后任林述庆部连长,参加辛亥革命镇江举义。1914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炮科学习。时值反对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孝威曾破指血书,发誓反日到底。毕业后任保定军校校长王汝贤部上校参谋,随驻湘西。1923年升少将旅长,1926年任泰宁镇守使兼旅长,升中将。1929年辞职,闲居天津。

  1936年,他经陆军大学校长杨杰举荐,在陆军大学研究对日策略。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他入白崇禧部参加浙沪作战。10月,孝威离开军界,携家到香港,11月创办《天文台报》周刊,致力于宣传抗战言论和策略,积极从事国民外交活动。1939年他抵马尼拉,与美国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格兰中将交换对日看法。翌年9月,他发表《论大不列颠之战应使用之政略、战略、战术》一文,文中准确预言德国必将对苏联开战,斯大林读后却一笑置之。次年6月22日,德国果然大举进犯苏联。自此,陈孝威和他的《天文台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议论中心。每一期的《天文台报》一出版,各国驻香港的外交官都抢先阅读,然后当作重要情报译发回国。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亲自写信给陈孝威,表示赞赏他的见解。1941年,孝威又发表《德、日、意对苏、美、英三国作战的前景判断》一文,文中指出,日本势必南进,发动南太平洋战争。这一年的12月,日本果然偷袭珍珠港,不久就席卷南太平洋。该报随之停刊。

  香港沦陷后,孝威辗转逃回广西桂林,发表《由敌寇点、线、面立体之最后部署,说到盟国所应选择最高方针》。此文给盟国对德、日、意的反攻提供最有权威性的策略。1942年4月,孝威提出了“战败日本会师东京”的倡议,他预言:“两三年内,日本必败”,事实果如他所料。

  1947年,孝威任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1950年任《吴佩孚先生集》编辑委员。1951年《天文台报》在港复刊。他任社长。1965年任香港各界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筹备委员会常委、永久性纪念事物筹委会委员。孝威晚年双目失明,1974年在香港去世,享年81岁。

  孝威著有《太平洋鼓吹集》、《诗史与世运》、《我与罗、邱、杜》、《泰宁去思图咏》、《美国将校与中国抗战》、《抗战军事纪略》、《为什么失去大陆》、《杜勒斯与东南亚》、《敬胜斋随笔》、《若定庐随笔》等著作。

  刘通(1879—1976年),原名开通,字伯瀛,号漫叟,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五年二月生。从小入塾,勤奋读书,有卫国御侮思想。早年加入林森为会长的旅沪福建学生会。三十一年(1905年),他改名刘通,参加福州进步组织文明社(后改为汉族独立会),担任秘密刊物《调查录》编辑。翌年,同盟会福建支部成立,他是该支部骨干,曾协助总干事林斯琛主持同盟会支部日常工作,并任公益社秘书,兼《建言报》编辑。三十三年(1908年)秋,刘通考入官办的福建法政学堂,攻习法律专业。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后,任福建法官,但他接受同盟会任务,辞职专任福建同盟会鼓吹革命机关报《建言报》主编。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后,刘通参加策动新军将领孙道仁反正工作。福州光复之役他参与军事指挥。中华民国军政府福建都督府成立,他被推为参事会议参事员,后任政务院秘书长、副院长和都督府秘书等职。“二次革命”失败后,刘通受到通缉,不久,他被迫远走上海。

  1916年,刘通追随方声涛,参加征闽靖国军、护法等活动。1922年10月12日,北伐军攻克福州后,林森任省长,他任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后任政务厅长。“倒林拥萨”事件后,福州又落入北洋政府手中,他赴厦门开展反北洋政府的活动。次年又到广州任军政府秘书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刘通被孙中山指定为福建省代表。7月任大理院第一庭庭长。1926年12月,北伐军占领福州后,刘通任福建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等法院院长。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下达“凡属共产党杀无赦”的命令,他有所抵制因而被人指控“袒共”,免去高等法院院长职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通出席“国难会议”,力主抗战。翌年,回福建任民政厅厅长,1934年又到南京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他曾赴淞沪前线劳军。在抗战中,参与发起组织“宪政会”,开展“宪政运动”,参加中苏友好协会。在与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的同志接触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前途有了新的认识。1944年,他参与“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的筹建工作。次年,“民联”正式成立,被推为中央监察委员。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刘通发表文章,呼吁停止内战,成立联合政府,并和其它民主人士揭露蒋介石内战阴谋,并否决设立“戡乱委员会”议案。

  1949年1月,刘遖和丁超五共同负责福建“民联”工作,他积极联络上层人士,策动国民党军警起义,掩护中国共产党地下党活动,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为迎接福州解放做了大量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通当选为民革中央执行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员会正式成立后,历任第一至四届省委会主委。他还被当选为福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福建省政府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一、二、三、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6年8月9日,在福州病逝,年97岁。他生平对中医有深入研究,著有《药钥医谈延生录》、《漫有斋验方》。

  吴仲禧(1895—1983年),字奋飞,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他从小读私塾,宣统三年(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后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任粤军龚师曾旅参谋、广东肇庆西江讲武学堂教官、粤军团参谋长、旅参谋、副团长。1926年7月,参加北伐,在汀泗桥会战中,代理团长,指挥战斗,并参与攻占贺胜桥和武昌,以战功晋升第二十四师参谋长。翌年1月,仲禧任第二十六师副师长、代师长。4月,他在二次北伐的临颖战役中,率部包抄袭击敌炮兵阵地,配合主力部队击溃奉军,攻占临颖,创立殊功,所部获“铁军”称号。

  仲禧后任第二方面军总部副官长、第四军新兵训练处少将副主任、第八师二十四旅主任参谋、第六路军总部副官处长。1931年,与林亨元等组织社会科学读书会,并参加邓演达等组织的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被指定为福建省负责人。他在福州与林亨元等创办双虹小学,任董事长,作为掩护进步活动据点。后任福建省水口内河护运处少将主任、省防补充旅团长。

  1933年10月,仲禧参与“闽变”,任福建人民政府军事参谋团高级参谋,并参与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民众处工作。次年初,“闽变”失败,他受通缉,流亡广州。后任粤军第一军总部参谋,苏浙边区绥靖公署参谋处作战科长。1937年,仲禧在嘉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统一战线联系特别党员身份,长期隐蔽在部队,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不久,任第八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第二兵团总部少将高参、第二十九军团一八七军师参谋长、阳新渡河指挥官、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军务处长、韶关警备司令、第四战区中将军法执行监。他曾配合第四战区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开展统战工作,且安排田汉等知名文化人士顺利撤往后方。1945年任第二方面军中将军法执行监,曾在广州主持审判在广东的日伪汉奸。

  1946年初,仲禧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并参加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筹委会(民革前身)。4月,前往上海向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组织负责人潘汉年等汇报工作。9月,任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他利用职务之便,来往于南京、上海、广州,搜集军事情报。1947年4月,奉派往海口查办海口接收贪污案。其间,他通过华中“剿总”关系,定期获得白崇禧总部的作战情报。1948年6月任南京政府国防部中将部员,7月前往“徐州剿总”司令部,收集淮海战役前线该部主力部队作战部署情报。次年初,又获得汤恩伯发给沿江守备十个军军长的作战命令等重要情报,前往香港向党组织汇报,并参加民革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仲禧历任广东省人民法院副院长、代院长,广东省司法厅厅长、党组书记、广东省参事室副主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广东省第一、二、三、五届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历届委员、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党组成员、广东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民革广东省委常务副主委等职。1983年6月15日因病逝世,终年88岁。

  王兆培(1890—1989年),祖籍漳浦县,清光绪十六年生于漳州。6岁入私塾,12岁后,在漳州中西学堂、漳州府中学堂读书。三十二年底,到厦门鼓浪屿救世医院学医。三十三年(1907年),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因当局查缉革命党人,兆培被迫潜往台湾。宣统二年(1910年)8月,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台湾分会。三年(1911年),兆培从台湾回漳州参加光复漳州活动。由于不满政界的争权夺利,年底离漳来榕,重操医业。

  1912年3月,兆培入日本东京慈惠会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被选为福建省留日学生同学会会长。1916年4月,获医学士学位后,在东京慈惠医院、东京帝大医院任医师两年。1918年,兆培回国在福州定居。翌年5月,开设兆培医院。1922年,福州流行霍乱,兆培立即采取防疫措施,以抑制时疫的蔓延。五四运动后,福州学生遭到军阀李厚基的镇压,兆培挺身而出,以收留医治为名,掩护学生。1927年底,被任命为福州戒烟医院院长。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次年,兆培任防护团副团长,组织抢救受伤群众。1940年,兼任闽侯地方法院法医师。他坚持真理,为受害者伸冤。1941年,福州第一次沦陷。福州“维持会”会长林赤民邀其出任伪“卫生局长”,他断然拒绝。后他创办合组医院。1943年到1944年福州时疫流行,合组医院内特增设时疫医院,抢救了不少患霍乱、鼠疫及脑炎病人的生命。1944年,福州第二次沦陷,兆培转移到永泰,对抗日游击队员及负伤群众实行免费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兆培被邀为福州市人民代表,1950年1月,任福州市合组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翌年任红十字会福州市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福州分会理事等职。3月兆培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1952年1月,到大众医院任院长。1957年,任红十字会副会长。

  1962年1月,他被选为民革福州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并连续担任第三、四、五届福州市政协副主席。1980年在第七届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年4月,兆培又被选为民革福建省委副主任委员,后任民革中央顾问、监委等职。他积极做好“三胞”工作,前后为电台撰写对台广播稿十余篇,还赋诗遥寄台湾老同学:“自古闽台不分家,而今咫尺竟天涯,年虽九二巅如雪,引颈待看一统花。”抒发了他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情。1989年9月17日,兆培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林舜藩(1888—?年),字其南,号振波,闽县(今闽侯)尚干乡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早年进福建船政后学堂第十九届驾驶班学习,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毕业。长江舰队统制萨镇冰为整顿舰队计,派舜藩任《策电》炮舰大副,负督操、出海巡洋之责。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奉派去南京水师学堂专习鱼雷应用技术。时革命潮流风起云涌,校中传阅《自由钟》、《扬州十日记》和《嘉义三屠》,舜藩痛感亡国之悲与清兵残暴,决心参加革命。八月回舰工作,泊《策电》舰于吴淞口,暗中宣传革命,团结官兵。九月十一日(11月1日)半夜,岸上革命党派人来与舜藩接洽举义。翌日晨,舜藩带领舰员起义,用白餐桌布升上旗杆,清海军举义第一舰《策电》起义成功,岸上陆军也升起义旗,使吴淞比上海提早起义。舰长离舰,舰务交舜藩负责。七时三十分他出席吴淞光复后首次会议,报告《策电》舰起义经过,众称大功。不久上海也光复。1912年初,舜藩任《海容》舰少尉候补员,后随舰长杜锡珪送陆军将领蓝天蔚北上,所带《海琛》、《南琛》舰等随行。南北和议成,舜藩调《江犀》舰当大副兼代舰长。

  1913年4月,舜藩授海军中尉,调新船《肇和》巡洋舰任鱼雷长,7月23日以功获二等奖章。不久任正驾驶,调《靖安》舰副舰长,代理《江亨》舰长。1920年5月,海军设吉黑江防司令部,舜藩任司令王崇文副官长。1923年5月王辞职,舜藩南归返闽,出任东山海军总指挥部参谋主任、漳龙海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兼漳龙公路局局长。后赴湖南任全省印花税处处长。不久,回海军任第二舰队司令部参谋主任、海军轮机中校,授三等文虎章。1946年9月14日桂永清代海军总司令后,他与闽籍海军人士告老还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舜藩加入民革组织,出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后随子女移居美国。卒年不详。

 

    文章出处:辛亥革命网

  作者林伟功(1947年生)简介:民革党员,编审,中国现代史人物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协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中华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兼林氏委员会会长,福建省青芝山林森文化研究会会长、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兼职教授。原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民革中央孙中山学会理事,民革福建省委祖统委副主任、联络处负责人、调研员,福州市志人物志主编等。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