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清六都洪厝里(今坂东镇洪安村),地处六都洋边角,背靠闽(清)永(泰)交界大山,村落错综分散,群众纯朴善良,是建...
闽清伴岭(今桔林乡伴岭村)位于闽(清)、古(田)交界,左滨闽江,右临古田溪,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
坐落在晋安区北峰宦溪镇的大北岭,山峦叠嶂,风光旖旎,而位于其最高处莲花峰上的一座破旧的军事碉堡,却不经意透露出这里曾...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7月末,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由南平进入尤溪,取道嵩口,准备解放福州。永德仙人民游...
1947年10月,中共闽清县委建立后,刘忠瑶、郑一惠根据上级指示和当时闽清形势,在积极发展壮大党组织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组...
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生前写道:“创造历史的人们是太忙了,他们在努力创造历史,却没有功夫来记录历史。”今天,我们怀着崇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民众自发对家园的捍卫。1944年10月8日,在日军来袭时,福州救火联合会(简...
兰圃村地处闽侯县与长乐市交界,背倚峰峦叠起的大象山与鳌峰山,时为福(清)、长(乐)、林(森)三县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1938年至19...
夕阳余晖在闽侯县大湖乡漈头顶缓缓收回,回荡在山里的日军飞机轰炸声也终于消弭了下来,一个小黑影在山坡上缓慢爬行,那是国...
松下是长乐最南端的一个乡村,地处长(乐)、福(清)、平(潭)三县交界处,与台湾一水相隔,背山面海,地形地貌特殊。早在...
1941年5月,平潭被伪军占领,县长罗仲若率10多人乘船转移至福清。同月,“白皮红心”的何胥陶以国民党江德乡乡长名义组织抗日...
经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福州战役已初步胜利结束。据不完全统计共解放本省省会福州市、马尾军港,及罗源、连江、长乐、永泰、...
伴岭(桔林乡伴岭村)位于闽清、古田交界,左滨闽江、右临古田溪,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建立地下革命...
天儒楼位于闽清县解放大街39号(即原闽清一中老校区校园内)。建筑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建于1917年,1919年建成。1917年,时任校长...
1941年4月21日,是抗日战争期间福州第一次沦陷的日子。许多福州人不知道,福州第一次沦陷时,有162位警察为掩护群众撤离而壮烈...
一场名为《铁军雄风·威震海疆》的图片展正在三坊七巷安民巷53号展出。这里是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吸引许多参访三坊七巷...
福州解放大桥(万寿桥)北的闽江畔,屹立着一座民国气息浓厚的青年会红砖大楼。这里,不仅是曾经的潮流地、宣传抗日的平台,...
清明过后,民主村周围的山头上满是绿意。70多年前,闽浙赣省委福建城工部闽中游击队平潭支队从这里出发,建立了解放战争时期...
从福州城区出发,途经沈海高速和蜿蜒的盘山公路,约一个半小时车程来到福清市一都镇红墙翘檐的双福寺,罗汉里闽中游击支队根...
连江县安凯乡郭婆村,位于黄岐半岛西北部,虽处天涯海角大山深处,却是个神奇的地方。这个村东邻飞红村,北联下宫乡,南眺马...
在距马尾区亭江镇27公里的东岭山区中心地带,有一个牛项村。村里的真君堂及齐天岩山寨是牛项革命据点旧址,见证了一段烽火岁月。
1944年8月,福建省委机关与武装主力成员昼夜不停地徒步跋涉,自永泰官烈出发,翻过一山又一山,秘密入驻长乐江田的南阳村。南...
连江县蓼沿乡义洋村坐落于五峰山下,四周群山环抱,溪涧纵横,树木蓊郁,芳草萋萋,只有一条崎岖的小路通往山外,是个风景秀...
日前,笔者与方正(方尔灏侄儿,福州市委党校退休教授)合作的《方尔灏呈送中央的工作报告校辑——大革命时期福州党团组织革命...
1947年10月30日,国民党福建省保安司令派一个班兵力,从福州道山路监牢中将中共福(清)平(潭)工委书记陈振先,福长平工委书...
从福州市区沿着福厦公路南下,过了乌龙江大桥就进入祥谦镇地界,再行车几分钟就到了林祥谦陵园。凡是参观祥谦陵园、深入了解...
这是一封并不完整的家书,写于1931年冬,字里行间满是沉甸甸的牵挂,信件寄达的地方是宁德市古田县平湖镇达才村,写信的人叫...
刘俊毅(1914—1948)原名刘忠建,又名刘俊英,福建闽清六都佛堂前(今坂东镇坂中村)人,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华侨家庭。三岁返...
唐方和,1924年出生于闽侯县(今福州马尾区琅岐镇南兜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唐万兴,原在闽江上游轮船当水手,1932年因参...
吴石(1894-1950),福建省闽侯县螺洲人。曾任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解放战争时期加入“民联”开始为中共工作,代号“密使一...
南阳村有一座普通的民居,很值得一看。这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闽中地区领导人之一———陈亨源的故居。陈亨源...
11月8日,陈季良将军纪念园建成开园。这位逝世近70年,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日海军上将终于有了纪念园。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文允的侄儿曾焕乾原是多年在福州城区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的闽海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在曾...
1949年8月15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在司令员叶飞和政委韦国清的指挥下,打响了解放福州战役。大田籍船东刘元生,...
谭曙卿,字镇湘,1884年出生,湖南省湘潭县人。家贫失学,清末来到福建省古田县县衙当亲勇,后转入福建新军。辛亥革命后,基...