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福美鼓:创新传承“鼓”动未来
来源:《福建日报》2024年08月29日 |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李妙珠 通讯员 郑文典 | 时间:2024年08月29

鼓声热烈,伞随风起……每到传统民俗节庆,漳州街头便上演大鼓凉伞民俗表演,只见舞者舞动凉伞、敲起大鼓,热闹喜庆。作为我国先民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鼓是传统民俗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乐器。在漳州,提起鼓就不得不提及“蔡福美”。

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源于乾隆八年(1743年),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经过历代传人的研究探索,形成做工精细、鼓音纯正、美观耐用等特点,在漳州乃至全国制鼓业中首屈一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起“蔡福美”,老漳州人一定会想起漳州古城青年路上的蔡福美鼓铺。鼓铺创立于乾隆年间,迄今已传承13代。

“据曾祖母说,先祖蔡福美原以制作木桶为生,后遇到一制鼓师傅学会了制鼓技艺,便开始自制自营各种皮鼓。旧时每完成一面鼓,手艺者都会拓印名号,‘蔡福美’商号就此产生。”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传承人蔡志强介绍,自家制作的是牛皮鼓,选料讲究,需要根据鼓的用途及买方所在地的气候等客观条件选择材料,且技艺复杂,祖传的制鼓过程有削皮、绷皮、套模、钉钉、打磨、油漆等30多道工序。

在整个制鼓工序中,鼓皮制作是关键技术。“一只鼓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处理鼓皮的技巧。”蔡志强说,生牛皮需要经过削脂,而且要削得均匀,中间薄而四周厚,否则直接影响鼓声质量。牛皮处理干净后,要根据鼓的大小固定成型,之后晒干,再放置一段时间才能使用。

蒙鼓也是核心技术,蒙鼓的好坏,决定着鼓是否能打得响亮。制鼓师傅在将鼓膜绷紧的同时,不时用手捶打鼓面,或者用水使牛皮软化,使干硬的鼓膜变松弛、柔韧。制作大鼓,还需要制鼓师傅站在鼓面上蹦跳,用脚的力道及全身的力量使鼓面更柔韧。鼓身则以百年松木、杉木为材料,按照所需的大小取材,不用一根钉子,就可以扎成没有缝隙的鼓桶。

“至今,我们的制鼓技艺均遵循古法。每道工序都需要深厚的功力和极大的耐心,特别是削皮和蒙鼓,厚薄的拿捏、音色的判断全凭经验,没有8到10年的勤学苦练是难以成事的。目前我们制作出来的鼓可使用80年至100年不变音。”蔡志强说。

目前,蔡福美鼓的种类有特大鼓、腰鼓、手鼓、龙舟鼓等13个品种20多种规格。2008年,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蔡志强从13岁起正式跟着爷爷学习制鼓,18岁便接手打理鼓铺。在他的手上,蔡福美制鼓从家庭作坊走上现代工厂,在产量和品质双提升的同时,产品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除了生产常见的民俗用品、体育用品外,还开发文旅伴手礼。

咚咚咚……走进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制鼓车间,便传来长长短短的鼓声,高矮胖瘦、大小各异的鼓,让人眼花缭乱。抛光、喷漆、蒙鼓……工人们各司其职,十分忙碌。

如今,蔡志强创办的企业占地6000平方米,现有员工60多人,设有质检、研发和销售等部门,年产近万只鼓,年创产值近千万元。

在蔡志强的努力下,产品从漳州、厦门、泉州、台湾等地,走向日本、东南亚及美国。“现在以出口为主,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我们生产的鼓。”蔡志强笑着说。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
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