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青青惠人间”是《林占熺与中国菌草》(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黄世宏著)一书抒写的主题。书中主人公林占熺带领一批敬业乐群、相生相成、花开并蒂的“菌草人”,长年奋斗在最穷最苦的地方,以坚实的步履、一往无前的勇毅,努力践行“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承诺,让原本不相干的香菇与野草“喜结连理”,遍地开花,并在脱贫、治沙、畜牧、发电等领域,发挥着超乎常人想象的作用,成为带给人类健康幸福的“中国草”,从而享誉国内外。
读此书,我被书中“菌草青青惠人间”故事所呈现的“菌草情怀”感动着,并直击心灵。
殷切嘱托是“菌草情怀”的驱动力。项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曾任福建省委书记、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他思想开放,慧眼独具,对林占熺的菌草技术赞赏有加并给予极大的勉励。他勉励林占熺说:“菌草技术我是看准的,依据有三条:第一,可以保持水土,优化生态,持续发展;第二,可与扶贫工程密切结合,可以千家万户参与,千家万户致富;第三,世界市场非常大。”他还强调,菌草技术“是带有全球意义的技术革命”,并为此还题赠了“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该题词被镌刻在大理石石碑上,立于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门前,时时鼓励和鞭策着“菌草人”。“为了项公的嘱托”,则成为林占熺研究菌草技术一路披荆斩棘、勇毅前行的驱动力。
践行承诺是“菌草情怀”的主旋律。项南与林占熺同为福建闽西连城客家人。这份闽西情,更坚定他克服困难、不负使命,完成“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承诺;为了这份闽西情,他锁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毅然弃官投身科研,走科技扶贫,创新奉献之路。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失败了再试,再失败了再试……如此百折不挠,终于有了第一朵用芒萁培育出来的香菇,开启了“以草代木”种菇技术的新兴学科。1996年,在首届菌草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林占熺用汉语拼音“Juncao”给菌草取了个英文名,让世界知道,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发明。此后,菌草技术享誉海内外。面对高价收买,林占熺不为所动,将这一发明技术留在国内用于扶贫,用于生态保护。哪里有脱贫攻坚的硬仗,哪里就有林占熺和他的团队身影。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随叫随到式的服务,为菌草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走出了一条种植菌草、改善生态、发展菌业的“绿色之路”。
惠泽人间是“菌草情怀”的最美乐章。林占熺数十年如一日,怀揣着让菌草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农村,成为农民手里的“揺钱树”的素朴愿望,从福建出发,为自己家乡和穷困地区农民“点草成金”,送去了“致富草”;在宁夏,他用菌草书写山海合作新篇,成为宁夏人眼中的“闽宁草”“幸福草”“扶贫草”;在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他科学妙用菌草技术,防风固沙,修复水土,把黄河变绿,在当地人眼里是“生态草”;走出国门,他深入50个贫穷国家和地区,成为他们减贫致富的“绿色使者”,为全球减贫、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不止于此,林占熺和他的团队还勇走绿色经济创新之路,将菌草技术运用于“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使之形成一条造福人类的绿色产业链。
如今,已是耄耋之龄的林占熺依然执着,“只要还活着,就要拼下去;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进农民的钱袋中”。他和他的团队仍在积极奋斗、努力前行,直到“菌草青青惠人间”这一美好愿景遍布全球。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