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风雅颂
松毛岭上,松毛岭下
【“走进红土地 抒写新时代”全国著名作家创作采风活动】
来源:《人民文学》2024年第12期 | 作者:冯 艺 | 时间:2024年12月18

编者按

为纪念古田会议召开95周年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中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与《人民文学》、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联合策划并组织了“走进红土地 抒写新时代”全国著名作家创作采风活动,旨在通过文学的力量,深入挖掘红色历史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展现红土地上发生的感人故事与不朽传奇。

来自全国的十来位著名作家深入基层,亲身感受红土地的厚重与温暖,用心聆听历史的回响,用情描绘新时代的画卷。经过辛勤创作,多篇饱含深情、笔触细腻的文稿应运而生,由《人民文学》集中刊发在今年第12期。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红土地上那段光辉灿烂的历史,更展现了新时代下红土地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即日起,福建党史方志网站每天刊发一文,以飨广大读者。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一次美好憧憬。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字,能够激发更多人对红色历史的兴趣与敬仰,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0月15—16日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等方面的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秋的松毛岭横卧在闽西的连城与长汀交界处,山高岭峻,云雾在林间缭绕,山峦被阳光抹上一层血色,如一首低吟的诗篇,悄然渗透岁月的每一寸肌理。九十年前,红军曾在这山上驻扎。我想,他们也许无暇细细欣赏山林的美景,却在山上留下了鲜血和生命,还有永远的精神。

走进这片土地,这种精神潜入心绪,便在我心中涌现出许多忘不了的人和事,涌动着无限的沉思。

连城,松毛岭下,朋口镇。

在这里,我向一位朋口人鞠躬致敬。他叫项与年,用现代流行语来说,他是一名“捕风者”和“潜行者”,红军谍报网的一把利剑。他早年在上海加入中共中央特科“红队”,一九三二年接到组织紧急指令,立即前往江西,改名梁明德潜入敌营。他充满不舍地吻别妻子和熟睡的儿子,从此失联,杳无音讯二十年。

一九三四年九月,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召开绝密会议,决定采纳德国军事顾问塞克特对红军实施“围剿”的“铁桶计划”。潜伏在保安司令部的机要秘书项与年从国民党元老莫雄手中获得绝密情报后,马上意识到如果不立马把这份情报送出,红军将面临灭顶之灾。

然而,项与年深知此行惊险重重,九死一生,更知道任何的迟延都意味着对红军的背叛。他立即化装成文质彬彬的教书先生,出门传递急信。路上遇到险情,他又用砖头砸掉自己的四颗门牙,并在破烂的衣服上涂上牛粪,装扮成丑陋不堪的乞丐,用聪明和睿智闯过国民党军队一道道关卡,以最快速度将绝密情报送到瑞金的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手中。“朝闻道,夕死可矣。”他以非常方式为八万六千中央红军赶在“铁桶围剿”态势完成之前的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始终遵守和捍卫特科“守密终生”的铁律,“丹心素裹,冷月无痕”,一生中只字不提自己的过去和所做的工作,直到生命的终结。他像秋叶一样,展现出绚烂的色彩,散发出深沉的魅力。

我一直景仰幕后英雄,他们在刀锋上行走的故事,总是那么神秘传奇,剑走偏锋又可歌可泣;而他们的命运又往往深不可测、悲怆跌宕,甚至充满委屈,令人痛心。

我之所以景仰,还因为英雄选择了一条荆棘密布的信仰之路,在暗夜里孤胆前行无畏,迷雾下踽踽独行无惧,烈火中向死而生无悔,孤勇者般唱响了惊心动魄的长征前奏曲。

松毛岭上,我伫立于红军无名英雄公墓前。

此刻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而我心中却既有风霜,也有悲叹。

国民党牯岭会议刚结束,“铁桶计划”还未部署完毕,中革军委接到了项与年送来的情报,苏区红军决定提前战略大转移。这一行动使蒋介石顿感不妙,他立马命令国民党五十万军队向中央苏区快速推进。

松毛岭地势险要,群山连绵不绝,是中央苏区东线最后的屏障。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及闽西苏区武装共七千余人奉命阻敌东进,全力掩护中央主力红军转移,与数倍于我之敌展开三天三夜的血战。这是红军长征前在闽最后一战,近三千名将士献出宝贵的生命,粉碎了敌人全歼中央主力红军的企图,顺利完成了迟滞敌军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

伫立在公墓前,听当地一位赖姓老人说:“打完仗以后,红军撤退走得急,很多死难战士没来得及掩埋。仗打了几天几夜,死人无数,鲜血横流,苍蝇趴满树枝。国民党不许老百姓上山,遗体无法安葬。我们村自发成立‘无祀会’,冒着生命危险上山埋葬红军遗体。一具具遗体从山上运往山下,在松毛岭的背上竟拖出一道道深深的壕沟。老一辈说,埋了三天三夜,祖父带着我父亲上山,在小路边还发现几具红军遗体。祖父知道,这肯定是在血拼中还没来得及运往山下的。他重重叹了口气,二话没说,让我父亲帮忙,父子俩把遗体埋了。”

对于那些年的历史我早有所耳闻,而只知道松毛岭战役取得了胜利。史书是扁平化的,当我站在松毛岭阻击战遗址这一刻,仿佛感到山上的白雾如弥漫的硝烟,耳边仿佛听到一浪一浪的厮杀声和呐喊声,从山上直冲山下,雷霆般撞击我的心底,悲壮与光荣迅速立体起来,充盈我的心扉。

我在想,老乡的叙说,一些细节,一些痛一些爱,便是民间的真实。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在这场战斗中又有多少人、多少家庭就这样被时间湮灭了?

长汀,观寿公祠,接龙桥。

“以前,从连城到长汀要翻过松毛岭,路陡弯急,非常难走,有些地方甚至不能通车。”当地人说。如今一条宽阔的隧道从山脚连接松毛岭东西两端,这是闽西经连城、长汀往赣南的必经之路。我们的汽车从文坊村下山穿过隧道,十几分钟就到了观寿公祠。

一年一度秋风劲,拂过客家人的老祠堂。观寿公祠是一座砖木结构穿斗抬梁混合式建筑,为长汀中复村钟姓村民纪念开基先祖而建的祠堂,历经四百多年风雨,它记录着浩浩往昔。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夕阳西沉。刚从硝烟弥漫中下山的红九军团在祠堂门前集结,他们跨过接龙桥,迈出漫漫长征的第一步。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迂回曲折、进进退退,因此有好些长征战士走过的路程肯定有那么长,甚至比这更长。”他所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观寿公祠,就是接龙桥。

古老的樟树在岸边摇曳,清冷的秋水在脚下流淌,铁锈般的苔痕在桥拱上生生灭灭。接龙桥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感。踏上石桥,每一步都在与历史的石板对话,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这里的传奇。

十八岁的钟二妹,新婚不久就在桥上送丈夫去长征,十个月后产下儿子。她除了上山砍柴,干农活养活孩子外,每天都来到桥西的石头坐上一两个时辰,盼望丈夫早日回来。可这一坐就从春到秋,几十年把那块原本表面粗糙的石头坐得铮亮。挚爱偏遇离殇,直到一天有人告诉她,她的丈夫早就在战斗中牺牲了,钟二妹不相信。她不知道丈夫出发后就编入了堪称“绝命后卫师”的红三十师。在桂北掩护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湘江时,这个由闽西子弟组成的红三十四师六千多官兵几乎全部血洒湘水。

秋霜寒,秋露凉,相思无尽苦断肠。已年迈的钟二妹从没绝望和放弃,每天依旧让孙辈扶她走到桥头,向西翘望。 直到早几年,我家乡在湘江流域开展寻找和收殓湘江战役烈士遗骸的活动,经过DNA比对,找到了钟二妹丈夫的遗骸,当地政府把红军遗骨接回送到钟二妹家中。那一刻,钟二妹深情地抚摸着遗骨,默默地喃着:“回来了,回来了……”便永远合上了双眼。

谁是谁的风景如画,谁是谁的归期无涯?时光并没有把细节模糊,却浩荡成了我心底凄美的风景。我为长征气壮山河,绘就一幅由湘江战役、突破乌江等多次惨烈战斗组成的长卷而震撼;也为许多“钟二妹”对红军丈夫刻骨铭心的爱恋而深深触动。在那悠长而悲壮的时光河流里,这些风景和温度,串联起红军生命穿越时空的精神历程。

岁月,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远去。

长汀,瞿秋白烈士就义处。

我把《多余的话》重读一遍。瞿秋白在牺牲前写道:“世事流水,浮生一梦。我要把这些写在我孩子的胸口,以此对抗遗忘。他们不知道过往,记不住这世界发生过的一切。但愿他们记住了我写的这文字。”“这美丽世界的欣欣向荣的儿童,我的女儿,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们,我替他们祝福。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

是的,人间已换山河秋。松毛岭上斑斓缤纷的秋叶,每一片都载满了前世今生的所有付出与给予、瞻望与祝福。

就这样,九十年后的今天,我在松毛岭上松毛岭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回响,找到了人生中广阔纵深的秋天。

松毛岭,中国现代历史也将永远记住这个坐标。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
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